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6|回复: 0

[心情点滴] 周浦老宅·澧南小筑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2-7-14 0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南八灶属于周浦众多老街之一,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也曾有一批建于不同时期的私宅大院。老街上的胡氏宅列为浦东新区文物保护点而得以保留,与之相距不远的还有周浦沈家宅和周浦顾家宅也享受到了同样的待遇,但其他历史建筑就没这样的好运,先后都已成片拆除,包括曾经介绍过的顾家宅小洋房(王家宅)和我的祖宅等,更有许多独立完整的老宅尚未关注寻访就已销声匿迹。十年前开始关注老街时,曾经注意到了南八灶街南部的一座石库门,留下了几张照片,在它拆除时又作了一些记录,那就是南八灶54号的顾家石库门,它的门楣上有四个砖雕大字——澧南小筑。
075503imhydtmo0m6t6zri.jpg

*南八灶澧南小筑俯瞰图
当年吸引我的只是大门的精美装饰,也就是粗略地看过外表,虽然进入了内院却没能进一步登堂入室,错失了对其内部细节的仔细观察。当时这里已是拆迁区域,对它迟早的消失唯有感到惋惜和无奈。在我们周浦号称“小筑”的建筑有多处,不过现在基本上都已拆除,我所见过的除澧南小筑外还有“怡蘐小築”,它以“周浦统战之家”之名也列入区级文保点名录,目前正在易址恢复重建中,不久就能瞻仰它的新貌。而澧南小筑听说在拆除前也有测绘等,算是整体拆除,同样有可能在异地重现,只是难以知晓它最后的行踪。
075503uycfdw2qfp2hzhyh.jpg

*澧南小筑位于咸塘港东岸南八灶老街,门额上的砖雕以及1977年航拍图。
按照传统习惯来说,澧南小筑为一正两厢房带围墙,围墙正中置有院门,两侧厢房廊下设边门,由于正门门框为花岗石材质,就有了更为流行的称呼石库门了。澧南小筑坐北朝南,五开间,两厢各两间,砖木结构,硬山墙小青瓦,外墙有勒脚,墙面用水泥和纸巾石灰粉刷。厢房与正埭连接屋脊上,设屏风装饰。门头装饰是标准的石库门,在当时是一种融汇了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民居特点的新型建筑。这样的居民住宅,在农村地区更是一种超前新颖的建筑形式,也是屋主人修养、追求与财力的体现。澧南小筑的门楣部分是最为精彩的部分。此类门楣常模仿江南传统建筑中的仪门做成中国传统砖雕门头式样,又受到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门上采用了半圆形的花饰,门柱也是西方古典壁柱的样式,但总体不忘中国传统的仪门头。门内设有单坡顶的门廊。
075504jxtdmqm0t0qfdp27.jpg

*澧南小筑的建筑结构和门头装饰具有中西合璧的风格
门额上砖雕四字点明了住宅的地理位置。澧溪是古代周浦的雅称,这里正好位于当时周浦镇的南边,取此名显然是有根有据的。而小筑,传统上是指一种中国古代的建筑形式,是规模小而比较雅致的住宅,多筑于幽静之处。以其建筑之小巧、雅致,环境之清幽、宁静、自然,古时多为文人墨客或者隐居者所青睐。观察到门楣上落款时间为“丙子季冬”,推断其建造时间为民国二十五年即公元1936年,那时恰为所谓“民国黄金十年”的后期。当时由钥匙桥向南至汤家木桥的南八灶老街,已是相对繁荣的花米集散地,老街正在继续向南延伸直至祝家港,澧南小筑的周围应该还都是较为冷落的乡村景象,可惜天地图上1948年的航拍图,其最南边缘只到汤家木桥附近,没能看到澧南小筑。澧南小築为中西合璧的石库门建筑,这种老房子在上海数量极多,而我们周浦虽然也有,大多集中在镇区中,边缘地区就显得独具一格了。澧南小筑从1936年建成,到2013年被拆除,其存世历史超过了一甲子。
075504rfc4efbm7fe7fc7f.jpg

