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回复: 1

图解中国的36条地理界线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3-7-6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区域地理学习中
对区域的划分往往需要
涉及到各种各样的地理界线
地理界线
可能是山脉、河流
也可能是人为划定的一些标准
这些地理界线把我们所生活的世界
勾勒出了不同的色彩
人的居所
要寻求良好的自然条件
因为其两侧存在巨大的环境差异
造就了百年不变的胡焕庸线
1.jpg


1935年,地理学家胡焕庸发现并提出从黑龙江瑷珲(今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至云南腾冲之间的连线是我国人口分布的分界线。
这条线
与多条自然地理界线
有诸多关联之处
比如地势阶梯分界线
2.jpg


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向东南到横断山脉;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尺度缩小时
地势阶梯的分野也自然
影响了不同地形区之间的联系
成为地形区分界线
例如
昆仑山就横亘在
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之间
一面黄沙,一面雪山
3.jpg


穿过祁连山
和阿尔金山之间的当金山口
就从柴达木盆地来到了河西走廊
4.jpg


横断山脉
则横断了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
以及四川盆地之间的联系
5.jpg


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
的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
依次构成了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
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界线
6.jpg


隆起的山脉
也阻挡了风的前进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由此而生
7.jpg


8.jpg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风在携带着水汽
往内陆挺进的过程中不断消耗
形成了一条条
近乎平行的等降水量线
9.jpg


进而
形成了以降水量为划分依据
干湿分区
10.jpg


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200 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地形和降水的分野
最终也影响了河水的终归处
内流区和外流区由此产生
一边奔流入海,一边湮没黄沙
11.jpg


当我们把尺度缩小
山脉还影响了各地区径流流向
最终成为了不同水系之间的分水岭
12.jpg


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秦岭
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
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的分水岭:武夷山
黄河水系与海河水系的分水岭:太行山
汉江与渭河的分水岭:秦岭
水有变化
“热”当然也会有变化
从南到北,各个温度带依次登场
13.jpg


热带蜷缩在
雷州半岛、海南岛、云南和台湾南部
亚热带和暖温带以秦岭-淮河为界
暖温带和中温带分界线则从鸭绿江口出发
沿着长城一路
向西一直到祁连山和天山一线
寒温带则在黑龙江北部保留着最后的倔强
水和热的组合
最终又决定了不同气候分区的界线
14.jpg


秦岭-淮河以南
主要以热量决定了气候区界线
秦淮淮河以北
则主要考虑了降水的因素
青藏高原则一直是个特殊的存在
气候又影响了
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
15.jpg


三大牧区
大致位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西北
东南一侧则主要为耕地
再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南主要为水田
以北主要为旱地
地形、气候以及
其影响下的植被、土壤、水文差异
最终形成了我国三大自然区
16.jpg


在东部季风区内
由于秦岭淮河一线南北差异明显
便一分为二
最终形成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
17.jpg


在上述界线划分中
我们会发现一些山脉和河流
出镜率非常之高
堪称“划界界的小能手
常提到的是秦岭-淮河线和大兴安岭
18.jpg


秦岭-淮河线为例
它是一月份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
湿润区和半湿润区分界线
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旱地与水田分界线
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分界线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分界线
……
19.jpg


大兴安岭两侧
的景观也多有差异
它是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季风和非季风区分界线
内流区和外流区分界线
森林和草原植被景观分界线
有些界线
在较长时间周期内很难变化
有的界线则变化很快
例如
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
和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一年两熟的界线北移
以秦岭-淮河为界已经不符合事实
20.jpg


这些地理界线
往往是我们分析地理背景的主要抓手
掌握地理界线及其形成背景
在不同时空尺度运用它
至关重要
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564
发表于 2023-7-6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感谢分享资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1 08:54 , Processed in 0.147030 second(s), 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