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9|回复: 0

[心情点滴] 【景观笔记194】7000字百图详解修学院离宫(下)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2-6-24 23: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我们书接上文,这期着重分析修学院离宫的上御茶屋,也是整个离宫园林空间的精华。
松荫梯田
从中御茶屋出来后,我们终于要向着山坡的高处,也是修学院离宫中最最精华的部分进发了!
005006thehneikxnmrmihn.jpg
005006ve9jikiuuk8082wy.jpg
这里的风景犹如油画一般。
005006tx14sby44rb6rybc.jpg
路上地形慢慢上升,我们眼前的空间也逐渐辽阔起来,树林慢慢远退,大片的梯田和整整齐齐的灌木奏响了人工与自然交织的田园牧歌。
005006sswqnijzh1dwwywo.jpg
仔细看上图的三层绿篱,这可不是欧洲园林中无聊的造型,它们和高大的乔木一起隐藏了修学院离宫中最大的水系——浴龙池
005007fmmm03cbbncm3m5m.jpg
没错整个上御茶屋都建在山坡之上,包括一整个浴龙池。这也是整个修学院离宫中面积最大的回游式园林。总面积45900平方米,是一个以倒三角形的浴龙池为中心的池泉回游式庭园,也是整个离宫的精华处。
上御茶屋
有很多人以为水尾是在山上挖山成湖,这得有多大的土方量!
其实真正好的设计都会借用自然之势,在水尾勘测修学院离宫的场地时就注意到山上有自然的三股水流。
005007m3zzqhee5iau9p2z.jpg
只需将三股水流截住,在山间筑堰,就可以不用挖掘,汇水成池。而我们现在看到的池中三岛就是原本山坡的坡顶。这个设计不可谓不大胆!
在海拔140米高的山腰处筑坝,在当时的技术条件来说也是不容易的事情。多达四层的石组高度随着水面的累积扩大而增加,中央部位的石坝高达15米。终于在比下御茶屋高出20多米的标高处,建造出一万五千平米的大型水池。
005007r5dvd5r67p517phr.jpg
池中三岛是原来连续的山脊露出水面形成的,远看如浴水之龙露出的脊背,故名“浴龙池”。为了隐藏粗陋的堤坝,从坝底起栽植三段绿篱,上部稠密的树篱覆盖隐藏。这段树篱种植有山茶树、杜鹃、杨桐、杉、桧等六十多种乔灌木搭配的树种,乍一看,浴龙池的修建真是不着痕迹,”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用这句话形容浴龙池一点都不为过。
005007l5orsov4gwwo4iff.jpg
在距离浴龙池10m多高的山坡之上矗立着离宫最高的建筑——邻云亭。还记得上篇中我说过修学院离宫中最重要的两个建筑吗?
上御茶屋的邻云亭与下御茶屋的邻月亭相互呼应,彼此对望,把控了整个园林。
005008jt4m3oi23k4i191o.jpg
这两座建筑的作用就像是佛香阁之于颐和园。
005008e1mjmcqvv8m8cxvc.jpg
或者抱山楼之于个园。这些建筑都位于园林中最重要的视线焦点,就像是园林的大脑。
005008hhbyvmdyloyg7d1y.jpg
这可不是小蚂哥乱说,人没有大脑,只是一堆零散的器官罢了,大脑不仅协调各种器官之间的关系,还位于人体的最高处,统领着人体。而邻云亭就是这样的存在。
005008ksv4cmq4mbz55bul.jpg
邻云亭
005008vjp43t34juf3yxyf.jpg
邻云亭位于上御茶屋南侧的山坡之上,背靠比叡山,比浴龙池还高出10m。这就让邻云亭北侧的视野相当开阔。
邻云亭北面有一块相对平缓的空地名为洗诗台(日语中观景台的意思)。正是在此处我们可以俯瞰整个浴龙池,你在网上搜到的关于修学院离宫最多的照片都是这个角度。
以下是浴龙池春夏秋冬的景色。
005009z0zohr6hzzpoo354.jpg
005009inhl0xu4lqtar556.jpg
