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波的讨论更热烈,时间持续更长,信息量也更大。”深磁科技创始人兼CEO彭楚尧说。在超导领域从业近十年的他告诉36碳,与迪亚斯那一轮的话题引爆点“室温高压”不同,韩国宣布LK-99的环境条件是“室温常压”,一旦验证成真,意味着人类实现超导的门槛几乎为0。
人类此前已在接近室温下实现过超导,但需要200多万倍大气压。迪亚斯当时宣称,可以把这一数值降到1万个大气压。尽管数值大幅下降,但1万个大气压仍是一个高门槛。相比之下,这次“常压”则意味着无需额外的高压设施,正常压强环境下就可以实现超导。
如果室温常压超导成为现实,意味着人类未来可以拥有无穷无尽的清洁能源,解决能源焦虑和环境问题。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在西电东输的能源输送过程中,能做到基本没有能耗损失。
“Too good to be true。”一位投资人对36碳感慨道。这次宣布的超导成果,完美得令人难以置信。 “别说给他颁个诺贝尔奖,就连诺贝尔本人,都得像小弟一样排在他身后。”一位视频博主的表达尽管戏谑,却也道出了室温超导的巨大意义,这也是为何一再爆出乌龙事件后,行业依旧对室温超导的新进展乐此不疲之原因。
硬科技固然值得更多耐心和试错。但是今年以来有关室温超导的吸睛、反转、熄火、卷土重来……如果一再上演“狼来了”戏码,在希望与失望之间反复横跳,对公众情绪也是一场巨大消耗。
室温超导这场“年度反转大戏”,直到现在尚未迎来终局。抛开这份热闹,对更多普通人而言,超导领域真正值得关注的议题是什么?
科研界加班,投资人约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