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1|回复: 0

女子穿马面裙进店拍照,被迪奥制止了?中国网友到底在抗议什么?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2-9-5 04: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迪奥涉嫌抄袭
中国传统服饰“马面裙”事件
还在延烧
“女子穿马面裙进迪奥拍照被制止”
这两天频频冲上热搜前排
054004c0tsbsa09kkfwfsf.jpg

据都市快报报道,近日,浙江杭州的包女士身穿马面裙在迪奥店铺里拍摄,被工作人员制止两次。
据包女士描述:她在迪奥店铺内逗留了五分钟,拍摄两段视频,时长共48秒,而后被工作人员请出店铺。之后包女士在店铺门口拍摄11分钟,商场工作人员前来告知不允许拍摄,理由为所有拍摄需要取得商场许可,双方沟通无效,包女士结束拍摄。
054005gn33qynubu3jqsnu.jpg

对于此次行为,包女士称:拍摄没有商业用途,因之前看到迪奥“马面裙”事件,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发声:马面裙是中国的传统服饰,不希望迪奥这样的不尊重借鉴。
数以万计的网友为之点赞:“比迪奥的好看多了”“中国马面裙!迪奥文化挪用!”
054005rss44gysyyys5grh.jpg

迪奥做了什么?
“撞款”马面裙还嘴硬


此前的7月15日,有网友发文质疑法国奢侈品牌Dior迪奥发布的一款半身裙。这款售价高达29000元的黑色半身裙高度“撞款”中国传统服饰马面裙,但品牌的介绍里只字未提与马面裙的关系,而是称其款式为“标志性的Dior廓形”
054005c0xdg0qwnshk0sh0.jpg

还有网友表示已前往迪奥店面试穿,确定这条“新款”裙装采用的是“前后裙门重叠”“前后开衩”“侧边打褶”等马面裙细节
054005vsanz6605foqftzc.jpg

引发批评后,Dior只是在中国内地官网下架了原本的半身裙,而未做出任何回应。而在海外官网,甚至是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官网上,这款半身裙仍然有售
054005i6pkp39mwm2wmqm1.jpg

英国官网仍有售,价格为2700英镑。
这引发诸多网友不满,纷纷指责该品牌“抄袭”“文化挪用”“文化剽窃”。“迪奥抄袭”“迪奥马面裙”等关键词,多日来轮番冲上热搜。
中国日报记者
今天用英文三问
迪奥抄袭马面裙事件
中国日报微博写道,迪奥的种种行为都透露出一个信息:高端奢侈品牌迪奥对于中国文化和中国市场没有丝毫的尊重。中国人在现代也穿西装打领带,可我们从不会说这些设计是中国原创的。中国文化从来都是开放包容的,如果迪奥在这条裙子的简介上注明“灵感来自中国马面裙”或者坦诚一点,直接说这是马面裙,中国网友还会这么愤怒嘛?相反,我们还会为中国的服饰文化走向世界而感到欣喜。
何为马面裙?
明清时期汉族女性主要裙装样式之一
马面裙,又名“马面褶裙”,是中国古代汉族女子主要裙式之一,前后里外共有四个裙门,穿着时四个裙门两两重合,裙侧面打裥,从正面看时状似马的面部,从而得名“马面”。
054006m8yop1991u1iauaa.jpg

重庆民进会会员、《汉服通论》作者张梦玥介绍,“马面裙”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服饰研究者提出的学术性概念,属于现代研究者总结历史提炼出的词汇。“在古代,有‘马面’‘马面褶’等词汇,指服饰部件和元素。”
马面裙具有“围合式”“马面褶”“旋裙结构”三种基本特征。“资料显示,马面裙雏形源自宋代旋裙,即两片式围合裙。目前所见完全具备马面裙形制结构特征的实物,最早是在宋末元初的墓葬。”
054006sxx2xj2zg2vn922x.jpg

汉服体系马面裙演变图。受访者供图
马面裙是中国明清时期汉族女性主要裙装样式之一,山东博物馆日前晒出馆藏的蓝色织金妆花缎裙,这条马面裙是孔府旧藏,一般推断为衍圣公夫人的服饰(衍圣公为孔子嫡长子孙的世袭封号)。它有着端庄大气的蓝底,缠枝四季花卉纹、回字纹、鸾鸟纹、花翟纹等典雅华丽的妆花纹饰,被称为明代传世马面裙“标杆”。
054006yri50mrmmzqavhrz.jpg

@山东博物馆 表示,在明朝,各个阶层的女子都非常喜欢穿马面裙。制式简洁的明朝马面裙有着大而阔的裙摆,往往装饰有裙襕,其裙襕的纹饰多样,且寓意丰富:动物类纹样,如龙凤,象征吉祥和美好姻缘;植物类纹样中,牡丹代表富贵、菊花代表益寿延年、莲花代表玉洁冰清,同时也是佛教的纹饰。马面、褶裥和裙襕的组合,使马面裙贵气优雅,让人穿着起来甚是端庄雍容,落落大方。
054006alz5esllrh605sp5.jpg

尽管从装饰到风格出现过一系列的变化,但马面裙的基本结构一直存在并延续。在当代中国的古装影视剧,如1987版《红楼梦》中,女性角色大量穿着马面裙出场;以清末为时代背景的电视剧《橘子红了》,也可见“马面”结构。如今粤港等地结婚时新娘穿着的嫁衣“凤褂裙”,也依然可见马面裙的痕迹。
054006qimlktz6lwkolllz.jpg

