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1|回复: 0

[心情点滴] 【组图】400余岁“老龙”再度“唤醒”!岭南九百年古村起龙舟迎端午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2-6-1 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084503ntavt2pvk6ev7avv.jpg
村民正在将“沉睡”在水底的龙舟“唤醒”(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
央广网广州5月28日消息(记者 官文清)在端午即将到来之际,5月27日,广州荔湾泮塘村举办“起龙”仪式。村民们从荔枝湾涌水底“请”出4条村里的龙舟,其中“年龄”最大的“仁威”号龙舟已400多岁。
084504dkwwsts7dtlm78mp.jpg
广州扒龙舟的记载可以追溯到1100多年前(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
据介绍,广州扒龙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100多年前,从宋代开始,扒龙舟逐渐成为老百姓喜爱的习俗。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民间习俗,扒龙舟在岭南已形成了一整套起龙、采青、赛龙、藏龙、散龙的仪式。
而广州荔湾泮塘地处老西关,是拥有九百多年历史的古村落,完好保存了岭南古村格局、肌理和风貌;该地区民俗节庆活动之一的泮塘扒龙舟,亦远近闻名。
084504isx1xj1jxkrkpx7j.jpg
村民将龙头安装在龙舟上(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
其中,起龙是龙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整个起龙仪式包括祈福、起龙舟、清洗装饰龙舟和试扒龙舟等多个环节。
本次仪式的主角——“龙舟”,采用坤甸木制作,浸水坚韧,更易保存。每年龙舟竞渡之后,人们将龙舟深埋于河沙之下,这便是为何“藏龙”于涌底的原因。
084504r25f77ztih7t6tzi.jpg
本次起龙仪式中“年龄”最大的“仁威”号龙舟已400多岁(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
当日15时,拥有数百年历史的散龙膥([cūn])传统亦重现荔枝湾。“膥”是广州方言“蛋”的意思,“龙膥”,即是龙蛋。
现场几名身穿龙舟服装的人,把“膥”(三华李)从高处向下撒,而屋下的游客或打开雨伞,或用斗笠、草帽等工具,接住从瓦顶上撒下来的“龙膥”,沾沾喜气,祈求平安。
084504y9lht2idtvdb0d0u.jpg
村民正在起龙舟(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
084505miii0vf8gfiiiiii.jpg
村民正在起龙舟(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
084505jn0m24d6an6wemez.jpg
起龙是龙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
084505odevojr6ogjmk1ke.jpg
村民们从荔枝湾涌水底“请”出4条龙舟(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
084506igk9umox6ohm9agx.jpg
村民把龙舟内的积水清理出去(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
084506f2son81l1j7funqx.jpg
起龙结束后,村民在荔湾湖内试扒龙舟,引来附近游客围观拍照(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
084506o62nbbb2dc26b4pp.jpg
起龙结束后,村民在荔湾湖内试扒龙舟,引来附近游客围观拍照(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
084507uzvvvpvv2kx5x55z.jpg
起龙结束后,村民在荔湾湖内试扒龙舟,引来附近游客围观拍照(央广网记者 官文清 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5 13:45 , Processed in 0.160507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