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3|回复: 0

[心情点滴] “海上生民乐”何以吸引观众看第三轮?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2-10-15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2002cm713a7e1aa1z1ex.jpg


《海上生民乐》演出照 新民晚报记者 王凯 摄 下同
在视觉上,多媒体效果制造出宇宙星空天地的笼罩感;在听觉上,民族乐器演绎出回响千年的穿越感……国风民乐现场“海上生民乐”昨晚在上海音乐厅开启第三轮驻演。总共28场演出,持续点亮演艺大世界的夜空。
在游客不多的情况下,能长期驻演的剧目吸引的就是反复前来观看的上海观众。上海民乐团团长罗小慈透露:“用心创作、用心演绎,赋予国乐更多的活力和时代温度,让海派民乐的美誉度、知晓度、影响力有质的提升,这是我们的初心和目标!”上演第三轮对于创作者来说,还能根据各方意见探索舞台美学的创新可能,观众的好评也让他们坚定了创作理念和方向。
202002eja3baisnrcs79ij.jpg


上海民乐团多年来始终在探索民乐如何适应当代审美呈现。《海上生民乐》最初,就是一台各类民族乐器具有当代感的演绎尝试,钩沉了数千年中华传统音韵如何流传至今。开场曲《汲古》由中国最古老的骨笛开启,随后篪、箫、笛等吹管乐器陆续登场,这些乐器代表中国音乐的起步,也寓意着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三首作品《墨戏》表达的是中国书法的水墨精神。古筝与中国舞的律动同频,让挥墨动作可视、可感。《山水》中以“竹林七贤”的故事,展现古老的天地观。《火舞》则以中外打击乐的“对话”凸显文明融合。《穿越》以唢呐与电声乐队的组合,传达出传统与当代的同频共振等,每一首作品都让观众感受到中华文化的丰厚与多元。
发展到驻场演出版本时,《海上生民乐》与上海音乐厅这幢老建筑结合,产生了奇妙的视觉火花。音乐厅穹顶被多媒体视觉效果铺满,以至于懂经的观众更乐于买二楼的票:“加上耳边动听的音乐,仿佛自己被音乐托起,有一种在宇宙中的漂浮感。”或宇宙洪荒、高山流水,或金戈铁马、幻彩敦煌……满溢至舞台外围、音乐厅墙壁和穹顶的影像,为音乐这一时间艺术营造出宏大的空间意境。还有些观众因为对视觉产生兴趣而长了知识:“《山水》这部作品的背景,原来是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我又去了解了这位画家的经历与这幅画的传奇,真是拓展了知识面!”
202002t4r94n4sgwfssj29.jpg


民乐团为此番驻演版的推出还储备了千锤百炼、具有演员水准的演奏家。9首作品每一首都有几组演奏家轮番上场,因各自的表现力不同,吸引着不同粉丝反复前来。
第二轮中,《酒歌》由男版“霸王”改为女版“虞姬”——因演奏琵琶的演奏家换了性别,就赋予了这支曲目完全不同的风格。如此,也为观众的二刷、三刷提供了看点。
除了演奏出新,演出的衍生产品也出新。演奏家的服饰,也颇唯美——既有传统元素,又具现代时尚,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审美体系。因而衍生产品也具有统一风格。购买衍生产品的观众纷纷表示:“被这样的传统美学惊艳,不仅想二刷、三刷,还想把这样的美带回家。”二轮演出时就推出了“海上”限定衍生品礼袋,此番进一步升级,将与民乐团特别版文创一起,供观众回味。(新民晚报记者 朱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3 04:20 , Processed in 0.162415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