1987版《红楼梦》中的裙装。
张梦玥说,满清时期,在汉服体系崩溃之后,马面裙剪裁逐渐偏离和丧失汉服原有的形制结构特征,该款式边缘化,以个别元素形式遗存残留。
而如今随着“汉服热”的兴起,不少电商推出了改良版马面裙,对长短、花色等进行改良,使之更适合现代人的穿着习惯,也让马面裙更多出现在日常生活中。
054007qz9yay9z5qxqlpdd.jpg

多地中国留学生抗议
23日,法国巴黎的华人和留学生身穿马面裙,在迪奥旗舰店门前举牌抗议,呼吁迪奥停止文化挪用。活动发起人@巴黎五号幸运儿 @留洋大明少女兰若若 @泛沧浪zy 等人在微博上分享了一批现场图,众多留学生举着或穿着马面裙,手持“请尊重我们的文化”“停止文化挪用”的标语,走过香榭丽舍街头。
054007yyrnmrj7jukr4rcr.jpg

054007wgykiu8y6nsqzpvs.jpg

同一天,加拿大多伦多也举行了“我为马面裙正名”活动。留学生不但身穿马面裙“现身说法”,还特意做了传单,向前来围观的人群宣传中国文化。
054007z2k55kvecz0vcc4e.jpg

054008jh0ct9r7wmn03pso.jpg

054008gsvgovjzgby4wx7s.jpg

图源:小红书@请给我来一份Lucas谢谢
就连男生也不甘落后。北京的袁女士爆料说,近日她在逛国家博物馆时,看见一名穿马面裙配白衬衫的男子。旁边的游客认为,“他在身体力行支持传统文化”。
054008rpv1ziie8jp1e1p1.jpg

“文化挪用”和法律界定的“抄袭”
概念一样吗?
在此次事件中,“文化挪用”成为一个高频词汇。这个词语多指将本不属于本地的异域或其他民族的文化资源借用过来,从而对本地的文化形成影响,也创造出新的文化产品和现象,近似于文化剽窃
不过,同济大学法学院教授、知识产权与竞争法研究中心主任张伟君表示,他并没听说过在知识产权法中有“文化挪用”这样的概念。他认为,如果文化挪用是指不同族群、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之间的人们相互吸收和借鉴各自不同的传统和经典文化,一般来说不属于知识产权法所禁止的抄袭行为。
张伟君表示,文艺圈、设计圈或学术圈人士所称的抄袭的范围,经常会大于法律意义上的抄袭,比如思想和观点的剽窃很可能构成学术不端,但这样的做法未必构成侵犯著作权,所以很多人所说的抄袭并不等于著作权法所禁止的抄袭行为。
他认为,马面裙作为传统服饰,他人无论如何“借用”都不太可能构成法律意义上的抄袭。“当然,公众从舆论或道德上去批评这样的借用,甚至说它是抄袭,这与法律评价不同,是另一码事。”
“我个人认为,这种借用很难定义为抄袭。”北京汇祥律师事务所律师戴嘉鹏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表示,各种图案设计都是有传承和相互借鉴的,在没有明确知识产权保护的情况下,很难把这种传承与借鉴判定为抄袭。同时,著作权、专利权这种法律上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也是有期限的。
“马面裙”等传统服饰的文化符号
应该如何保护和传承?
其实,西方品牌不是第一次使用中国元素,也不是第一次使用马面裙元素。1997年,迪奥首席设计师约翰·加利亚诺(John Galliano)的第一场春夏高级定制时装秀上,就出现了大量中国元素;其后的秋冬成衣秀上,他再接再厉推出了全系列的“中国风”,其中就有剪短的马面裙。由于加利亚诺直言灵感来源是好莱坞第一位华裔明星黄柳霜和昔日上海的“月份牌女郎”,这两场秀被中国网友亲切地称为“海上花系列”。
054008zzcqiin6xjx9cnzy.jpg

因此,从事服装行业的祝先生认为,此次迪奥“翻车”最主要的原因,是使用了中国的传统服装元素却绝口不提,反而变成了“品牌标志”。网友也纷纷表示,如果只是
正常的文化交流、文化吸收,大家都可以理解,但自称原创实属不妥
戴嘉鹏表示,本次事件中大家争议的焦点似乎并非知识产权保护,而是对民族既有文化的保护。他认为,单纯从法律层面讲,知识产权的保护是有期限的,而传统文化只能靠继承和发扬光大传承下去,让它在新时代获得新生。一些从传统文化中再发掘出来的、具有独创性的内容是可以受到知识产权保护的,对于这些作品,创造者要增强法律意识,及时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对一些中国独有的工艺、技术、配方等,也可以采取商业秘密的方法进行保护。
张梦玥表示,“服饰是一种语言,能够满足特定的场景和社交需求。除了体现个人身份、特点以外,在一些外交场合,服饰也能代表国家和民族的身份。我们需要形成自己的汉服体系,形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只有碎片化的东西,可以被别人随意挪用,成为陪衬和点缀。”张梦玥表示,要以我为主,吸收借鉴别人的长处。“最根本、最直接的保护方式还是‘活态化利用’,让它真正融入我们的生活,大家了解、熟悉它,才会去保护它。”
054008b2ou2p9iki8hm5f8.jpg

中国古称“华夏”,何为“华夏”?
礼仪之大,故称夏
服章之美,谓之华
“服章之美”不仅是华丽典雅的外观
也包含着传统文化与美学精神
我们除了明确反对文化挪用之外
更要开足马力文化输出
让世人知道中国文化的传统
不止旗袍和刺绣
还有更多独特、有趣
并且可以沿用至今的好东西
话匣子综合自都市快报、新京报、上观新闻、央视新闻等
编辑:玫瑰砂
责任编辑:陈敏
-本文完-
版权声明:转载前请联系后台授权
054008e16kutltjrjke4ru.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3 12:36 , Processed in 0.143907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