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9|回复: 0

[心情点滴] 出圈又出片!扬州这座低调的千年古镇藏不住了!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2-6-20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点击下方文字,关注“扬州生活网”
“我喜欢古镇”
“每一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故事”
-
这里与城市大不相像
时光在这里似乎被拉长了
漫步在这里
听听从前,车马慢,人悠然
115503xllz8l0nzy5solij.jpg
一砖一瓦
一墙一木
铸就了古镇独特的魅力
有着它独有的“慢”气息
115504l7x5lgx7xkxim6vw.jpg
·  在此刻 遇见邵伯·
距离江都城区只有半小时车程的邵伯古镇,坐公交一个小时左右,公交205/220/218都能到(但建议你坐205到终点站,下来走两步就到邵伯古镇风景区)。
扬州邵伯古镇因救百姓于水患之中的谢安而闻名,是全国千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
115504rudttlwu4dzzwust.jpg
古老的明清大运河从邵伯流过,给这里带来的不仅是繁荣,也有那无价的人文财富。
115504ojqejrcc1xqhqgqh.jpg
历史的积淀,使古镇邵伯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也留下孙觉、苏轼、苏辙、黄庭坚等文人墨客的传奇足迹。
依水而筑的古镇,收藏了千年的风华、繁忙、悠闲、喧闹、静谧。
115504mniwwnqp6mexwdcf.jpg
小桥流水,窄弄深巷流不尽古韵风雅看不完人生百态。
石板青砖,处处透露着一种江南水乡的韵味。
115504qp5zfqm55vwzw9m8.jpg
砖瓦黛青,墙面斑驳,几代人的生活宁静而惬意,老江都的记忆到现在仍能寻觅。
无论来邵伯几次,我都会有新的感受,邵伯每次都在给我惊喜
115504qd61oocde1t366me.jpg
·  运河湖畔 重现邵伯风光·
邵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千年来便屹立在这片土地上,保留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留给我们去探寻!
去老街走走,感受属于江都独有的生活气息,每一片瓦、每一块砖都经历了岁月,留下了时间的烙印!放眼望去,似乎都在向我们诉说着每一个留在邵伯古镇的故事~
115505f933y9x68r9i18px.jpg
115505kr68ayovp6i2vypv.jpg
在老街旁,沿着邵伯码头也很有逛头。
邵伯码头
位于邵伯明清大运河故道东堤,是18世纪时修建的四个古码头遗址,自北向南分别称为竹巷口码头、大码头、朱家巷码头和庙巷口码头。这四座码头是大运河上南北往来的商客在邵伯镇的主要停靠处,也是邵伯镇及大运河以东地区进行对外货物贸易的主要场所。
自从邗沟贯通江淮,邵伯成为南北往来必经之路!船舶往来日渐繁盛,1936年运河改道之后,码头逐渐废弃,只留下运河边的石阶,向世人述说大运河千百年来的变迁。
没有商业化的街道,没有古镇千篇一律的商店,这里的风景显得自然又让人着迷。
115505cf72xjs1fpx12vu1.jpg
从这里悄然走过,眼中尽是古朴的风景,微风不急不躁,这便是向往中的夏日生活~
115505th0h62kkh4knavte.jpg
漫不经心的拍上几张,都如此的有意境!
115505v5c7g7t4ajc65826.jpg
沿着运河畔看看古老的建筑,看看这里淳朴的风土人情,感受生活中的慢时间。
115506xxejjqiexqtj9cqp.jpg
邵伯码头对面是邵伯明清大运河故道。
邵伯明清大运河故道
北起邵伯节制闸,南至南塘,长约2千米,宽约30米,前身是邗沟的一部分,1600年,为避免湖面的风浪影响漕运,在邵伯湖东侧修建堤坝,使大运河的主航道与邵伯湖彻底分开,成为独立的航道。邵伯镇西的这段大运河是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三沟闸至梁家港的堤坝修建之后逐渐形成的。该河道目前功能已废弃,但河道整体走向、河岸护堤及码头仍然得以保留。
故道的一侧有历史文人在邵伯留下的印记,每一篇诗词都诉说着对邵伯的喜爱。
115506i7ke61w9nnlwpqot.jpg
115506ewzsktwkncrikt8b.jpg
一侧是运河风光,一侧是春意盎然,和对面古朴的老街风光形成鲜明的对比。
115506oahmk2fovhjkvkhi.jpg
115507asl6606ka08zoglb.jpg
滚水坝
位于邵伯明清大运河故道中段,与北侧的节制闸皆为江都引江水利枢纽调水工程的组成部分,建于1952年10月。
因节制闸上游大运河水位比下游里下河水位高近8米,为防止大流量时水流对原河道的冲刷,也为了减小上下游水压差,保护节制闸,因此在节制闸下方100多米处,建设了浆砌块石滚水坝一座。古代为保证运河航道水深,运河上建有多座拦水坝,也是一种蓄水、过船的水工设施。