005009c5b5mvpe5mnyzr4k.jpg
005009vr7in0zi0gk0vq5g.jpg
据说当年水尾天皇正是站在这里向下透过层层植物看到京都的街道,还有街道上熙熙攘攘的子民,这样的场景让他为之动容,遂决定在此建造园林。
005009s3djdbj93e3piorz.jpg
如果你向屋檐的底部看去,会发现铺地中镶嵌着一块、两块、三块的小石头,在日本建筑工法中叫做“一二三石”。利用散落的石块排布可以形成雅致的感觉。
005010w4vuq6qrl2t2ill2.jpg
005010s7stzwwq616j1sj7.jpg
这个设计在贝聿铭的香山饭店中的冰裂纹地毯中也使用过,好的设计真的都是一脉相承的。
005010r9ta935mkag6rnk3.jpg
从洗诗台出来循着飞瀑的水声向前走,看到路边的泷见石灯笼,抬头就可以看到树木深处沿石组流下的瀑布,这就是从音羽川引流形成的“雄泷”。
005010szgstest9k3jzl99.jpg
水流的源头之一雄泷(大瀑布)
总之在邻云亭的纵览下,以水为主角的上御茶屋渐渐展现在我们眼前,想要理解这部分景观,我们还需回看一下上御茶屋的平面图:
005010ligym3cgg4kss3mp.jpg
整个浴龙池是一块扇形区域,和中国古典水系的葫芦形相差无几,在水系中有中岛、万松坞与三保岛三座小岛,典型的一池三山的布局,其中中岛既连接了南北两岸,也分割了水面的东西两半。
005011ksphfb0s0bsnfb0p.jpg
寄畅园水系的样子也是一个葫芦形
虽然在资料中没有体现,但我感觉这里景观意境取自唐朝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请再看一下平面图,浴龙池中有三座桥,分别是连接南岸和中岛的枫桥,连接中岛与北岸的土桥还有最吸引眼球的连接中岛与万松坞的千岁桥。而在万松坞一侧的湖面分布这四处船坞与石舟。
005011dajjub4ucaeajgue.jpg
把这些元素放置在同一空间,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枫桥夜泊》。
《枫桥夜泊》原文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005011u2wpwrh64hr9hhww.jpg
这首诗原本写得是安史之乱后,大批文人逃到江南,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舟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客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诗中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也表现了作者的羁旅之思,家国之忧。
水尾法皇与诗中作者同样坐拥这美好的景色,但也都对国家,自己的未来产生了无力与迷茫。当然这是我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和我讨论。
总之这浴龙池的景色充满了美好与忧伤两种矛盾的感情。
005011z21h00qex4k2ohgh.jpg
枫树
修学院离宫最大的特色就是无处不在的枫树。日本人观赏红叶自古有之,《万叶集》和《源氏物语》都有记载,而且《万叶集》中,日本人已经把赏红叶称为“紅葉狩”。
005011pq1ycnic7q2qegyy.jpg
京都圆光寺红叶
尽管写为“狩”,但并非狩猎之意,而是寻访。日本人把放在手中欣赏红叶的情形比拟成狩猎。
在日本人眼里,红叶就像一头毛色华丽的野兽,当它嗅到一丝秋天的气息,就会以平均每天27公里的速度从北到南跑遍全日本,仅需50天左右,就能把这个狭长的岛国笼罩在它的影子里。
005011mssmrrmks5444z2t.jpg
奈良公园的红叶
