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裔美国摄影师Jerome De Perlinghi 记录的1985年至1987年间上海的日常生活
随着1990年代开始的城市建设,地铁、高架路、轻轨等现代化交通体系的完善,自行车行业也曾经历落寞,但到了新世纪,汽车带来的社会及环境影响逐步显现,自行车作为地低碳、环保和运动等特色又重新回到人们视野,“2015年我们做研究时,没有多少人关注骑行,2017年开始,随着共享单车的发展,骑行获得了一些讨论,2020年疫情全球暴发,又促成新的骑行热潮”,王卓尔表示,“骑行话题能起起伏伏,说明了它有群众基础及生命力,这里的马路适合骑,这里的人需要骑,这是一种刚需,不仅仅是一时的议题”。 城市骑游,线路,线路,还是线路!
上海城内的骑行团队多不胜数,各有特色和受众,不同类型、品牌的自行车、车店也都建立自己的俱乐部或平台,利用周末或假日一起花样骑行。
club 100是一个倡导骑行的本土化平台, 以直观易懂的专业内容帮助爱好者进阶,鼓励更多人参与自行车运动。格里董则是一位城市漫游者,喜欢钻入上海大大小小的街巷里去探索建筑及其背后的故事,他做了一系列行走活动,起名叫“行走的格里董”。去年开始,两者开始合作,以自行车代步,带领各路骑行爱好者穿梭街巷,深入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