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坚持推进造车梦的大厂中,雷军的小米,也很久都没有好消息传出了。
两年前躬身入局造车的大厂,更多看重的并非汽车销售带来的硬件收入,而是希望将汽车作为承载自动驾驶技术的载体,最终依然打的是通过技术软件赚钱的算盘。
为了更好掌控数据资源,这些大厂格外重视主导权的归属。在选择合作车企时,华为瞄向的多是市场销量不佳、生存竞争力大幅下滑的品牌,对于为什么不找BBA(奔驰宝马奥迪)合作的原因,余承东给出的解释便是,华为要赢、要能活下来,主动权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放弃主导权,对大厂而言,某种程度上等于放弃了掌控自动驾驶未来的雄心。
A
顶着“最快月销过万”“最快达成10万辆交付”头衔的华为问界,进入2023年,越来越卖不动车了,销量迟迟难以重回月销过万门槛。反映在财报上,华为2023上半年,来自汽车业务收入10亿元。相比之下,2022年全年华为汽车业务收入为21亿元。这或许意味着,华为汽车已经陷入增长停滞状态。 且留给百度、华为们可供挑选的合作车企数量,也越来越少。有媒体爆料称,比亚迪已经放弃与百度的自动驾驶合作协议,转向内部自主开发。 对大厂来说更糟糕的是,已经在智选车合作名单中的车企,也纷纷打起借鸡生蛋的心思:3月份,赛力斯发布全新新能源汽车品牌——蓝电,并上市首款产品蓝电E5,新车不再采用华为的电驱平台和鸿蒙座舱。
4月份,被爆出正在与华为联手推进智选车业务的江淮,对外发布新能源乘用车品牌江淮钇为。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