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7|回复: 0

烂尾之殇和结局推演:几种不同的项目情况,以及解套的可能性分析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01
发表于 2022-7-28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
什么是烂尾楼?该如何准确识别一个地产项目“烂尾”了?
烂尾楼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但是已经成为中国房地产经济领域和楼市,越来越常见的一种现象。
烂尾楼,是指已办理用地、规划手续,项目开工后,因开发商无力继续投资建设或陷入债务纠纷,停工一年以上的房地产项目。而烂尾楼同时也破坏城市形象,浪费土地资源,破坏投资者信心。对居民生活带来不便。
烂尾楼形成的原因较多,如在建楼盘的开发商破产、缺乏建设资金、项目涉及经济纠纷、开发商违法违规导致工程停工,其中多半是因为资金链条断裂,工程未完,开发商已拿不出钱来,银行也不愿继续贷款,而项目又无法转让给其他投资人。
房子烂尾,工程停摆,原有的建筑主体在没有完工的状态下,风吹雨淋,建筑材料和结构主体难以抵挡时间的侵蚀,又缺乏专业的物业和维护团队的照顾,所以停工时间超过一年以上的房地产建筑,事实上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即使继续完善施工,必然会增加维护修缮的成本。而当这个成本增加超过了项目自身的利润的临界点,那么这样的烂尾项目,实际上从经济逻辑和成本测算的角度来看,已经不存在继续完工的经济价值了。
定义很简单,现实里面一看也就知道,而识别一个地产项目是否“烂尾”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工程停工时间。
形成烂尾楼现象和问题的原因,大道至简,直击本质,并不复杂。
绝大多数的烂尾楼产生,是经济周期的变化,对项目资金运行产生了影响,这个过程里面,人性在现实的考验面前,做出了利己的选择。
债务和成本永远只能被转移和消化,而不会自行消失,转移了债务,而不承担相应的责任,就必然会造成烂尾楼的现象出现。
由于房地产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因此,烂尾楼往往占用了大量的资金,包括大量借贷资金。
所以,烂尾楼情况,实际上就注定了是一个可能让多方利益受损的负和经济博弈:无法完成重资产商品的交付,经济闭环就无法完成,债务无法实现顺利的转移而造成的矛盾和利益冲突,就会持续酝酿,直至爆发。
这就是经济逻辑和规律所在。
2
最难解套的两种烂尾楼类型以及相关分析
烂尾楼的本质是经济运行和周期环境综合作用下的一种循环被打破,这种周期过程中的经济现象,就必然会导致会存在有不同情况的项目。
交不了房,停工就是烂尾楼,但是不同项目之间,还是有区别的。
两种最难解套的烂尾楼类型:
第一种,是因为经济环境的变化,行业周期的更迭,以及政策背景等等这样外在“不可抗力”的影响,开发主体的开发商,从项目运作上已经事实破产的项目,如果出现烂尾楼,那就很难得到妥善解决。
这个无关道德,举个例子大家就能明白:
比如某文旅小镇项目,在市场行情上行阶段入场,预计最终销售总额是10个亿,开发成本8个亿,开发周期2年,年化资金成本就按5千万来计算,结果随着工程推进,市场行情进入下行期,就算房子全部卖完,最多也只能卖到7个亿。
卖一套亏一套,这种生意怎么可能持续下去?叠加资金成本的持续增加,作为开发商,停工放弃是必然选择。
这样的项目,除非有大环境行情和周期的加持,否则账算不过来,就没有继续推进的任何动力和可能。
第二种,房源已基本售罄,预售资金基本已被房企挪走。
这样的项目,基本上项目公司已经是空壳,这样的项目后续工程的费用,需要开发商掏钱出来,就导致了这种楼盘,交房的难度极大。
这种情况是曾经中国房企高周转模式的最大的隐患,当然,也有一些地方房企,中小规模房企也会干这个事情,落袋为安,人之天性,结果欲壑难填,把项目收尾需要的钱都拿走了,特别是股东多的房企,这种情况在过去二十年里面,再常见不过。
要么经济账算得过来,要么项目运作的账面上有足够工程收尾,或者部分也行的资金沉淀。
否则,出现了以上两种情况的烂尾楼,想要解套续命,难度非常之大。
没有经济账,不会有外来资本接盘,把用于完成建设的钱挪走,想要要回来,难度可想而知。
3
有望解套的两种烂尾楼类型以及相关分析
当然,也有的项目,虽然有烂尾的表现和风险,但是相对而言,还是有很大机会和希望让项目利益关联群体得到解套的。
第一种,是项目烂尾情况,是对应的房企开发单位的风险问题爆发以后出现的,并且房企资产评估并没有形成现实的“资不抵债”情况,那么这样的烂尾风险,是有可能得到解决的。
这就需要经济基本面和行业环境没有变化,而且地方相关的管理,监管部门行动坚决,负责到位,特别是预售资金基本上都已被相关部门强力监管或者冻结,让开发商没有腾挪资金的空间和可能,那么这样的项目起死回生,是可能性很大的。
第二种,是分期开发的项目,项目和开发商还有剩余的可开发货值和土地储备,但是前期的预售资金已经被开发商挪走的情况,导致的烂尾楼情况。
这种情况和类型,关键就在于地方政府的作为能力和态度了,效率是第一位的,因为房地产是重资产经济逻辑,而开发商不管是躺平,还是想提桶跑路,出发点就是经济层面的临界点。
写在最后:
风险警示,永远比不过提前规避
文章不长,谨言慎行,注意分寸,聊点能聊的。
文章最后,从一个房地产行业从业者的角度,谈文章最后,从一个房地产行业从业者的角度,谈几点个人的观点和建议,不一定对,权当抛砖引玉,供各位读者朋友讨论和参考:
1、文章的初心,是分析不同的烂尾楼类型,对照现实,给更多的朋友予以参考,但是一万个风险分析,比不上未雨绸缪,房地产经济调整阵痛期,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2、作为个体,如果遇到了自己购买的期房出现了烂尾楼的风险和苗头,一定要注重处理问题的时效性,也就是越早行动,效果越好。
千万不要拖延,不要有侥幸心理,根据实际情况,运用法律武器,走正规渠道,理性冷静去面对和积极处理。
3、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个体和家庭,甚至有投机炒作心态的群体而言,烂尾楼,是最大的风险,没有之一,特别是在宏观经济承压阶段,需要对置业买房进行理念调整和升级。
房子从消费的角度来看,是具备长期耐用品的特征的,新旧意义更多是心理和面子问题,而从风险的角度来看,完全不一样,新房情结,是很多人被烂尾风险困扰的根源。
而从投资的角度来看,风险考量应该摆在第一位,这个不用多说,投机炒房,价差套利,买到烂尾楼,其实本质上和股市被套被割有什么区别吗?

234005v7u9816lon86yrtu.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

GMT+8, 2025-4-7 06:26 , Processed in 0.132411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