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3|回复: 0

[心情点滴] 专栏|深入推进“两个打造”构筑共有精神家园【燕家梁遗址】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3-2-24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考古人眼中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系列三十一
燕家梁遗址
1.jpg


遗址全景
燕家梁遗址位于包头市九原区麻池镇燕家梁村南侧台地上,东西长约700米,南北宽约570米,海拔约1030米。遗址北依阴山,南临黄河,平坦开阔,水源充足,宜农宜牧,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2.jpg


地炉
3.jpg


乱葬岗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以及2006-2007 年,内蒙古文物考古工作者对燕家梁遗址进行过多次发掘,面积达数万平方米,发现大量的房址、灰坑、灰沟、窑址、地炉、道路、乱葬坑、窖藏等,为文化性质单纯的元代遗存。
4.jpeg


道路及房址
房址上下叠压数层,多保存较好,成组分布于道路两侧。房子内一般有火炕、灶台、烟洞。火炕矮而窄,用土坯或砖垒砌,位于门的对面或一侧。火炕一端连接灶台,一端连接烟囱。临街成排分布的房屋大小一致,房内布局相同,推测是当时的客邸——在遗址出土的一个碗底的墨书题记中,也发现了某某“旅店”的字样。
遗物以瓷器为大宗,器物大多保存较好,种类丰富,窑系较多,分属磁州窑系、钧窑系、景德镇窑系、龙泉窑系、定窑系。磁州窑系器物最多,胎质较粗松,呈黄白色。釉面装饰有白地黑花、白地褐花、白釉剔花、黑釉剔花及白釉、黑釉、酱釉、绿釉、红绿彩、绞胎等多种,纹饰有釉上彩与釉下彩之分,以花草、鸟雀为其常见素材。器形有罐、盆、碗、盘、烛台、香炉、各种瓷玩、送子观音等。在一些瓷碗、盘、罐的底部还发现了大量的墨书题记,有的为纪年,有的为馆舍,有的为姓氏,还有一些为画押、梅花、鸟雀等。墨书题记除汉字外,还有回鹘蒙古文和八思巴文。除瓷器外还出土了一些铜器、铁器、陶器、骨器、玉器、石器及建筑构件、装饰品等。
5.jpg


铜铺
6.jpg


白釉高足杯
7.jpeg


白釉褐花罐
8.jpg


钧釉碗
遗址中还发现大量窖藏,有的用瓷瓮或罐装盛,有的直接藏于土穴中。藏品种类丰富,有瓷器、铜器、铁器、陶器、石器、铜钱等。
9.jpg


窖藏
元代从东胜州至应里州设置有水驿,从东胜州经亦集乃路(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到哈喇和林也设置有陆驿。燕家梁遗址南临黄河,应该是当年重要的水驿之一;其北依阴山,地处阴山山脉大青山和乌拉山分界的昆都仑河谷南口,向北通往阴山北部草原,所以这里也是重要的陆路驿站之一。遗址内交错的道路、密集的房址,中原及南方一些窑系瓷器在这里大量发现,反映了元代北方草原地区与中原和南方地区频繁的商贸往来。燕家梁遗址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发展成为当时集工商农牧驿为一体的重要村镇,并成为连接漠北、中原和南方的重要水陆驿站,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END·
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附本文链接并标明“来源于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微信公众号”
复审:王佐政 苏志刚
初审:盖志勇张煜鹏 连吉林
编辑:王猛 陈乔新月 王雪雯
供稿: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
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发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1 16:20 , Processed in 0.162116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