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回复: 2

证券日报头版:中国股市成交量放大 内资是当仁不让的主导者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3-2-6 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赵子强
近期,有关北向资金入市的讨论较多。统计数据显示,上周北向资金净买入额为341.79亿元,而同一时段大单资金净卖出1085.39亿元。这两个并不具可比性的数据,被部分市场分析人士说成“外资成为做多的绝对力量,内资则正在离场”。这种说法显然形成了误导。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层面来分析近期市场资金情况:
第一,对资金离场的担忧,其实是投资者预期在舆论场的一种投射。今年以来,沪深股市整体处于上涨状态。不少投资者处于浮盈状态,有落袋为安的想法。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2月3日,上证指数已累计上涨5.64%,北证50同期涨超11%,A股5079只个股中有4479只上涨,599只出现过涨停板,仅567只下跌。其中,有2186只股涨幅超10%,占比43.04%。如按年内达到的最高涨幅算则有3234只个股涨幅达到或超过10%,占比63.67%。在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背景下,一些投资者担忧股票供给会大量增加,对此应当充分重视。长线资金入市是一个长期工程,稳定市场预期和促进长线资金入市需要继续加力。
第二,所谓“内资离场”的说法并不成立,找不到有说服力的数据支撑。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把“北向资金净买入额”和“大单资金净卖出额”放在一起比较,来证明外资加码、内资离场,根本不具备逻辑基础。从指标定义看,“大单资金”并不区分内资和外资。大单资金指的是单笔委托超10万股或20万元的买卖委托单,买单合计与卖单合计的差额,被定义为净买入或卖出。陆股通交易也会被计入大单资金。
把大单净买卖金额作为资金进出的指标,是不准确的。股票交易,有买就有卖,在“大单买入”时,卖出方是以相对分散的中小单卖出而已;反之亦然。所谓“大单净买入”仅指大额委托买单在一段时间交易中的占比较高,而不是“买入金额”超过了“卖出金额”。众所周知,各机构买卖股票都由专业操盘手实施,我们看到的交易记录,背后都是经过反复训练后的专业操作技术,单靠单量大小显然不能衡量机构进出的情况。
同时,已有的相关机构数据也不支持内资卖出结论。以私募基金数据为例,截至2023年1月20日,股票私募仓位指数为81.63%,创出2022年4月下旬以来的新高。此外,今年1月1日至1月30日,已有1189家私募管理人发行了1932只新基金。无论从存量看,还是从增量看,都没有大规模卖出迹象。有一项数据属于净卖出,即上市公司重要股东1月份净减持173.56亿元,但这一数据仅占当月解禁市值的3.41%。根本算不上大规模卖出。更不用说净减持后的资金也并非一定离开A股市场。
第三,从市场成交量来看,各路资金在持续进场,而内资是当仁不让的主导者。股谚云:“股市上什么都能骗人,唯有成交量不能骗人。”统计显示,从2022年12月26日(周一)所在的一周开始,A股周成交额由3.16万亿元逐步回升。上周A股周成交额已达到4.91万亿元,其中有三个交易日成交额突破万亿元。在剔除了上周北向资金净买入341.79亿元后,A股成交额仍较12月26日这周大增1.71万亿元,这个级别的增量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市场中的内资在增加。
可见,所谓“内资离场论”不过是贩卖焦虑。不排除今年以来市场快速反弹,部分看空者踏空,错过了上车机会,想找机会低位上车。
中国经济已经在回升向好。1月份PMI、新订单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都印证了这一点。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调升至5.2%。各路投资者看好中国股市并入市,属于情理之中。对于市场中喧嚣的噪音,投资者要加以过滤。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73
发表于 2023-2-6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2-7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版区有您更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7-17 16:49 , Processed in 0.186787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