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5|回复: 0

当付费升级成为主流,作为普通消费者的你还能否置身事外?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01
发表于 2022-7-27 0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如果您关注汽车圈内新闻,相信近日一定知晓关于多个品牌旗下产品付费升级/开通功能的新闻。个人也在相关新闻下查看了一下评论,大部分的态度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也有人说到这些品牌不骗穷人。当然,也有部分网友是比较清醒的。当您花钱购买车辆整套硬件与服务时,却被告知某些功能需付费才能使用,您作何感想?
这就相当于,您花钱买了一套房,厕所被锁了起来。想要使用时,才被告知需要付费才能使用,您会如何解决?
054001w1cjhoy11478do11.jpg

#细思极恐
细思极恐,这些事情现在看来也就是个新闻,也可以保持“雨我无瓜”的态度。那么,当这些所谓的规则成为主流,或许过几年普通老百姓买个十几万的车,也会出现这种事情,届时您又会如何。当然,网友笑称道,或许过不了多久,我们买车的价格没降多少,但充值消费的其他功能费用可能会价值半辆车。
情景演示,当你正想要开车回家,手机提醒车辆启动次数不足5次,需要付费使用。又或者,正好起步时被告知转向剩余次数仅剩10圈,需付费使用。再或者,你正在高速道路开着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行驶中,突然被提示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可行驶里程不足5公里。如果你是车主,是不是听起来就没那么搞笑了。如果这件事情在当下,被部分人接受,那么也就意味着在未来,这件事情将会成为主流。
企业诞生的目的,就是盈利。我们并不反对企业盈利,毕竟只有企业盈利才会拿出更好的产品,有更多的研发资金。但当企业被利益蒙蔽双眼,用户已经为整车硬件及服务付费,却还要被二次收费,甚至多次收费,对于百姓而言这或许才是不幸。
054001yw8xx4k8ibj8x8uu.jpg

#多个品牌跟进
当然,付费升级/开通某项功能,最早采用这种策略的是特斯拉。主要是Model 3后排座椅加热硬件标配,但若使用则需要付费开通。而在自动驾驶辅助系统部分,则在更高阶的系统上需要付费开通,有兴趣的童鞋可以去特斯拉官方了解。
由于特斯拉独特的经营理念,以及极度节省成本的生产方式,使得特斯拉对于车辆的制造工艺及步骤极其精简。也正是因为如此,特斯拉工厂的生产效率才如此之高,同时旗下产品的定价涨幅波动较为频繁。在保证一定的利润后,特斯拉也会在适当的时机宣布降价,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这种操作在传统品牌,或者国内造车新势力当中,从未出现。有的,也只是传统4S店根据市场行情,来进行一定的优惠。但这也给了4S店留下许多操作空间,以保证利润最大化。比如,今年出台的汽车刺激消费政策,对于特定条件内的车辆给予购置税减半,对于用户来说是件好事。但政策落地之后,不少4S店紧急收回优惠,消费者以为享受到了国家的补贴。但对比政策出台前后,某品牌车型落地价格后发现,消费者不仅未享受到优惠,甚至购车价格还高于政策出台前。那么至于谁才是最终受利者,大家应该心知肚明。
054001z3qnqg48hy45hwew.jpg

较早前,奔驰也跟进了这项策略,那就是对于购买旗下EQS 450+先锋版的用户,如果需要使用车辆后轮10°的转向角度,则需要付费使用,费用为4998元/年。如果不付费,那么该车的后轮转向角度则只有4.5°。奔驰EQS目前全系在售/停产在售车型共8款,售价区间为107.46-151.86万。虽然有着近20万元的优惠,但即便是EQS 450+先锋版落地价格依旧接近90万。对于这样价格的豪车,奔驰却依旧选择进行收费。同时,其他版本车型则均为10°的后轮转向。如果您也购买了EQS 450+先锋版车型,却被奔驰区别对待,您作何感想!
054002uf7f17f3rff4lf8o.jpg

