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海域海面以下8022米处捕捉到了狮子鱼。图片来源:MINDEROO-UWA DEEP SEA RESEARCH CENTRE
根据BBC的消息,苏格兰研究人员与日本研究团队合作,利用被投放在西太平洋伊豆小笠原海沟的深海着陆器上的相机,在海平面下约8336米深处拍摄到了狮子鱼(Pseudoliparis)。之前鱼类观测的最深记录是太平洋以南马里亚纳海沟的8178米,而这次刷新了人类在海洋中观测到鱼类的最深纪录。研究人员也表示,这可能已经是或者非常接近于鱼类能够在海洋中生存的最大深度。
实际上,狮子鱼中大多数都是浅水生物,但有一些狮子鱼也适应了北极和南极寒冷水域的生活,以及世界最深海沟中的极端压力环境。在8000米以下的深海里,压力超过了80兆帕,相当于海面压力的800倍。不过,它们的身体呈凝胶状,而且没有鱼鳔(鱼鳔是许多其他鱼类都具有的可控制浮力的、充满空气的器官),这或许帮助它们承受了如此高的压力。 ·天文学· 郭守敬望远镜发布光谱数据突破两千万
图片来源:Pixabay
长期以来,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星型胶质细胞(astrocytes)被认为有助于调节血液流动、突触活动、保持神经元健康,并在呼吸中承担重要职能,但其在帮助神经元和大脑处理信息上的功效尚未可知。近日,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的科学家揭示了星形胶质细胞在大脑同时整合外部信息和内部状态的作用。该观点文章已发表于《神经科学趋势》(Trends in Neuroscience)。
先前的研究表明,星形胶质细胞能在感知神经元发送信息的同时,感知外界感官的输入,如视觉、嗅觉等。研究表明,星形胶质细胞检测到去甲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的释放后,会提高其细胞内Ca2+浓度,并对内部唤醒信号做出反应。此外,它还是能感知导致Ca2+浓度的局部突触活动,从而来响应外部感觉输入。而星形胶质细胞还会导致神经元周围的钾水平下降,阻止神经元的信号传递。因此,星形胶质细胞Ca2+信号的功能失调可能是引发一些感觉障碍疾病的潜在原因。该研究显示星形胶质细胞可以感知变化并做出反应,这一过程对行为转变和记忆形成非常重要。这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认知功能,并推动治疗和护理的进步。 ·古生物· 闪电为何能产生X射线
此前,科学家观察到闪电放电会产生X射线,这些高能光子能够释放出数十兆电子伏特的能量,被称作地面伽马射线闪光(TGF)。尽管科学家可以在实验室中重现这种现象,但却无法解释闪电产生X射线的方式和原因。近日,一项《地球物理研究快报》(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的研究通过对TGF现象进行数学模拟,从而解释了闪电如何触发形成了TGF。
研究人员利用模型证实,闪电发生时,带电粒子会与大气原子相互作用获得某种加速度,然后随着带电粒子的移动,其中有大多数会获得能量并产生更多带电粒子,这类似于一种雪崩效应。这会产生相对于带电粒子向后传播的X射线,并进而产生更多带电粒子,从而形成一种反馈。这与实验观察到的一致,或许对开发新的 X 射线源有所启发。
撰写:王怡博、clefable、马一瑗、王馨仪
编辑:王怡博、clef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