为寻此美景,日本人特意到山里或林中观赏红叶,特别是在16世纪时,到山林观赏红叶还仅仅是贵族们的乐趣;到了17世纪以后,普通市民也开始出游赏红叶,于是“红叶狩”便逐渐成了人们的秋游项目。
005012yes2bfsun3u3frn2.jpg
岚山红叶
从文化意向上看,枫叶的鲜红是掉落前最后的烟火,燃烧着自己最后的生命力,这和日本名族崇尚的物哀文化高度契合。
005012xvjguq2huzjojsuj.jpg
《对马岛之魂》中漫天的枫叶营造了一种宿命感。
修学院离宫的浴龙池将这种对于枫叶的情感放大到极致,我放几张图大家感受一下。
005012iuuoob1dliwzdw1w.jpg
005012udhlqxqxlhlxcddh.jpg
005012oom3xg3xw4pq74qx.jpg
枫桥 土桥·  千岁桥
005013xv61o3ruw7yk637s.jpg
池中的三座桥各有特色,枫桥是一座木桥,土桥也是木桥,但上面覆土,两座桥都朴实至极,和周围的船坞形成构图。
005014mr81r8fmz1bcrhcu.jpg
005014uazkl9xx6hqs9nbk.jpg
005014iwq3weew4rvvuvpz.jpg
既然说到了桥,我们就来展开讲一讲,桥在景观中基本上有三点作用:1、连通游览路线;2、桥体本身的形体美;3、分割水面同时增加水面层次。
而大部分的桥为了节省成本都会修建在水面的狭窄之处,所以桥本身所在的位置决定了它处于视线的焦点。
005014pr80kwj6rjf6ktfs.jpg
为了降低桥的存在感,让桥与环境融合在一起,所以最早的木桥与土桥都采用了低平的形态,这和中国江南那种石拱桥眺望观景,下通游船的气质是不一样的。
土桥还将桥面覆土让两侧的苔藓自由的生长,尽量与自然融为一体。
005014i881l8qlm2mi4aqy.jpg
而池面上的另一座桥就不同了,和土桥、枫桥相比,千岁桥显得非常高调。
005015zw5iwewolsw2z855.jpg
千岁桥处于中岛与万松坞之间,从桥两面的视线范围看来,千岁桥在整个上御茶屋能被望见的区域并不大,视线范围主要集中在水面北岸的船坞,舟着,水面南岸道路和邻云台。
005015p1bkkvmsvb32uvvy.jpg
所以这种高调因为有限的视野范围被控制了,在环境中大部分的角度被很好地隐藏了起来,人们在游览时千岁千岁桥并不会一直在视野中,而是忽隐忽现。
005015il2d49e7ez4e2og9.jpg
隐藏在枫叶中的千岁桥
千岁桥并不是最早就有的,而是在19世纪复建的时候加了这座有着中式风格的廊桥。廊桥屋顶颇具中国风格,东亭宝形造(攒尖)屋顶上饰有一只金色铜凤,西亭屋顶为四阿寄栋造(庑殿顶)。
005015tmtnz55tte7a7hnt.jpg
所以这座桥并没有破坏原本水尾打造的宁静致远的意境,反而让浴龙池的景物更加有层次,这是一次成功的景观提升。
005015hljbum9fbhlnfbum.jpg
005016io730ixhs7bbb9gh.jpg
005016xducs6z0ns3s6s06.jpg
船坞·石舟
说完桥,我们就来聊聊舟与船坞。原本万松坞岛四面环水,所以船就成为了唯一的交通工具。
005016ikos9k9p1vpiryp9.jpg
在浴龙池的北面有数个“船坞,舟着”用来停放船只,由于浴龙池中没有水榭与亭廊,这些船坞和桥就自然成了空间的视觉中心。
005016wiro4of4wk5dibik.jpg
005017d73fb7sfvzzsi0f5.jpg
005017f9toqyjet3jued93.jpg
005018o22sakqosphbk2s2.jpg
005018mh6ebbe26yme2key.jpg
舟着旁栓船的立石
005018nonnenu840yx3o6r.jpg
万松坞上的船坞
在中国山水画中,常用亭榭等小型构筑物置于大山大水之间用以引导观者游览,也对比出环境的奇险。
005018zpfdtyeuutesdm0u.jpg
倪瑛 《归庵图》
005019iqg1jgq1tm1vg006.jpg
文徵明《曲港归舟图》
