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回复: 0

[心情点滴] 福柯给儿子写信?别再轻易被名人“山寨鸡汤”感动了|新京报快评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2-10-13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01502ga3caax4a14h33l9.jpg


▲打着名人旗号的“山寨鸡汤”误人不浅。图/IC photo
近日,法国哲学家福柯一封致儿子的信,引发网友的关注。
在这封流传的信中,福柯主要向儿子谈了专注的力量,那句“那些取得辉煌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精力专注、目标明确、不屈不挠、坚持到底、不达目的绝不罢休”,更是常常被一些人摘出来引用。
可真实情况是,福柯本人并没有儿子,这封福柯致儿子的信更是无稽之谈。那么福柯大谈特谈的“专注”,可信度还有多少呢?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从李商隐的诗《送母回乡》被曝是今人作品,再到“杜甫网红诗”《暮年》被打假,再加上现如今互联网中流传的真真假假的“鲁迅曰”,类似的名人“被署名”案例还有不少。有的是借助名人之口故意搞怪创作,有的打着名人旗号的作品是张冠李戴,更多的则是借助名人之口大灌励志鸡汤。
深究这些打着名人旗号的“山寨鸡汤”,逻辑大都不通,事实真假难辨,道理大致听来似乎也“没什么毛病”。但文本的个性却极为模糊,少不了车轱辘话和众所周知的大道理,“张三曰”换成“李四曰”都不影响不知真相的读者对其内容的信任度。
“活的认真,笑的放肆,抬头遇见的都是柔情”被杜撰成张爱玲语录;2013年杨绛生日前后,“杨绛百岁感言”在网络上流行一时,后面的人生感悟部分经其本人辟谣系拼凑而成......
对于一些无伤大雅的山寨鸡汤,读者倘若只是听听也就罢了,一旦信以为真,甚至亲自模仿实践,这些炮制出来的“山寨鸡汤”真的就误人不浅。
需要看到的是,打着名人旗号的“山寨鸡汤”言论之所以有一定市场,还是借助人们对于名人已有成就的认可度,借由名人的“精神高度”来为其文本背书。有的是短视频平台为了卖盗版书,虚构出来的文本;有的早已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难以追溯造假的源头。但在碎片化阅读成为趋势的当下,相比于名人的作品而言,名人的“山寨鸡汤”来的更为“快餐”化,很少有人耐下心来较这个真:到底名人有没有说过这句话,写了这封信,写了这些人生感悟。这也为“山寨鸡汤”的传播提供了空间。
为了避免被打着名人旗号的“山寨鸡汤”所迷惑,大家还是要加大辨别力度,学会依靠可信的渠道验证信息的真伪。看到一句名人名言,一篇流传甚广名人写的信件,先要拉响心里的“警戒”线,保持对文本审慎态度,随手验证真伪,才是破除打“山寨鸡汤”的“药方”。
撰稿/新京报评论员 丁慧
编辑/刘昀昀
校对/吴兴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3 02:32 , Processed in 0.143968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