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0|回复: 0

[心情点滴] 老北京每座城门外都有笔直的大街,为什么永定门是例外?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2-7-17 0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主讲人:赵振华,网名“一把驳克枪”。退休前从事企业管理工作40年,是地道的老北京人(在北京居住了十余代、四百年)。受家庭熏陶,他从小喜欢北京文化,近30年来收集老北京照片一万余张、老北京歇后语近千句、老北京俗话近千句、老北京歌谣数百首。每周六晚上8点,赵老师准时在旧京图说读者群开讲老北京。
这期,我们聊老北京的永定门。
在过去,永定门外大街不是正对着永定门的。这在北京的内城、外城都是比较少见的,甚至是唯一的。
其它每座城门外,都有一条比较宽阔的大街,或长、或短、或者笔直、或者有一点儿斜,在大街上往往还有一个十字街,就形成了东关、西关、南关、北关,由这四个关组成了城门外的关厢地区,而永定门是例外的。
我们先来看几张永定门的老照片——
024010wjmhlrxe5emjjjup.jpg

1907年,在护城河南岸,从东南向西北拍摄的永定门箭楼、城楼和瓮城。
024010bem7hi3mce6z6ebb.jpg

1907年站在永定门的箭楼上,从南向北拍摄的永定门城楼和瓮城里的情景。
024010rtt489dqqqp7n79s.jpg

1909年在永定门外护城河南岸从西往东拍摄的永定门城楼、箭楼和瓮城,看照片上,护城河里的水不多,河两岸的人都不少,岸边的路还挺宽,挺干净。
024010so8ope7z76el3efp.jpg

1909年拍摄的永定门外大街。1901年,八国联军拆了他们铺设的通往天坛的铁路的同时,把铁路在城外往东铺设,在永定门和左安门之间拆了一段城墙,把铁路铺到了东便门,连上了京奉铁路,这张照片就是站在铁路上从南往北拍摄的,远处是永定门的箭楼和城楼。
永定门外的街道出了城门,过了护城河马上就来个90度的大转弯,往东拐了几十米,然后才再又往南拐过去了,也没有十字街,更甭提东西南北关了。这是为什么呢?
在明朝嘉靖年间,建永定门的时候,完全可以在城门外建一条往南又直又宽的大道,建一个像样的十字街啊,为什么没有建?
在各种书籍和资料里,我没有找到答案。后来据我分析,永定门外没有按照一般城门外的布局建设,有可能是出于两点原因:
一、有可能是与明朝嘉靖年间建设都城的理念以及风水有关。现在咱们看地图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但是在我国封建社会看地图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的,历朝历代往往是把都城想象成一个人形的 。
比如,元朝把元大都就说是一座三头六臂哪吒城,而明朝嘉靖年间则是把老北京都城说是一个人的脑袋,在建完外城之后,很多人都说像是在原来都城这个脑袋上戴了一顶大帽子。
所以,在很长时间里,很多人都管北京的外城称为帽儿城。那么在脑袋上、在帽子上直直的开一条路,再弄个十字街恐怕是不妥的,在风水上是不利的。
第二个原因,也是更重要的原因,建外城的目的是为了抵御外部敌人的入侵,不在永定门外建一条大道,更大的可能是为了更好的防御。
如果在距离紫禁城最近的永定门外铺一条又直又宽的大道,就等于是为侵略者提供了交通方便,使敌人长驱直入,那可是不利于军事上的防御。
再说,中国在宋朝就已经出现火炮了,接着又有了火枪,到了明朝,火炮、火枪这两样武器都已经普遍使用了,炮弹、子弹是走直道的,瞄准也是要直线瞄准。
如果在城门外的道路上设计拐两个弯,不但形成了一个曲折的缓冲地带,而且使火炮火枪很难发挥最大作用,也就大大地增加了敌人进攻的难度,非常有利于防守。
所以,在永定门外道路上拐两个弯,很可能是明朝嘉靖年间的统治者从军事防御上的考虑。在明朝嘉靖年间建设外城的时候,永定门的城楼不是高大的,是和箭楼的高矮差不多的,而永定门外的一些商铺也搭建了二层楼,和箭楼、城楼的高度差不多,这就进一步增加了敌人使用火炮、火枪进攻的难度。
只不过到了清朝,朝廷并不担心永定门外有敌人进犯了。在乾隆年间,为了增加永定门作为正阳门外门的形象,把永定门城楼复建的高大了许多。
可是,当时朝廷并没有把这条道路改直了。我想乾隆皇帝绝不是为了继续防范敌人的进攻,而是认为永定门外边的街道直不直无关紧要,不想劳民伤财了而已。这是我个人对永定门外的道路为什么拐两个弯的一个见解,不一定正确。
下面这张照片,是我截取了八国联军时期的一张北京老地图中的局部。对于永定门外的格局看得非常清楚。
024010mi3yt6yy6b6yb4iz.jpg