*澧南小筑的正立面
2012年2月19日,我发现并且初探了澧南小筑这座完整的老宅后,曾经在新浪博客发文《周浦残留的老房子——澧南小築》。过了一年,澧南小筑终于被拆除,当时还是居住在老宅附近的网友告知我的,赶紧又去现场拍了几张照片,在2013年8月26日再发博客记录,无非表示了一下对完整且漂亮的老建筑的消失而感到痛惜。
075504sqo4ei36x9piyu4i.jpg

*澧南小筑各个方向的立面
两年前,我家老宅拆迁,想不到的是新居就安置在粤亮湾小区,具体位置正好在澧南小筑的原址前。我家拆迁处属粤亮湾五期,而澧南小筑所内的区域属于粤亮湾四期,与先前两期的小高层不同,都是六层楼的多层。在今年的疫情封控期间,更想不到的是相识了澧南小筑最后的主人周阿姨。翻看澧南小筑的老照片,谈及老建筑的拆除,大家都是感慨万千。交流中进一步了解了澧南小筑的一些基本情况:房主姓顾,房子俗称“顾家石库门”,房东曾开设著名的万丰祥木行。不过追问老房子更多的来龙去脉,却也知之甚少。
075504cnxbm4pzlkl4x43a.jpg

*澧南小筑内院所见
据了解,澧南小筑主人顾氏原籍南汇黑桥,现属周浦镇红桥村(原瓦屑镇)。他们的先辈来周浦经商,为便于生意,于南八灶沿咸塘港处置地建造澧南小筑。黑桥顾氏,那是十里八乡无人不知的名门望族,听说那里曾经发展有几处顾家宅,采用方位加以区分,黑桥顾氏在历史上人才辈出。澧南小筑解放后曾遭冲击,后落实政策归还顾氏后人。澧南小筑虽由顾氏后人居住,由于子孙繁衍人口众多,后期内部包括客堂在内三方分割,相当于有多户居住。澧南小筑临拆迁时,整个院内和廊下有各种各样的搭建,直观显得凌乱,但总体结构完整。可惜当初没能进入室内观察,内部细节无从知晓。
075504c2m4n0rbi0ob0efn.jpg

*2013年澧南小筑被拆除
当得知澧南小筑的顾姓主人曾经开设万丰祥木行后,随即查找历史资料,这才知道该木行是南汇历史上最早的较有规模的木材行,其经济实力可想而知。但对照时间发现,主人是在木行关张之后才建造了澧南小筑,可见凭借著名的万丰祥木行,主人赚得是盆满钵满,即使它的歇业对顾氏家族的影响也并不大。据《南汇工商联志》记载:南汇县最早的木材行为周浦镇的万丰祥木行,创立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前,时有资金1.50万元,主要经销广木,货源来自上海市区,除经销木材外还经营毛竹批发。至民国九年(1920年),该行资金已达十多万元。民国十九年(1930年),万丰祥因股东内部纠纷而歇业。
075505dcv0vdo8sc6ombz4.jpg

*澧南小筑原址的粤亮湾景苑
由《南汇工商联志》的介绍也知道,百年前的1920年左右,正是万丰祥木行最辉煌的时代。笔者藏有一枚信封,为上海著名商人洪佐尧给我祖父的信,时间为1922年8月。那时候家家户户尚未有门牌号,而万丰祥木行显然是南八灶地区较为显赫的商户,所以收信地址直接写成了“浦东周浦南八灶 万丰祥木行”。另外,我祖父的外婆同样出身于黑桥顾氏,也就是陆恒兴花米行的女主人即陆慎堂的妻子,猜测她与澧南小筑的主人或同出一门,相互之间属于近亲,这也是这封信寄至万丰祥木行的原因吧。居于南八灶中段的我家祖宅与澧南小筑的直线相距约一里,相信万丰祥木行的具体位置总在这之间的南八灶老街上。
075505wwu9iws28ly995da.jpg

*澧南小筑旧址新貌对比
随着时间缓缓流逝,老建筑的不断消失,一部部家族历史,一段段乡土历史,都将远离我们而去。由澧南小筑承载的一些故事,不知还有几人会感兴趣。
075505iep604a6isxnt6tx.jpg

*1922年万丰祥木行信封和1977年粤亮湾地区航拍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4 05:40 , Processed in 0.155008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