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2|回复: 0

[心情点滴] 台报头条丨三门蛇蟠岛:浓缩版的“鲜甜港城”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2-6-10 02: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5月31日
台州日报头版头条刊登
《体味海景 品味海鲜 亲近渔民
蛇蟠岛:浓缩版的“鲜甜港城”》
报道三门县蛇蟠岛
打造共同富裕渔旅样板
035522yies2fxf3r9h3ihm.jpg
5月18日,漫步在狮子岭的观景平台上,登高远望,入目是漫山遍野的土塘。
曾经,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三门人民围海造田,创造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百折不挠”的围垦文化。
今年,是蛇蟠围垦50周年,也是围垦筑坝、种植改养殖探索共同致富的第50个年头。
50年风雨兼程,造就了蛇蟠岛养殖产业的蓬勃发展,得天独厚的海岛风情和底蕴深远的采石文化,则赋予了蛇蟠岛开发文旅的巨大潜力。
如今,这座家喻户晓的小岛,为三门打造“鲜甜港城”蹚出了一个渔旅融合的特色共富样本!
035522znqs69teeov9ousp.jpg
“鲜甜”产业
蛇蟠岛,又被誉为三门打造“鲜甜港城”的浓缩版,其中的“鲜甜”便是源于当地海鲜养殖产业。
蛇蟠岛传统的养殖方式是建造围垦的土塘,进行不同品种海鲜立体混养,产能效率较低,随着渔旅融合的迅速发展,海鲜需求量逐渐攀升,时常出现鲜货供不应求的现象。
035523k2sg20nstbgg03sb.jpg
“一方面,我们利用旅游产业来带动海鲜销量提升,规划游客深入鱼塘近距离体验养殖的渔旅项目;另一方面,我们鼓励、协助岛内养殖企业积极开展产业转型,提高养殖效率,增加养殖产能,减少疾病相互传播的几率。”蛇蟠乡乡长林辉辉说。
“三门青蟹”闻名全国,而蛇蟠乡产量最大的海鲜品类,却是“南美白对虾”。
035523mzgvit4v6vllrlw7.jpg
“对虾小棚化养殖”是先进的养殖模式,一口小塘面积360平方米,包括苗种、水质、温度的控制,一年能养三季,每季产量高达两三千斤。而目前的小棚化养殖技术最适用的海鲜品类便是南美白对虾,这便是其后来居上的原因。
“每个小棚能有10万元以上的收入。”乡人大主席胡华辉对此谙熟于心,“接下去我们将继续在蛇蟠开展小棚化养殖试点。”
作为岛内海鲜养殖的龙头企业,浙江逸泽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率先向工厂化养殖进军。
“我们公司只养殖南美白对虾一个品种,现有72口塘,300亩的养殖面积,年产值3000万元。现在我们改进了笼捕的方式,一批虾长到这口塘容纳的极限时,先收获一部分,等剩下的虾长得更大,再次达到极限时,再收获一部分。”浙江逸泽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的副厂长孙立辉说,虾的出产源源不断,每口塘的产量可达1万至1.2万斤,远比传统的养青蟹效益要高。
文旅交融
沿着海岸线从西往东行走,依次经过的是初心广场和红色长廊,长廊的尽头便是三门围垦纪念馆,馆内记载了蛇蟠岛深远的历史文化和坚强奋进的垦荒精神。
这里是整个蛇蟠岛的缩影,每一个景点都兼顾着“颜值”和底蕴。
035523ccmpoe8ogfk53lm8.jpg
蛇蟠岛被誉为“千洞之岛”,这源自岛内的另一大亮点——采石文化。
千万年前,岩浆奔流于地底,历经千劫凝固为石头,再通过人们的开采运往世界各地,奔流于工匠的心手之间,雕刻出形态各异的石窗,蛇蟠岛采石文化便是通过这一个个采石洞窟和一扇扇精美石窗保留下来,如今,这些遗迹被划入景区,引众多游客慕名而来,成为蛇蟠岛文旅融合的象征。
035523g3c8xcn3xfc8gvfy.jpg
野人洞位于蛇蟠岛风景区,因包定《和蛇蟠岛韵》一诗中的“野人家住神蛇顶”得名,野人是指采石工、海盗和岛民等山野之人,野人洞即他们当年的栖身之所,景区内有上千个采石留下的洞穴,也拥有全国首屈一指的石窗集合,既展示了千年斧凿后的“残山”奇迹,也融合了鬼斧神工的石雕艺术。
黄泥洞古村,便是蛇蟠岛采石文化留下的“样板房”——
古村落占地面积43亩,现存建筑55幢163间,整个古村落的建筑材料统一使用当地出产的蛇蟠石。由于该石材含铁量丰富,整体颜色成赭红色,凭借独具一格的建筑风格,黄泥洞古村落以全省总分第一的成绩,通过2017年度浙江省历史文化古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验收。
035523bqzp1iqo6p6b5z11.jpg
“我们正在谋划将黄泥洞古村落打造成集高端民宿、文创休闲、团建活动、名家工作室、影视基地等于一体的度假村,作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样板,由国有平台主导、社会团队参与、村集体资源入股、村民分红的方式来综合开发。”蛇蟠乡党委委员吴敏杰说。
全岛布局