船坞虽不能代替廊榭,但在意境上确实相通的。
005019i1o2f2t4dnfoyfdd.jpg
穷邃亭
005019wdx90oz9uz6frxu2.jpg
在浴龙池的中岛上有一栋池中唯一的建筑物,穷邃亭。
在中文中“穷”有穷尽、极为的含义,而“邃”有深远之意,从名字我们就大概知道这里有着极为深远的景色可观
005019uivnbbwn0351nhu5.jpg
005020pdu3lmfqsmpuizuf.jpg
005020lcxtlxlxstclflkl.jpg
005020cnyp2i4vg42zhvvq.jpg
穷邃亭中除入口外,三面都可以观景。内部是十八叠一间的茶亭,可以从三个方向欣赏浴龙池,当把所有门板去掉之后,穷邃亭突然变成了3D的观景大厅,浴龙池全景尽在眼底。
005021sy3ygdc81kk3udih.jpg
005021mw0iokaea71a0ck5.jpg
穷邃亭位于中岛最高处,远眺也能隐约看到。
西滨
005021lt24orhrx2d46r6q.jpg
最后我们来看看西浜,浜在日本中和中文的滨相同,是水边的意思。这里也是上御茶屋水堰的所在地,所以水岸相对是平直的。
005021upt9z8gpct3ppc6r.jpg
005021oav7kvuiq77wkcv7.jpg
现在还有水闸可以浇灌下方的农田。
005021ldkb3ldvjdfgfdkf.jpg
西浜上大多植物都是筑坝之后栽种的,所以当你站在万松坞眺望西浜时,在水天一色见,植物整齐划一,充当了天地间的主角。
005022szhna3mm229b6um6.jpg
005022ii8rst8xsr3z1so7.jpg
005022v606j77f6wfaffzn.jpg
这就是上御茶屋,和下御茶屋与中御茶屋不同,这里的景色大开大合,以山和天为背景,以水为线索勾连出一张美好的画卷。
浴龙池
总体来说,上御茶屋用邻云亭统领,以浴龙池为核心营造了平静开阔的自然意境。
005022hjxi1aj0fpiamz1q.jpg
005022j2k3k4oyekz2kwkf.jpg
005023p4gssss4s9wtw638.jpg
005023pdyhjsceyxmzmoh3.jpg
水尾法皇曾以“修学院八景”为主题,命当时有名的公家和禅僧创作诗歌成集,这八景分别是:邻云夜雨,茅檐秋月,远岫归樵,平田落雁,修学晚钟,松崎夕照,村路晴岚,叡峰暮云雪。
这八景中涵盖了景点,听觉,季相,人与自然,生物与自然的和谐,可谓是修学院离宫中最凝练的总结。
最后我们来复盘一下修学院离宫。
005023pcfdfznfrgfcnf64.jpg
修学院离宫大体分为三个部分:中御茶屋、中御茶屋与上御茶屋。
这三部分空间的主题分别为:庭院、庭院、山池回游园。
在三块离宫之间有大面积的农田,用松道连接
下御茶屋中的邻月亭(已毁)和上御茶屋的邻云亭是对位关系,分别是仰视与俯视最佳的视点。
浴龙池北侧的大绿篱和大乔木是为了遮挡人工的水堰
上御茶屋的景色以“枫桥夜泊”为主题营造宁静致远的意境。
005023qpj11khckmk2k8w2.jpg
其实写到这里修学院离宫对于我已经不仅是一个日本皇家园林那么简单,一方面它的朴素洗练确实代表了日本审美的一个极端,另一方面园林中意境的营造,建筑与自然的关系,水系的布局无一不透漏出浓浓的中国文化,尤其是上御茶屋的构图颇具中式文人山水画的特质。
说来有趣,每次我分析日本园林的文章后都有一些留言说这是小国技艺,不值一提,但我的每篇文章分析到最后,你会发现文化的根基都在中国,我想什么时候我们能够真正理解了文化传承,不带着有色眼镜去看日本园林,我们才能更加清晰地认识我们自己。
这篇就写到这里吧,我是小蚂哥,一个热爱景观的人,蚂蚁景观以小见大,我们下期见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4 14:24 , Processed in 0.184049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