054002g7yfa9rrrznp8gko.jpg

宝马也曾推出付费升级解锁服务,早在2021年对于2019年之后未配备远程发动机启动功能的宝马车型,可以通过付费升级,实现发动机远程启动功能。近日,宝马公司再次推出付费订阅功能,这次则是在韩国。
韩国宝马车主,可以通过BMW官方APP,订阅座椅加热及方向盘加热功能。其中座椅加热功能需每月支付约121元,每年则需要1181元。如果想要一次性买断,则需要支付约2725元。若要使用方向盘加热功能,则需要每月支付约67元,每年约为617元。如果一次性买断该功能,则需要支付约1490元。
此外,车辆前大灯的自适应远近光功能,同样需要付费,每月费用约为54元,每年费用约为564元。一次性买断,则需要支付1228元。宝马曾今试图让用户支付苹果CarPlay和安卓Auto的费用,为每年80美元,但最终失败。
054002hla3pgf4t9gv9tct.jpg

不只有豪华品牌这么做,近日大众品牌也宣布称,将对“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进行收费,提升变现能力。为此,大众设立了Cariad部门,并表明这种新的商业模式需要订阅付费使用。而实际收费内容,则是提供允许驾驶员暂时将手从方向盘上移开。也就是说,大众该项收费功能,或许是更为高级的L3或L4级别自动辅助驾驶系统。虽然,目前国内大众并未透出什么风声,但如果消费者毫无抵触,那么也意味着这类付费项目将会越来越多。
054002esz9s1jkqxktszmq.jpg

#探索盈利新模式
对于今年,不少车企均推出付费升级、收费买断项目来看,一方面或许是因为全球疫情导致车企营收小幅下降。另一方面,或许是因为各国对新能源车型的鼓励,导致车辆无复杂的机械硬件,如发动机等,车辆售后盈利势必受到影响。而这则是企业试图提升变现能力的,另一种试探。
我们都知道,新能源车或者纯电动车型,整体的机械构造是比较简单的。拥有一套成熟的模块化平台,再者只需要稳定的电机、电池和管理系统,即可制造出一辆新能源车。同时,如电机、电池、管理系统等都有着成熟的二级供应商进行打包售卖。这类核心部件的可靠性都是非常高的,车企和经销商无法在售后维修部分产生利润,这就使得车企开始在其它地方动了心思。
054002fd3tzcuuknuegewk.jpg

而对于付费或者收费这种模式而言,不仅仅是国内消费者和网友比较抵触,国外同样如此。消费者买车,不仅仅是购买车辆软硬件,同样还购买了厂家和4S店提供的服务。当车企对售出车辆进行二次收费时,是否考虑到企业长期经营的稳定性。
车辆二次收费,但硬件却是标配,标配的硬件是否包含在车价内?
如果包含,那么用户为什么还要再次支付使用费用?
那么消费者是否是购买了不对等的产品,企业是否违反了公平交易权。
同时,如果消费者不需要这类功能,更不会选择付费使用。企业是否可以为消费者摘除该硬件,并为用户支付相关差价?
054002z2nlrno7kkck0nix.jpg

其实付费使用,在许多行业早已通行多年,比如游戏、出行、酒店、食物等等。但汽车二次付费使用,之所以让用户如此反感,主要是因为汽车是移动交通工具。用户购买汽车不仅支付车辆费用,还为车辆支付了保险费用、保养费用、道路费用。最主要的是,车辆需要加入的燃油,以及充电费用都是用户自己支付的。我们不使用的东西,却被车企强制安装在车上,增加车重影响经济性。并且,还要担心出现事故后可能产生高昂的维修费用,为什么!
其实在OTA这个概念诞生时,虽然企业们在极力的宣传OTA所带来的优势,比如能够不定时的更新系统BUG,帮助用户提升车辆性能等等。但早有人就考虑道,未来车企可能会通过该通过进行收费,或者限制车辆性能。并且这类事件早就已经发生了,比如当年威马锁电事件、比亚迪车机广告等等。
054003lgkj11kdgr4dv3t1.jpg

总结:
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进步与革新,汽车的身份早已转变。近几年,各大车企品牌发布会的主要噱头,早已不是车身安全、底盘质感、机械品质,而是对于智能、屏幕,以及未来的各种畅想。对未来有期待是好事,但放在眼前用户最需要的东西,车企们却都视而不见。
此外,相信大家都发现了,近两年发布的一些新车,在购买时只能满足基本的行驶需求。所谓的智能科技、智能辅助驾驶等等,都需要等,更夸张的是某些车型功能OTA升级甚至等了快1年时间。OTA到底是用来提升消费者用户生活品质的,还是车企用来遏制用户消费的手段,这其中有利有弊。而我们作为消费者,只能希望企业有底线、有担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

GMT+8, 2025-4-6 04:36 , Processed in 0.129118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