以前,蛇蟠岛的开发内容相对单一,模式相对粗放:渔民自养自售,村民自营自足,景区零星分散,交通路线单一。
而“全岛布局”概念的提出,则颠覆了蛇蟠岛内“各自为战”的局面——
从基础建设、景区设计、产业融合等多个角度,乡里进行了全盘规划,在整合资源、促进共富的同时,也让蛇蟠岛的开发建设拥有了更加可期的未来。
035523i544xiqrarye4rr9.jpg
作为台州市最大的岛屿,环岛道路的建设至关重要,它不仅是欣赏海岸美景的展示窗口,也是连接岛内各个景区景点的旅游干线,更是岛内产业运输的重要纽带,蛇蟠乡计划将原先的单条环岛路线改为双环。
“随着核心区旅游内容的丰满,区块开发连点成片,未来将形成内环景区游线、外环交通运输的功能布局,在海塘加固基础上结合旅游需求,打造滨海绿道、观景台、亲海栈道,开创休闲运动环岛游。”吴敏杰说。
交通覆盖全岛,可以实地领略蛇蟠岛的风采。另一重点规划,则集中地展示蛇蟠岛的魅力。
035524d2328chvcmp3npdp.jpg
蛇蟠岛游客中心区块总投资1.05亿元,现已完成主体工程,实现交通集散、旅游服务等功能,同时综合体内搭建展示区,也是当地文化的传播窗口和当地渔业的产销平台。
目前,蛇蟠乡的“全岛布局”还在进一步地深化着:进行产业整合,养殖塘开展统一承包制;开展旅游区的多业态融合;统一修缮古村落再开发……
体味海景、品味海鲜、亲近渔民,这是海岛的魅力,蛇蟠的情调,鲜甜的三门!
035524ohjmcfgpqabzpbzq.jpg
关键词:鲜甜港城
台州市六届一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升级版美丽台州,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全面畅通“两山”转换通道,高质量推动农村集成改革,营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环境,打造以新农村、新农民、新产业为特点的“三新”农村共富模式。
三门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打造“鲜甜港城”,需要多规深度融合,城乡空间、功能以及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始终锚定“打造宜居宜游、富裕富足、和睦和谐的幸福之城”不动摇。
近年来,蛇蟠乡以山海协作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建设为契机,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挖掘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态。借势生态旅游发展东风,蛇蟠乡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渔旅产业,大力发展休闲渔业、特色民宿、农家乐产业,丰富旅游供给,实现生活、生产、生态“三生”融合。
养殖渔业和旅游业是撑起蛇蟠岛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让两者互依互促,是蛇蟠岛未来发展的重点规划。
目前,蛇蟠岛景区年接待游客近60万人次,实现景区收入近2000万元;蛇蟠岛围塘养殖面积2万亩,浅海滩涂养殖面积0.47万亩,实现产值近2亿元。
打造“渔旅融合”共富标杆,蛇蟠岛未来可期。
035524uju8u88pzylb5y8u.jpg
记者手记: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
疫情下,蛇蟠岛的旅游项目遇冷,但危中有机。蛇蟠乡适时进行本地旅游业的整体转型升级,因地制宜走上发展快车道。
一方面,蛇蟠岛深度挖掘本土文化价值:红色围垦精神、千年采石文化和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三门石窗工艺等,和蛇蟠岛独特的风光相辅相成。
另一方面,蛇蟠岛建设农渔产品展销中心及渔旅融合综合体,既可以给游客提供全方位服务,又可以为养殖户的海产品引流。政府牵头组建直播团队,让蛇蟠岛的养殖业搭上直播带货时代的顺风车,还可以让游客来土塘垄上现捕现吃小海鲜,体验渔家风情。
蛇蟠乡正进一步深化山海协作,全面提升蛇蟠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全域全岛开发,打造一批主题精品旅游线路,实现客源互送,共赢发展。
从粗放型养殖到现代养殖方式,从传统观光旅游到休闲体验旅游,蛇蟠岛旅游业的发展,无疑给台州发展本土旅游业作出了新探索。
035524f7aqmdzzjujfu747.jpg
来源:台州新闻APP
编辑:陈艳萍
责编:陈玲玲
监制:祁兴森
035524d5v179nhy0nv1hoo.jpg
035524k3881e3ue4gubgii.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5 04:02 , Processed in 0.168943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