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0|回复: 0

[心情点滴] 港清楚|古建筑“活化”,“香港经验”值得借鉴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3-2-28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年来,香港在古建筑保护方面进行了很多尝试,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活化”,以保留建筑原貌为原则,改变建筑物原有的用途,使其在时代变迁中融入新风貌并长久地保存下来。
香港荃湾民宅改成博物馆
俗称“大馆”的香港中区警署建筑群,就是活化的一个典型案例。
有着170多年历史的“大馆”是西式游廊和中式瓦顶相得益彰的庭院式建筑群,包含前中区警署、前中央裁判司署和域多利监狱三项法定古迹,经过10年活化工程后,已成为香港最庞大的历史建筑群和港岛新地标,还获评为香港保育计划之中的典范,获得多个国际奖项。
1.jpg


“大馆”的保育和活化背后有着怎样的思考,香港大馆古迹及艺术馆文物事务主管钟妙芬介绍,“大馆”的保育计划采用了以价值为本的方针,遵循了一些业内的最高标准,并同国际建筑师合作运用了国际方法。

我们为“大馆”撰写了一个保育管理方案,当中制定了一个整体规划和相关保育建议去指导我们有关的修复及运维决策过程。其实思考保育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到了2019年我们撰写了一个新的保育管理方案,纳入了从这十年保育经验当中获得的大量资料,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大馆”项目的认识。
2.jpg


对古建筑的“活化”,修复只是其中一项工作,更重要的是如何用新的理念让其真正“活”起来。钟妙芬介绍说,为了让“大馆”“活”起来,更好地发挥它的价值,他们采取的是文化介入策略。

我们更加需要考虑怎样提升文物古迹在城市发展脉络之中新的价值和意义,如果它们以前的一些用途现在已经没了,在新的用途形式下,它们会怎样延续它本身的价值,所以我们很注重的就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
“大馆”的独特之处就是我们现在可以通过古迹的原真性,以及我们制作的节目同社会的关联性和文化节目的优越性来为市民服务。
3.jpg


监制/胡翼 宋雪
主编/张蓓
总台记者/袁根生
值班编辑/郝伟杰
校对/周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1 18:37 , Processed in 0.140414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