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0|回复: 0

去掉“美颜”的张灵甫:“民国范”可能有滤镜的功劳|九派时评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2-8-15 01: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九派新闻特约评论员 黄三鲁
最近《北京日报》刊发了一篇题为《去掉“美颜”滤镜的张灵甫》的文章,颇受网友关注。
在孟良崮兵败身死的张灵甫,按常理不该是“高大光辉”的形象,近些年却获得了不少与其身份、功过并不匹配的溢美之词,比如“抗战名将”、甚或不知从何而来的“十大抗日名将”之一。
030006x1mjs0psix31iuxt.jpg

北京日报2022年7月12日9版
作者有感于此,利用史料,对缠绕在张灵甫身上的“杀妻”“真假名将”等迷雾进行了一番澄清,强调对历史人物要不虚美不隐恶,不能为“美颜”滤镜所惑。
向来认为,一个职业军人,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公然枪杀自己的妻子,哪怕仅此一点,就不应该收获具备文明底线者的好感。但是偏偏就有论者,连这样悖逆文明的事情也要给历史人物洗白,想方设法给他戴上“滤镜”。
发个朋友圈,“滤镜”可以美颜,充其量博人一笑而已,但给历史人物戴上“滤镜”,则可能遮蔽真相贻误后世。
所谓“民国范儿”一度风靡读书界,那种绝世的风度、风神简直要让今天的读者五体投地,但如果去掉滤镜,很可能会露出一点尴尬的色调。
030006wkz78r7hhekzh44c.jpg

张灵甫
一位民国著名学者的轶事一直在坊间流传:他在清华大学里教唐宋诗词,坐在讲台上念出一首诗,说一声“好!”便闭目回味,学生们等着他说怎么好,却听他念起了第二首,念毕又一声“真好!”回味半晌,再念第三首……就这么循环下去,一堂课结束了。
很多人写文章对此褒美,誉为“雅人深致”。
换一个语境将如何?当下,一个大学老师如果在课堂上也是像这位大学者的做派,学生们会如何反应?恐怕微博上的群起吐槽声早就把这位老师淹没了!
也许有人辩解,老师同样的教法,在不同的学生那里产生了不同的反应,那是因为学生的素养差距太大嘛,今天的学生如何能够领略民国学者“不教之教”般的妙用?
很可惜,一位当年听过民国学者这堂课的学生,几十年后也忍不住吐槽了。
著名历史学家赵俪生先生晚年回忆当年他在清华上课,在自传《篱槿堂自叙》里说,“对于老清华,我想写出我多年以来隐蔽在胸际的一些看法”。什么看法?老师们都名重一时,却“讲不出东西来!”
哪些名重一时的教授“讲不出东西来”?赵俪生举了好几个例子,包括俞平伯、杨树达、吴宓、冯友兰、朱自清……
拈出其中任何一个,都名重一时,当然不是浪得虚名。但身为老师又另当别论,至少面对学生讲不出东西来,作为好老师还是要持审慎评价的。
在上个世纪上半叶由知识分子发起的中国乡村建设运动中,晏阳初是一面大旗,因为他提出欲“化农民”,必先“农民化”,主张从事乡村建设先要和农民打成一片。
030006q02x0ierg1qrziee.jpg

晏阳初平民教育与华西实验区
客观评价晏阳初的理论和实践是一个大题目。但鉴于其教育背景,我一直困惑,在那些宏大叙事之外,这位比较洋派的学者和民国贫苦农民融合的程度究竟有多深?
正好学者侯外庐提供了一份记录。1939年,侯外庐在重庆一个叫白鹤林的地方和晏阳初比邻而居。后来侯外庐回忆说:“在白鹤林,晏阳初维持着相当高的生活水准。他的家庭雇有两个满口京腔的女佣,一个西餐厨师。据其家人说,他在家里很少说中国话,基本上不吃中国饭……”
侯外庐眼里的晏阳初是否代表了这位“平民教育之父”的真实形象,也许见仁见智。但这份资料至少提醒人们,要让教育背景、生活方式天差地别的两类人群真的融合成一体,绝对不可能像今天给晏阳传写传记的人们想象得那么容易。
袁枚《随园诗话》中说:双眼自将秋水洗,一生不受古人欺。看来这个著名才子早就注意到了滤镜干扰真相的问题。
不过,滤镜之所以能够形成,除了“古人”有意欺瞒,很可能还与受众自己有关。
有人读书,向外界寻求信息,不是以一种透明澄澈的态度,先广采博览,再推敲判断,而是先入为主。他想看到知道的,往往都是自己希望看到知道的,假若不为其所喜,则往往深闭固拒。如此一来,信息提供者当然要投其所好了。
不为滤镜所惑,先得从自己开始。
【来源:九派新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3 20:18 , Processed in 0.163327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