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7|回复: 0

当韩国小说碰上东北翻译:“这小子虚头巴脑!”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2-10-14 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 本篇为《您可疑的近况》的编辑手记
1
我和它相识于周五的傍晚。准确地说,是我在周五的傍晚偶然遇到了它。然而,对我来说,重要的不是周五傍晚,而是偶然。不管那是在临近下班的周五晚六点,还是昏昏欲睡的周一下午三点,对我而言都没有分别。我们相识于周五傍晚。有时我甚至怀疑,那是对我们未来结局的预示:我最终发现,它与我的联结不只发生在我工作的八小时里,也发生在我的晚饭时间,我的休息日,我的梦里。
书名、文案、封面、书讯、网页宣传图。它是我的美梦,也是我的噩梦。
2
以上你所看到的这段话,是这篇啰里巴嗦的编辑手记的开场白。它模仿自这本名叫《您可疑的近况》的书中的《浪漫叙事及其敌人》一篇。
世间的大多数职业在大多数时间里都会让人感到无聊,我深信这一点。而作为编辑,我们所看到的多数稿件都十分平庸。如果能把眼前的这些稿子安排在睡前阅读,我们大多数人的失眠都将被治愈。
而在某些时刻,我们也会与一些真正美好的作品相遇。这些时刻里,我们就像看见鸟儿忽然飞进窗户,感到欣喜又紧张。对于我们而言,让这些真正美好的作品被更多人读到,是一场必须承担的挑战。
与金劲旭和《您可疑的近况》的相遇,就是这样的一次挑战。
在那个离下班还有不到半小时的周五傍晚,我百无聊赖地点开了那封写满陌生名字的邮件。金劲旭?没听说过。然而,读着第一篇故事,随着小说里“我”和“离婚女”的网聊不断进行,我渐渐忘记了“准时下班”。当办公室里只剩下最后的两三个同事时,我意识到:我与这位陌生的韩国作家的联结,或许已经开始了。
过去几年里,金爱烂、李沧东、韩江等作家在国内的“走红”,让许多读者对韩国文学不再完全陌生。即便如此,金劲旭的作品也依然不同于我所读过的其他韩国文学,不同于我之前读过的种种小说。从打开他作品的那一刻起,我开始了一场“危险的阅读”,进入了一段颠覆成见之旅。
在从前的我看来,韩国文学意味着深重的苦难,意味着时代变迁在个人身上留下的巨大创伤,意味着严肃凛然的秉笔直书,意味着命运像一个巨大的锅盖将人死死扣住,意味着人的挣扎、咆哮与颤抖。
042003nhozztsw7hkqewso.jpg


而在我眼里,金劲旭的文字风格就如同他的名字一样陌生。它的文字深深扎根于现实,却显得如此轻盈。像是小说,又像是脱口秀。像是小夜曲,又像是诙谐曲。是技巧过硬的纯文学作品,却又像《故事会》一样好读。
我忍不住开始查找他的资料:在此之前,金劲旭的作品从未在中文世界出版过,只有几篇短篇小说曾被中国的文学杂志选登。而在韩国,金劲旭已经斩获了文学界最有影响力的三大奖项——李箱文学奖、东仁文学奖、现代文学奖,成为韩国文坛少见的文学奖“大满贯”作家。而他担任教授的韩国艺术综合大学文艺创作系,是韩国重要的作家培养机构,被誉为“韩国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的金爱烂也毕业于此。
一阵“终于发现了遗珠”的喜悦涌上心头,我和同事决定提报选题,并最终成功签下了这部作品。
3
签约之后,进入了编校环节,我渐渐和译者安松元老师熟识。他说,这本书的翻译早在六年前就已经接近完成。2015年,他因为工作原因在韩国居住半年,在首尔地铁一号线上的永丰文库发现了这本书。他清楚地记得,原作第一篇《张国荣死啦?》的头一句是在朱安站吸烟室里翻译并输入到手机里的。不久后他收到通知,韩国文学翻译院将资助出版这本小说。然而下半年就突发不可抗力,原定的出版计划被无限期搁置。这一等就是六年。
六年之后,在一场网聊中(《张国荣死啦?》的主要情节恰好也是网聊),安老师将这本书的译文发给了我的同事小菲,然后便被小菲放进了那封我在那个宿命般的周五傍晚打开的邮件里。
签下这本书后,它便成为了我编辑生涯中负责的第一本韩国文学作品。虽然我面对的是陌生的语言、陌生的作者,但由于安老师的敬业精神,编校过程大体顺利。我和同事在文档中写下的每一个问题,都得到了安老师的认真回复。
最神奇的是,我这个完全不正宗的“东北人”和安老师这位较为正宗的“东北人”在译文中奇迹般地相遇了。为了表现金劲旭生动幽默的语言质感,安老师在翻译中使用了一些地道的东北话表达,比如“玻璃给干飞了”“这小子虚头巴脑的”“图书馆是你家客厅啊”“脑袋嗡嗡的”。每次看到这些话时,我都感受到来自故乡的电流在耳边噼啪作响,全身的DNA都在跃动。虽然担心非东北话地区的读者产生“给我整不会了”的感觉,我们对个别词句做了调整,但正是安老师十分带劲的翻译,让金劲旭的文字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
而同样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安老师从延边寄来的三箱苹果梨。这份沉甸甸的心意与金劲旭轻盈的文字一起,构成了2021年冬天最重要的回忆。
042004p1fv166wqvyayzzw.jpg


