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K:
对。还有一个是比较花边的功能,导航语音包的差异。
其实作为差异化体验,观察下导航语音包的运营策略还挺有意思的。
大面儿上来说可以分成两类,一种是明星语音,另一种是游戏、动画这些 IP 人物的语音。比如 A 导航最近就在推跟原神游戏的合作语音包。B 导航就主打很多明星的语音包,非常丰富,从耳熟能详的知名明星,到很多年轻的新秀都有。
我想说的是,相对而言,我用 B 导航的几个明星语音,语音的感觉就不是很好。主要是拟人度上差点儿意思,语气语调的机械感稍强了一些。在这方面,A 导航做得就要更好一些,给人的感觉也要更加舒服一些。 Mr.Yu@GeekCar:
明白。也许是语音的训练程度还有待提高。
以前我听说过,林志玲和郭德纲那一批最早的明星语音包,可能需要本人亲自字正腔圆地录制大几百乃至上千字,然后由 AI 来反复训练,最后出来是咱们看到的样子。
后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可以不需要那么繁琐和大量字数的录制了。我也很长时间没关注了,最后一次看到的是录制大概 5、600 字,就可以生成能够用起来的语音包了。 Mr.K:
对。其实很好理解,公众人物的时间都是很贵的,字面意义上的贵。
比起 CV(Character Voice,特定角色的配音演员)的工时来说,知名 IP 的授权费用可能要更贵吧。
话归正题。所以说下来,前后几天测试下来,我发现了将近 30 处问题,总结归类下来就是咱们提到的这些点:路线算法的差异、显示的差异、路况的差异、准确性的差异,还有就是语音体验的差异。 Mr.Yu@GeekCar:
总归上来看,A 导航要比 B 导航靠谱一些啊。你不怕我写出来被读者说 A 厂给我们充值了吗? Mr.K:
那就是你需要面对的问题了——我开玩笑的。
实际上,不管 A 厂还是 B 厂,单就导航而言,其实大家做得都很不错了,所以咱们讨论的都是体验的细节。
但是有个更大的问题,对我这种新能源车主来说,不管 A 导航还是 B 导航,我觉得都不够友好——或者说,还不足够好。这也是为什么我把手机里的导航都卸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