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3|回复: 0

[心情点滴] 海派美术史上“最强阵容”答疑!“何谓海派”艺术系列大展首展揭幕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2-11-8 19: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4501cmah2jp9g0wm5lb3.jpg


“海派”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派”?中国近代绘画史上影响巨大的海派又是怎么形成的?为解答这一系列问题,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全新策划推出“何谓海派”艺术系列大展,首项展览“历史的星空——二十世纪前期海派绘画研究展”于11月8日正式开幕。
名家荟萃,集齐“海派美术史上最强阵容”
“历史的星空”展览由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和上海中国画院联合策划主办,云集了多家沪上知名文化机构的典藏精品,一次集齐美术史上赫赫有名的“海派四杰”(虚谷、任伯年、吴昌硕、蒲华)、“四任”、“沪上三熊”等名家名作,堪称近现代海派美术史上“豪华首发阵容”。其中,部分作品为近年来首次公开亮相。100余件展品汇聚了上海博物馆、朵云轩、上海文物交流中心、上海中国画院、刘海粟美术馆以及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的珍贵馆藏,徐悲鸿、刘海粟、潘天寿、吴湖帆、林风眠、张大千、黄君璧、陈师曾、黄宾虹、赵之谦等大家手笔令人目不暇接。
204501t6bybyv1pbzfvllp.jpg


虚谷——《白猫》(上海中国画院藏)
展出的虚谷作品《白猫》,简单几笔就把一只趴在石头上的白猫画活了,这种用笔对后世花鸟画技法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徐悲鸿的《白马西风图》用沉着深厚的笔法勾勒出一匹伫立西风中的白马。当时的中国身处危难之际,一匹茕茕孑立的白马,象征了徐悲鸿忧国忧民的心境,也寄托着他对民族复兴与图强的期望。任熏的《江湖流民图册之好武艺》画面构图新颖,整幅画面配上上方的题跋,反映了对现实生活的观照,使作品更充实、完整。
204501c4416vesnv4vq6wg.jpg


张大千——《庐山高图》(上海博物馆藏)
“最强阵容”的组成,标志着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的“大美术馆计划”迈出了扎实而坚定的一步。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方世忠表示,一个城市的美术馆折射出的是城市软实力,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是城市的精神家园和艺术客厅。我们将着力提升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的资源配置能力,充分挖掘整合全市美术领域的场馆优势、藏品优势、人才优势、学术优势,持续策划举办具有号召力和影响力的重磅大展,引领海派美术发展和美术创作,增强中华文化和上海故事叙事能力,推动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向国内领先、亚洲一流、世界知名的近现代艺术博物馆迈进。
204501val917gftabf1pag.jpg


徐悲鸿——《白马西风图》(上海中国画院藏)
“海派”之问,全景式梳理海派研究脉络
作为“何谓海派”系列的首个大展,“历史的星空”展梳理了“海派”这个名称的来龙去脉,清晰回答了“什么是海派”这一问题,同时重现了海派画家的社会身份、社交网络、风格传承、市场行情、传播影响以及上海当时的艺术生态。展览尝试从历史学和社会学的视角梳理海派绘画的源流、内涵及影响,阐述海派绘画的形成和上海这座城市发展的关系,并首次提出了海派绘画开启中国绘画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观点。
强大的学术阵容成为展览品质的坚强保证。由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馆长陈翔领衔,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立行、澎湃新闻艺术评论主编顾村言、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理论及策展委员会副主任汤哲明等名家担纲策展,上海中国画院理论部编辑李玉、上海书画出版社副编审王彬、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汪涤、上海中国画院理论部主任王欣、上海书画出版社副编审张恒烟担任各个板块的学术主持。整个展览筹备历时一年有余,分析了1949年前将近1500人的海派画家队伍情况,撰写了10多万字的研究论文,首次全景式深度梳理海派美术研究脉络,力争为“海派”之问贡献出一份最佳答卷。
204501h4reeugrw7eg6gr7.jpg


谢之光《京兆画眉》(上海文物交流中心)
海派美术何以与上海结下不解之缘?
划时代的海派绘画、风起云涌的上海近现代美术发展史、近十年上海城市变迁的艺术记录,走进本次展览,观众在欣赏名家名作之余,还将完成从探索“海派”一词的源流出发,到感悟美术与城市现代化进程不解之缘的奇妙旅程。展览通过六大板块和作品与文献资料双线交织的展陈形式,从不同侧面展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和绵延不绝的城市文脉。
204501kx3e35wx55dvywux.jpg


任熏——《江湖流民图册之好武艺》(上海中国画院藏)
第一板块“错综杂糅的海派源流”,揭示了“海派”与上海这座城市,与中国城市化、现代化的关系,彰显“海派”文化的精神谱系。第二板块“海纳百川的画家队伍”,对“海派”画家队伍清晰画像。第三板块“多维探索的艺术实践”则揭示了上海这座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对于海派审美标准的深刻影响,展现海派画家对于传统绘画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第四板块“和而不同的社团组织”和第五板块“繁盛多元的艺术市场”,描绘了海派绘画的艺术生态系统,揭示出其与城市经济背景和城市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第六板块“历久不衰的后续影响”则呈现海派绘画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从而进一步确立海派绘画为中国近现代美术开启者的历史地位。
204501j66nzgvtn6tcbtll.jpg


高奇峰——《松月夜鹰图》(上海博物馆藏)
“海派何以为海派”之问,其实也正是“上海何以为上海”之问。陈翔告诉记者:“海派绘画既是上海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产物,也是现代都市文明的构建者。当下,我们都在寻找自己与上海这座城市的关系,希望借助何谓海派系列艺术大展的开启,我们能够实现上海美术馆城-人-知-美的理想,让上海这座人民城市里的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品味知性的美,参与美的创造,成人之美,美美与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2 15:25 , Processed in 0.154234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