Matt Taddy的这番话显然有些避重就轻,自有大品牌的受欢迎程度高,并不代表其他自有品牌卖不出去。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亚马逊自有品牌销量表现糟糕,今年第二季度亚马逊的线上店铺收入还增长了4%。更何况,如果真的表现不佳,也应该是根据销售表现按批次削减,一次性大规模削减品牌并不符合正常的商业逻辑。
将这一反常的举动结合亚马逊最近的动向来看,真相便呼之欲出了:亚马逊突然大幅削减自有品牌其实是为了应对反垄断。
从去年以来,亚马逊就一直面临关于自有品牌的反垄断诉讼。反垄断机关都认为,亚马逊利用自己的支配地位,使用了第三方卖家的非公开数据等,为自营品牌提供参考,同时在购物车和搜索显示算法方面,给自营品牌产品提供优待,造成了不公正的垄断竞争格局。
不久之后,将与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会面,为寻求反垄断撤诉做努力。因此在这个节骨眼上削减自有品牌,便能为自身争取有利条件,避免受到反垄断处罚,可谓“壁虎断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