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1|回复: 0

[心情点滴] 江苏徐州三件珍贵文物“亮相”中小学教材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3-2-11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jpg


双龙玉佩。徐州博物馆供图
中新网徐州2月10日电 (朱志庚 刘洋)江苏徐州博物馆10日消息,在即将投入使用的中小学教材《文物之美——走进博物馆实践课程》五年级上册书中,收录了来自徐州的三件文物,分别为“玉璜”“组玉佩”和汉画像石“鱼车出巡”。
2020年10月份,教育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旨在推动中小学生、青少年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学习。由人民美术馆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文物之美——走进博物馆实践课程》是涵盖小学、初中和高中学段的系列教材,正是这一趋势下的探索尝试。
2.jpg


组玉佩由11件玉器组成。徐州博物馆供图
这三件文物中,有考古学家邹厚本在狮子山楚王陵塞石缝中“钓”出的一枚玉器“璜”。在中国文化中多认为璜是对彩虹的模仿,甲骨文“虹”字就是用两条弧线连接两端龙头的造型,与璜的形状完全吻合。邹厚本“钓”出的这件璜形双龙玉佩,是玉雕艺术中的上乘之作。
出土于骆驼山汉墓群的“组玉佩”由11件玉器组成,是汉代文物精品,由西汉初期的贵族所佩戴。由于玉器间的轻微撞击而发出节奏,需要佩戴者时时注意调整步伐的缓急。
3.jpg


鱼车出巡图(局部)。徐州博物馆供图
汉画像石“鱼车出巡”就是人们常说的故事“河伯出行”,画面内容中也可以找到类似于玉器“璜”的印记。目前,该文物珍藏于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
《文物之美——走进博物馆实践课程》中,徐州文物的撰写工作由徐州博物馆汉画像石综合办公室副主任陈钊主笔。起初,陈钊选择了徐州七件文物,但鉴于收入课本的文字要求精准凝练,不能有歧义,要让孩子看得明白,还要引导中小学生从文物中发现美、探索美、感悟美。为此,经过数次修改,他最终选择了三件文物。“当初在为学生们选择文物介绍的内容时,抛开了成人所说的文物价值。更多的是发掘文物背后的故事,找出文物的文化性,这些内容对孩子们来说可能更为永恒。”陈钊说。
4.jpg


《文物之美——走进博物馆实践课程》五年级上册书封面。徐州博物馆供图
“文物和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徐州博物馆的文物入选到这一套系列教材当中去,将文物之美和中国历史文化的学习相结合,也是让孩子们在探寻文物之美的同时,也探寻和感受中华文明的智慧之美。”徐州博物馆社会服务部主任杜益华说。(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1 20:27 , Processed in 0.150850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