042004du7wulm5zl8nqquq.jpg


4
到了今年春天,编校过程基本结束,这本书进入了封面和文案准备阶段。
先后看过的几位同事,对“大旭旭”(我们对金劲旭的爱称)给出了或心服口服或疯疯癫癫的夸赞:“来了一年,这么多新书,看这本算是最起劲了”“这书好看,能卖”“我宣布大旭旭进入我的男神名单!”“我想拥有大旭旭,现在立刻马上!”……看着企业微信里的这些对话,我对这本书又增加了一些期待。
042004grrugbrzldr7mrlb.jpg


期待较高,在工作上便更苛求完美,我开始遭遇入行以来最艰难的一次挑战。文案屡战屡败,封面反复卡壳,上班时的沮丧绵延到了下班时间,我一次又一次地梦见高考。雪上加霜的是,五月北京疫情防控升级,我和同事都被封在小区里,成了“近况可疑”的人。
042004xfbbssnw4vyyne2z.jpg


封面第一版——
我们想把小说中的几个主人公塞进一个冰淇淋里(《费尔南德马戏团的拉拉小姐》一篇中的驾校教练最喜欢吃一款名叫“布拉博筒”的冰淇淋)。但画出来之后发现过于可爱,犯规了。
封面第二版——
我们想要表现标题中的“可疑”。这回没那么可爱,但又过于悬疑了。
042005hs3tiyyso70oosi7.jpg


042005bkh6tkhrwmr0mhwv.jpg


042005kvs1rquuzsiirffs.jpg


封面第三版——
作者在序言当中写到了北大食堂里的西瓜,于是我们就画了西瓜出来。但这个封面还是太悬疑了。
封面第四版——
直接摔个西瓜“摆烂”,但又不太像小说封面……
042005lfq4ff65hdfh1h96.jpg


042005qvh8ff2nhz2ff988.jpg


封面第五版——
好像有内味儿了,再改改……
在这种时候,反复重读他的书稿,依然能把我们逗笑。
他写一群新婚夫妇到济州岛旅行,一下飞机就遭遇了尴尬:机场传送带上运来的行李箱几乎都是同一款式,很明显,那是结婚时购买电视、洗衣机等电器的赠品。有人错拿了行李箱,有人误开了行李箱,好几对新婚夫妻面面相觑。主人公说,那天,传送带上运来的不是行李箱,而是仿照一家汽车工厂的管理方式,批量生产、批量消费的规模化商品——婚姻。
042005jpvf088nvisbsnmm.jpg


到了酒店里,新婚夫妻们开始吃自助餐。桌上摆着各色蜡烛,台上有四人组管弦乐队演奏音乐,每一个人都显得很有品位。有的夫妻只吃了一盘,就动身离开。作者借“我”的口吻说,吃多吃少可能跟食欲无关,倒是跟恋爱时间成正比。旁边的那对夫妻吃得很少,马上要了一瓶高档葡萄酒,估计他们从相亲到结婚,一共没见过几面。
书里也忍不住调侃电视与书籍的关系:“电视不仅勇于自我揭露,还大度地夸赞对手——书籍。不仅夸赞,还大力宣传。电视对书籍的包容,就像罗马征服者对被征服人民所实施的善政。书籍,是电视下属的一个行省,一个沉浸在旧日荣耀中的小亚细亚王国,一座巴尔干半岛上曾经繁荣的城邦。”
而当我陷入沮丧时,又会想起他笔下主人公的对话:“你务必要活到明年愚人节那一天。”为了能活到明年的愚人节,我打起精神继续工作。
042006ig2jjy4n2421o1yz.jpg