024010uqs3emcdsqrsf3s8.jpg

1910年左右,在护城河南岸朝西北方向拍摄的永定门外的护城河和永定门箭楼,当时护城河里的水还不少,一个小孩儿笑眯眯的看着镜头。
024010x2tbemel0mmm6m0i.jpg

1910年左右在铁路上朝西北方向拍摄的永定门外大街,这一天可能是这个地区的集市开市的日子,数十辆洋车,数百的卖东西的和逛集市的人,摩肩接踵,热闹非凡。
024010wlo3jmtk3mtbtvct.jpg

1915年从南向北拍摄的永定门箭楼。
024010xx8yuidg8h3cuiff.jpg

1915年从东南向西北拍摄的永定门箭楼城楼和瓮城。这时候护城河里的水更多了。
024010mmbf1f65o8itgl9a.jpg

美国人弗兰克尼古拉斯·迈耶在1915在永定门城楼的西侧,从西往东拍摄的永定门城楼。
024010v8gxdcfx9ys88181.jpg

弗兰克尼古拉斯·迈耶在同一时间拍摄的照片。照片上有一个人推着独轮车在运堆上的东西。根据介绍,它们不是煤堆,是粪堆,是掏粪工掏来大粪在这里晾晒的粪干,是种庄稼的好肥料,推独轮车的人是给附近农民送粪干去。
024011umasm942v99qshbc.jpg

1916年从南向北拍摄的永定门箭楼。老北京人管各个城门箭楼的外面叫城门脸儿,看这时候永定门的城门脸儿是挺热闹的。
024011q77zu954z2z7mzzt.jpg

在1915年至1919年之间,英国人唐纳德·曼尼在永定门里,从北往南拍摄的永定门城楼。唐纳德·曼尼出生于1876年,刚20岁出头,他就来到了中国,在上海的屈臣氏大药房工作,一直干到了总经理,因为屈臣氏大药房同时也经销摄影器材和显影、定影的各种药水、材料,所以就为喜爱摄影的唐纳德·曼尼提供了方便。在1915-1919年,他在北京拍摄了大量的非常珍贵的照片。
024011w0lgjeivgcqqkcaz.jpg

唐纳德·曼尼从城里来到了永定门外,在护城河南岸往西北方向拍摄的永定门箭楼、城楼和瓮城。
024011sp48rkmpe597mcmk.jpg

唐纳德·曼尼从护城河旁又来到永定门外的大街上,拍摄了这张充满老北京特色的照片,照片的右上角是永定门箭楼,镜头前面好像是老北京的小吃摊儿。一位老爷子留着长长的胡须,叼着一杆大烟袋,正瞧着镜头,周围的人在不着急、不着慌的等待着。
024011e59drso7j98sojgz.jpg

瑞典人喜龙仁在1921年左右来到永定门,站在永定门瓮城的城墙上从东南向西北拍摄的永定门城楼。这张照片拍的永定门城楼,高大巍峨。
024011qin71e32z6mjnmn2.jpg

喜龙仁在永定门瓮城里,从北向南拍摄的永定门箭楼的背面,通过箭楼下面的门洞能够看到出了城门没有多远就是房屋,而不是一条大道。
024011rqrx06oln97ddktb.jpg

喜龙仁站在永定门角楼上往下拍摄的永定门外面护城河上的石桥,以及桥南的商铺,可以清楚的看到过了石桥道路就往东拐了,与其它城门截然不同。
024011m9bmkqgzmb1zmdsv.jpg

喜龙仁从永定门箭楼上下来,走过石桥,来到护城河南岸从南向北拍摄的永定门箭楼、城楼和瓮城。
024011yq1v61oqa2wxaqkw.jpg

这是过了一段时间,喜龙仁再次来到永定门,在护城河南岸从西南朝东北方向拍摄的永定门城楼、箭楼和瓮城。在河水的映衬下,永定门很是漂亮。
024011i2s2fipksrwp2esf.jpg

1925年左右,在永定门外的石桥上朝东北拍摄的永定门箭楼的一部分当时好像有几个外国人开着汽车来到永定门前,正在向旁边的中国人问路。
024011ykartnumhktyhguj.jpg

1930年在永定门瓮城里,从西南向东北拍摄的永定门城楼。很是高大威武。
024011tkeql8899zckeq6c.jpg

德国人赫达·莫里逊在1933年至1946年之间在永定门的城墙上,从东向西拍摄的永定门城楼。
024011ccks12n5gsggn0n2.jpg

莫里逊近距离拍摄的永定门城楼
想听更多故事,欢迎您来旧京图说读者群讲座——
来了您呐!我们《旧京图说》成立了读者群,有关北京的掌故、照片可以发到群里大家一起讨论。有什么不认识的老照片,疑难北京史地民俗问题也来讨论!
每周六晚,群里还有专家讲座,分享有趣的知识。总之呢,凡是有关老北京的人和事儿,都能在群里交流!请您留下微信号由管理员拉您入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4 07:13 , Processed in 0.153212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