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6|回复: 0

[心情点滴] 来了!晋江人的“守护神”!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2-6-26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13002tlcapbda5tj4mztc.jpg
113002vp1pvrav9cxoorxa.jpg
113002pvzjhmgrmjfxd6mp.jpg
113002fttbt2ztosz27xv1.jpg
LAO MIN NAN
节目视频
113003a0b38lbocb6waybb.jpg
祥瑞福狮 镇守一方VA0
在闽南,置身传统民居,欣赏民俗竞技,购买趣味文创,我们都会与一只瑞兽不期而遇。它就是狮子
113003ickc2joka9cl2cgk.jpg
千年之前,狮子伴着丝路驼铃,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作为西域贡品的狮子威武凶猛,那是中国人对狮子最早的认识。也是在这个时期,东汉晚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于是,以西方狮形象为基础,为宗教服务的狮子和中国人描绘的狮子共同构成了中国狮文化的源头。
福狮
威武守门狮
日常生活中,无论是传统的祠堂宫庙,还是现代的高楼大厦,大门口都会伫立着一对庄严的石狮子。这是最常见的狮形象,也被称作“守门狮”。在安海霁云殿,我们看到了一对守门狮,晋江文史专家粘良图告诉我们,这对狮子是明朝的产物。
113003b0l7rel1porrwil1.jpg
被誉为“百兽之王”的狮子,它威猛、勇武的形象,透出一种不可侵犯的权威。因此,有不少达官贵人会在家门口安置石狮子表示权威。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石狮子的放置也要符合礼制的规定。在古代,要到一定级别的官员,家门口才可以配备石狮子或者石鼓。因此,在闽南地区的民宅,就比较少见到成对的守门狮。比如说安海金墩黄氏家庙,在黄汝良担任礼部尚书的时候重修家庙,便可以配备石狮子、石鼓和五层台阶。
113003tcpsvsmolzozpjcb.jpg
福狮
闽地福狮
不仅仅是大门口,在民居的墙壁、屋脊,古桥上、道路旁、坟墓前等等地方,我们都能见到石狮子镇守门户的身影。
镇宅辟邪的家园守护神的身份象征,中原的狮文化传入福建以后,在这里生根发芽。在闽南文化的浇灌下,结下千姿百态与狮有关的民俗果实。闽南人在狮形象中融入绣球、如意、铃铛、祥云等传统吉祥符号,被赋予万事如意、招财进宝、福禄齐全等祈福的文化内涵。从此,异域的“瑞狮”逐步演化成能够迎祥纳福、守护一方的“福狮”
113003fnadfeu6q6uuulqu.jpg
安海白塔旁的石狮子
纵观闽南地区的石狮子形象,明朝是一个分水岭。明代以前的闽南石狮子基本上是蹲坐形的,以花岗岩为材料,线条也比较粗犷、流畅,神态威严。和北方狮在风格上还比较相近。而明朝以后的石狮子,则开辟出了一种新的“画风”。清初,惠安石雕圣手李周设计了“转头狮”,头部歪向一边的石狮子俏皮可爱,赋予了石狮子别出心裁的样式和神韵。
113003xz641wzazf641h65.jpg
泉州大桥上的转头狮
福狮
诚信之狮
石狮市是全国唯一一个以“狮”命名的县级市,追溯这个地名的来源,与一只坐落于凤里庵的石狮子有着密切的联系。始建于隋朝的凤里庵,至今仍在守护着石狮人民的平安。
113004cupnqtlpqpfts1hg.jpg
