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1|回复: 0

[心情点滴] 满满回忆杀!焦作人快来看看当年的人民公园!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2-9-2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95503fu25pj5rp5ilu2dp.jpg

天气预报
7月30日(星期六)
多云
偏东风2级~3级,22℃~32℃
195503qfprpm33ecj6736x.jpg

全文约2000字,阅读大约需4分钟
1957年,焦作建市1年后,市人民公园建成开放,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焦作的第一个综合性公园。
今年是市人民公园建园65周年。近日,市人民公园以“我和人民公园的故事”为主题,在园林老职工中征集了90多张市人民公园的老照片,举办摄影展,以纪念该公园建园65周年。
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不但记录着城市的沧桑巨变,而且定格着老焦作人的青春记忆……
特写:那年我23岁
老照片中,以市人民公园吊桥为背景的不少。其中,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少女站在吊桥上凝视远方的照片格外显眼。
这张照片的提供者名叫刘春慧,今年75岁,是市人民公园的一名退休职工。照片中的少女就是她。
“这张照片拍摄于1970年5月1日,那年我23岁,还没有结婚。”7月25日,刘春慧对记者说。
1970年,在一家公司当美工的刘春慧调入市人民公园工作。喜欢写写画画的她,在市人民公园找到了新舞台——在公园宣传牌、专栏上写毛主席语录等内容,继续发挥特长。那一年,市人民公园照相馆开业才2年,站在吊桥上拍一张照片是很时髦的事情。
7月25日,家住市人民公园附近的刘春慧,像往常一样再次路过吊桥。记者拍下一张她与吊桥的合影。对比52年前的照片,她已不是照片中的她,而吊桥仍能找到最初的影子。
市人民公园吊桥建成于1964年,是全省唯一的公园悬索桥。60多年来,这座悬索桥有记载的大修已有3次。上世纪80年代,吊桥增加了桥头堡。因此,刘春慧站在吊桥上的老照片,只能看到悬索,看不到桥头堡。
如今,在保护古朴原貌的同时,市园林部门还在刻有“一桥飞架”“寒锁横桥”字样的古色古香的桥头堡外,设计微地形,增加植物组团,丰富植物层次,将悬索桥衬托得更加美丽。
“变化太大了!原来荒草萋萋、黄土裸露,现在鸟语花香,随处可见宽敞的广场、大片的草坪、彩色的健身步道。”刘春慧说。
群像:这里也有你
市人民公园征集的老照片中,有个人、家庭在公园内光荣塔前、工农兵雕塑前留影,在翠月湖中泛舟,在“宇宙飞船”上旋转……
“每一个在焦作长大的孩子,市人民公园是他们共同的记忆,这记忆不用刻意想起,却无法忘记……”市人民公园负责人张建勋说。
据了解,光荣塔、工农兵塑像是市人民公园已消失的地标。
光荣塔建成于上世纪60年代,塔上刻着我市先进人物、先进单位的名称,许多单位在此照过集体照。
工农兵塑像建成于上世纪70年代。“塑像的原型是市人民公园的职工。”张建勋说,当时,我市请北京的专家制作工农兵塑像,专家“就地取材”,从园林职工中选取原型。其中,“兵”的原型是当年的保卫科科长,英俊魁梧,能代表军人形象。60多年过去了,张建勋所知的“兵”“工”原型都已去世。2000年左右,光荣塔、工农兵塑像在公园改造中被拆除。
195503zafexsxjm6vxxdmb.jpg

溜冰场、露天游泳池也是市人民公园已消失的场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天一亮,溜冰场里就挤满了人,一直经营到22时,留着长发、穿着喇叭裤的时尚男女是这里的常客。夏天,露天游泳池前买票的群众总是排着长队。
上世纪80年代,市人民公园引入的大型游乐设施“宇宙飞船”轰动全市,每天都有群众排队体验。
由于湖底漏水,市人民公园翠月湖内曾长期荒草萋萋。上世纪90年代,该公园对湖底进行防漏处理,这里成了市区少有的城市水系,在翠月湖中划船是许多人的童年记忆。
从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尽管市人民公园的门票从5分钱涨到2角钱,娱乐项目门票也不过几角钱,年收入却超200万元。“可见在文化娱乐匮乏的年代,市人民公园娱乐项目火爆的程度。”张建勋说。
巨变:见证黑变绿
征集的老照片中,有多张市人民公园西大门的照片,造型各不相同。
“西大门至少经历了三次大变化。”张建勋说。
最早的市人民公园西大门是一个圆形拱门,如今已成不锈钢电动门。西大门的每一次改进,都是一次升级。
西大门是市人民公园变化的一个缩影。2008年至2013年,该公园先后改造修缮了翠月湖、悬索桥等,将群英河由原来杂草丛生的臭水沟整改成生态景观河道,各类基础设施逐步走向完善、景观日趋完美。
2001年下半年,市人民公园、月季公园、雕塑公园全面改造后,在全省率先实行对外免费开放,在焦作结束了国有公园售票的历史。
近年来,市园林部门践行保护理念,注重修旧如旧,在尊重历史文化的同时,对市人民公园实施十几个专项工程,为群众打造休闲好去处。昔日的“健康步道”升级为彩色沥青路面,改造提升四个广场,维修保养悬索桥和“四亭一廊”……
老照片中的市人民公园将成永久的记忆,它们共同见证了煤城焦作由黑变绿的奇迹。
如今,人们对绿树红花、亭台楼阁早已不稀罕,走在大街上,“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已成为现实。据统计,我市大大小小的公园、绿地目前已有200多处。
未来,一眼净、满眼绿、处处美是我市公园精细化管理的标准。从绿化到园林到园艺质的飞跃,从建设城市公园进阶为打造公园城市,是焦作的新目标。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晓军 摄影报道
您的关注是我们持续更新的动力
欢迎私信提供新闻线索
部分内容和图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声明:《焦作晚报》(微信号:JZWBWX)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
总编辑:王静锋       总值班:李相宜
主 编:王 言     统 筹:冯新瑞
责 编:杨 珂     编 辑:王翠翠
校 审:拜利萍 许  凌
喜欢本期推送,请转发点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3 14:27 , Processed in 0.144759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