4
到了九月,经过漫长的等待,《您可疑的近况》终于上市了。
上市的那天恰好是我的生日,我收到了二十六年来最特殊的一份生日礼物:素未谋面的朋友一口气读完了书中的六篇故事,在微博上向我送来了生日祝福。
042006vdqdq7ldh9yqplqq.jpg


042006cd33rlqur5v15rfk.jpg


我知道,我今后未必还有机会继续做金劲旭的中文版编辑。但看到每一个读者认真写下的反馈,还是感到难言的欣喜。
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这位在中文世界“迟到”已久的作家与中国读者见面的时间稍稍提前了一点(哪怕只提前了一年或两年)。而这次见面,实则是一场穿越二十年时光的相会——这部写于大约二十年前的小说集,依然能精确地描绘并宽慰我们当下的生活。
分手,离婚,失业,破产,爹味……这些让书中主人公感到困扰的问题,也时常在我们的生活中出没。
042006ybsambmk4bzsleim.jpg


也正因如此,我们向作者建议选择《您可疑的近况》作为中文版的书名,获得了他的同意。韩文原版中,书名来自第一篇小说——《张国荣死啦?》。2003年,张国荣去世,在韩国引发了轰动,许多人走上街头纪念这位巨星的离去。这部小说集2004年在韩国出版时,便选择了这篇以张国荣去世为背景的小说作为标题。时隔近二十年,张国荣的影响犹在,而我们希望这本书不仅能被热爱张国荣的人发现,也能与生活在当下、面临着种种困难与不确定性的每一个普通人产生连接。我们希望每一个“近况可疑”的人,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共鸣。
在刻画生活现实的同时,金劲旭也始终表现出双子座的创新精神与冒险精神。他的笔下充满了各种截然不同的文字风格与元素:探险,悬疑,浪漫,反浪漫,燃烧的记忆,蝴蝶,巨星之死……因此,编辑部每个人的“读后感”都各不相同:有人想起了那个因偶遇而成为自己初恋的男孩,有人回忆起了大学时在驾校学车的遭遇,有的人则念念不忘童年时的“鬼屋探险”……
而同样让我们感到敬佩的,是金劲旭对于女性生活的深入理解。《费尔南德马戏团的拉拉小姐》中,女主人公遭遇了种种“教科书级”的女性日常困境:三十几岁仍然单身,身边的朋友看“我”的眼神充满同情;出门学开车,教练不时发表“年轻人不生孩子,这个国家不是得完蛋吗”“女人不干家务,开什么车”等“经典”言论;月经突然提前,买完卫生巾后,好说歹说才和便利店的店员借到洗手间的钥匙;每逢节假日回家,都被父母安排相亲,为了避免相亲,只能选择不回家……
而《愤怒的回顾》则写出了一种独特的“反击”。面对前男友曾经的“无情无义”,女主人公在多年之后创作了以他为原型的小说,希望能引起他“一脸愤怒的回顾”。神奇的是,这篇小说不仅渐渐渗入了他的生活,让他茶不思饭不想,对于他当下生活的预言也一一成为了现实……
5
韩文原版中的第一篇故事,始于 “我”和“离婚女”的网聊。我们与这本书的相遇,始于译者安老师和同事小菲的网聊。
而纵观全书,拒绝线下的人际关系,流连于线上的虚拟空间,也正是很多主人公的生活状态。
因此,在最终版的封面中,我们设计了一个平躺在键盘上的人,并把中文和韩文书名都打在了按键上。
042006w7tse66yl6skllb6.jpg


在这本书即将出版时,也正是通过互联网,我终于和金劲旭——这个让我朝思暮想了一年多的男人取得了联系。他热情地赞美了我们的封面,并发来了专诚为中国读者写下的序言。
他说:愿所有人的近况不同于书名,一切安好!
而我很想回复一句:请你务必要活到明年愚人节那一天。
(完)
P.S.文中提及的同事小菲读后准备将这篇手记翻译成韩语发给大旭旭本人,她扬言”要让这个五十岁穿粉衬衫的老男人流泪“。
042006zzill5gq0epyeikp.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6 22:02 , Processed in 0.135526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