凤里庵的石狮子呈蹲坐式,线条简约、凝练,粗犷的线条勾勒出隋唐年间狮雕的霸气。虽然是隋唐时期的作品,但是它也融入了闽南民间迎祥纳福的喜庆韵味,所以威武当中也包含着一些小可爱。凤里庵的石狮子身上披红挂彩,面前香火不灭,是民众对于它镇守平安、招祥纳福的崇拜。但是,文博研究员李国宏说,这尊石狮子代表的,可不仅是守护平安这么简单。
113004gb3aw50nbqb03qkr.jpg
福狮
欢乐望柱狮
装饰在建筑物上的望柱头、柱基、菩萨坐骑等部位的小型蹲坐石雕狮,统称为“望柱狮”。望柱狮在南北方都有分布,以桥柱头、坟墓等构筑物上的望柱最为常见。在洛阳桥、安平桥的栏杆上都能见到造型古朴的望柱狮,而卢沟桥的石狮子更是举世闻名。这些望柱狮与桥梁融为一体,互相守望。
113004bbx1a1b11la1r4a2.jpg
泉州大桥上的望柱狮
川流不息的泉州大桥,连接着泉州市区和晋江市。这座建于1984年的桥梁,是泉州人前往漳州、龙岩等地区的交通要道。桥上326只活泼好动的石狮子,总是能吸引行人的目光。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蒋钦全,当年就还在惠安石雕厂工作的他,参与了这批石狮子的雕刻。
113004f0ije0hjb7jn1ejs.jpg
在大桥上的福狮,它不仅具有镇水患的作用,它更是泉州的迎宾狮,南来北往的行人,只要看到泉州大桥上形态各异的石狮子,就知道来到侨乡了。在大桥扩建的进程中,石狮子也被完好地保护下来,继续守护着侨乡人民的美好回忆。
蒋钦全告诉我们,当时他雕刻了三对石狮子,大桥竣工的时候还激动地跑来看自己的作品。岁月荏苒,十多年没有再走上泉州大桥,蒋钦全也忘记了当初雕刻的石狮子放在什么位置了,但是当再次摸到这些石狮子的时候,年少时彻夜雕刻的记忆又浮现在脑海中,“看到这些石狮子,很有亲切感,”蒋钦全说到。
福狮
风狮爷和剑狮
闽南剑狮也叫作“狮咬剑”,它是佛、道、风水堪舆等多种文化相融合的产物。而直立的风狮爷造型兼具兽、人、神的特点,具有抵挡风沙的寓意。因此,老百姓认为这两种石狮子都有驱邪镇煞,守护家园平安的作用。
113004anyvdqeghgrgdfgt.jpg
晋江的乡土文化爱好者郑杏村给我们提供了线索,在永和镇庄宅村有两处灰塑剑狮。之前在晋江发现的,主要是兽牌剑狮和石敢当剑狮,灰塑剑狮尚未发现。于是,摄制组跟着福州大学当代闽台文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林鸿东在庄宅村开启“寻狮”之路。乡村的路牌杂乱无序,我们足足找了20分钟,才在一栋荒废大厝的山墙两侧,找到了剑狮。林鸿东惊喜地说道,“这是晋江地区,也是泉州地区第一个被作为民俗意义上的观察对象发现的剑狮!”
113004b59zdozjp32r8t96.jpg
我们在拍摄的时候,从这座古大厝的残垣断壁中可以看出,它的建筑内涵不仅只有这两处剑狮,从房子的屋檐到墙面都有文章,也希望这栋古厝能够得到妥善保护,以便后续的考察。
从台南的剑狮和金门遍布的风狮爷,我们可以看出,这两种石狮子见证着两岸的同根同源,它用屹立的风姿守护着两岸的血脉亲缘和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
113004z7cqu7cjrkjeqn97.jpg
石狮博物馆内的风狮爷
象征守约的石狮子、镇宅的守门狮、迎宾的望柱狮、镇风的风狮爷和剑狮……它们是闽南人对于安居乐业的向往,也印证着闽南人热情好客的品质。这些形态各异的石狮子丰富了闽地“福狮”的文化内涵。福狮文化气象万千,还有非遗、技艺、民俗的狮文化等等,值得我们继续深入挖掘。
113005cvf00d0z1d0fhhpy.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4 09:11 , Processed in 0.148528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