有多少人儿时喜欢在这玩耍(但也需要注意安全哦),在运河中间看看这里的江南风光。
115507r4nwzffppbbpbpks.jpg
115507cm4fm8e4wmfhui6h.jpg
沿着邵伯明清大运河故道走到头,就是荷塘月色。在这你可以看到对面的梵行寺。
115507dnpelkfjpnjkf01z.jpg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源于童年在邵伯生活的朱自清。
朱自清曾在《荷塘月色》中有这样的描绘 “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
4到6岁时,朱自清曾随父亲在邵伯生活,在《我是扬州人》一文中描述了邵伯往事:“住在运河边的万寿宫、向河里扔瓦片、骑铁牛等。”
荷塘月色片区构景就源自此,利用天然水系栽种几亩清香淡雅的荷花,使人见景思文,荷塘边有一尊朱自清先生像,荷塘周围绿色葱郁,不远处小径通幽,水面微波粼粼,已颇有《荷塘月色》中“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的味道。
115507xedn5ioa97yoddvi.jpg
梵行寺
邵伯古镇运河西岸的惠政桥旁,曾有座梵行寺,俗称西寺,明万历《扬州府志》中记载:“梵行教寺在邵伯镇,晋宁康三年(375)僧行密建。明洪武初(1368),以寺基为水马驿(说明梵行寺在大运河岸边)。三年,僧妙用迁寺于本镇惠政桥西”。梵行寺随着运河的盛衰而跌宕起伏,从古至今,曾经到访过多位名人——谢安,欧阳修,苏东坡,颜真卿,文天祥,乾隆,张恨水,朱自清……..,其中苏东坡以一首《梵行寺山茶花》广为流传。
115507ms4b7a777dl4eesi.jpg
邵伯自古就是文人雅客的乐土,自北宋名臣孙觉登临斗野亭,诗兴勃发信笔题诗《邵伯斗野亭》,文坛名士苏轼、苏辙、秦少游、黄庭坚、张耒、张舜民等七人纷纷寻迹而来,唱和《题斗野亭》诗篇,烩炙人口,谓之七贤诗,而领军人物苏东坡更为北宋文坛巨擘,斗野亭名声鹊起,游者云集。
115508ef8fzuht11f78utd.jpg
斗野亭
斗野亭始建于宋熙宁二年(1069)是邵伯一处知名景点。相传古人把天上的二十八星宿对应地上的九州,而邵伯位于斗星和牛星的分野之地,故名斗野。斗野亭始建于宋代,在之后的一千多年间,它屡次毁于战火又屡次重建,现在看到的斗野亭是2002年重建而成的,位于邵伯节制闸的西侧。
“九牛二虎之力”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那你知道“九牛二虎一鸡”是什么吗?
九牛二虎一鸡的传说与淮扬运河有关,九牛、二虎、一鸡,是运河边镇水的十二只“神兽”,而在这十二只镇水“神兽”中,有6只在扬州境内,其中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邵伯铁牛。
115508f06jkedl920v03m2.jpg
邵伯铁牛
清朝康熙年间,淮河水灾,邵伯镇南更楼决堤,决口长达180米,水深13米多,康熙皇帝见到奏章,大为震惊,责令漕河总督张鹏翮迅速堵塞决口。因决口太深,一时难堵,故避开决口,开越河一道,自仓巷口向西折南至南大王庙接运河,又筑南北二坝。康熙四十年,朝廷在淮河下游至入江处共设置了十二只动物,即“九牛二虎一只鸡”,安放于水势要冲,以祁镇水。
邵伯铁牛便是保存比较完好的一只。
115508w7y3ycpyezu7febd.jpg
·  人间烟火 恰在此间·
走进邵伯,这里仿佛至今都未曾改变,依旧保留着原始的模样。
115508zrrarwzwar7kr0wx.jpg
邵伯古镇的生活节奏很慢,即使游客增多,依然没有打乱小镇居民慵懒、惬意的慢节奏生活。
115508fanmjkxpasy7zy7y.jpg
115508zwaodcefzdaopiof.jpg
这里没有什么商业化,人淳朴,景亦美,是个如同世外桃源般的古镇。
115509u5piqu85ipp92eye.jpg
走走停停,感受古镇朝气的一面。
115509h8ljs33g9ss49oas.jpg
在古镇,有一种离家变近的错觉,这是我迷恋它的原因。
115509uinoefims58nfesk.jpg
斑驳白墙,反映着岁月痕迹,人们生活的痕迹。家家户户就在运河边洗衣、生起炊烟袅袅,这里都是生活了老一辈的邵伯人,仿佛儿时的记忆就在昨日。
115509n8cb2vw81r784pdb.jpg
115509aensqn2z9k9jj92w.jpg
在河边钓钓鱼,和老邻居们唠唠家常,夫妻结伴散散步,在邵伯一切都是那么的宁静祥和。
115510gmxo9xzvo9w988xp.jpg
出门在外,你怀念家乡的邵伯吗?
责任编辑:小仙女
115510mpue3e5j1jtghter.jpg
115510yo6cunoowom65yyo.jpg
115510t81jo97e1bn8jo6p.jpg
115510ilephehyi7rhrh01.jpg
115510zp7qm9gv7egscscv.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4 23:01 , Processed in 0.171244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