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2|回复: 0

[心情点滴] 中国国家公园资讯播报029期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2-5-27 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081801t3mcee7lhne6yy6e.jpg
2022/5/24第029期
1.我国重点野生动植物保护率达到74%,“十四五”期间将加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力度,确保到 2025 年,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种数保护率达到 75%,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植物种数保护率达到80%。
2.新疆创建卡拉麦里国家公园、昆仑山国家公园的申请获得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正式批复。卡拉麦里区域是我国温带荒漠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是普氏野马、蒙古野驴等野生动物的集中分布区。昆仑山区域是我国中低纬度地区冰川分布最集中的区域之一,也是我国高原荒漠和高寒草原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
3.2021年9月,27只麋鹿被顺利放归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日前,9只麋鹿幼崽陆续在保护区内降生,是大青山野化放归麋鹿种群成功繁衍的第一代
4.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湖北岸的仙女湾湿地巡查时,偶然发现一只此前不在青海湖鸟类记录中的灰椋鸟。至此,青海湖鸟类达228种
普氏野马
(Equus przewalskii)
普氏野马,又名蒙古野马,亚洲野马,属哺乳纲奇蹄目马科马属,是目前地球上唯一存活的野生马种,保留着原始马的基因,因数量稀少,是珍稀濒危物种。普氏野马嘴部比较宽大,背部毛色为棕黄色至腹部渐变为黄白色,鬃毛短而直立;四肢粗短,小腿下部呈黑色。
081802qru3zsi8ifb7xupk.jpg
19世纪俄国探险家普热瓦利斯基(Przewalski)首次对这种野马进行了科学描述,因此以其名字命名(Przewalski’s horse)。
普氏野马曾驰骋于欧亚大陆广袤的草原,随着人类放牧、农业活动范围不断扩大,普氏野马被迫迁往贫瘠的戈壁地带,数量逐渐减少。
到19世纪,随着普氏野马为世人所知,又面临着被捕猎的危险。一个德国商人专门捕猎野马卖到动物园和马戏团,一些唯利是图的商人紧随其后,偷猎行为导致普氏野马数量急剧减少。二战期间估计只剩31匹普氏野马圈养在动物园里。到20世纪5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各动物园圈养的普氏野马也只剩下12匹。
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中蒙曾合作展开野外普氏野马考察,但未找到其存在的证据,普氏野马被宣布在野外灭绝。
二战以后,在普氏野马岌岌可危几乎要彻底灭绝时,不同国家的科学家鼎立合作开展普氏野马抢救育种工作,经过50多年的发展,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有约有2000匹,其中约有1500匹在各个国家的动物园,500匹在中国、蒙古等国开展重新引入野外放归项目。
081802u4exzo5niozn40xn.jpg
▲摄影|北京林业大学生物学院  李凯教授
我国普氏野马保护的努力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野马还乡”工作,当时的林业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组成专门机构,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的吉木萨尔县建成占地600公顷全亚洲最大的野马中心,进行再引入和繁育研究。
濒危动物保护需要全球通力合作,世界保护联盟(IUCN)在1990年建立了普氏野马全球保护项目规划,包括各个国家动物园的圈养野马繁育以防止完全灭绝以及野外放归研究等。
在美国史密森尼国家动物园(Smithsonian’s National Zoo)、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San Diego Zoo)、德国柏林动物园(The Berlin Zoological Garden)等有圈养普氏野马。蒙古国哈斯泰国家公园(Hustai National Park)成立的主要目的是为普氏野马重新引入提供适宜的栖息地。目前在哈斯泰国家公园可以观察到普氏野马在野外的行为,群居生活,挺过严寒的冬季,保护幼驹不受狼的侵害,自然繁育后代等。
081802c7wdw0k0582998jw.jpg
▲摄影|北京林业大学生物学院  李凯教授
2018年,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向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放归15匹普氏野马,普氏野马在新疆的野外种群数量达到221匹。
2021年11月,国家林草局最新发布:通过三十多年的保护,我国普氏野马的饲养繁育、野化放归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081802otc9dtgbapmm6w9p.jpg
▲摄影|北京林业大学生物学院  李凯教授
推荐理由:普氏野马不仅涉及到濒危物种保护,对于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具有多重叙事和警示意义。
《Managing Outdoor Recreation》
Case Studies in the National Parks
作者:R.E. Manning, L.E. Anderson 等
CABI; 2nd edition,2017
081803jbehwsrrg11b3jrg.jpg
内容介绍:
该书第一作者为佛蒙特大学退休教授罗伯特·曼宁,曼宁教授多年从事和国家公园相关的研究项目,曾经在大峡谷国家公园、约瑟米蒂国家公园、金门国家游憩区等和国家公园管理局做过4年的合作研究。
该书包括3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5个章节,其中第3章~第5章从户外游憩管理实践到评价户外游憩管理实践以及应用户外游憩管理,系统地展示了户外游憩管理理论和框架,以及这些管理理论和模型在实践中应用效果;第二部分以30个国家公园个案实例分析了如何管理户外游憩,涉及到在不同公园资源和文化背景条件下解决户外游憩带来的冲击问题以及管理实践;第三部分提炼了能够运用到国家公园管理的36条管理原则。
推荐理由:
该书内容翔实,对国家公园或其他类型的自然保护地户外游憩管理具有多场景多角度分析和评价,对于学习自然资源管理和游憩相关专业的学生以及从事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管理的专业人员,具有较好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081803ucljrz130e0x1cc0.jpg
推荐人:蔡君
现为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自1994年以来一直从事与旅游管理相关的教学及科研工作。主讲《旅游环境解说》、《荒野游憩》、《户外游憩规划与管理》等本科和硕士课程。
主要研究方向为遗产及文化旅游、旅游规划、旅游环境解说及解说规划。
01
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江源探访|了解详情
02
不一样的海南国家公园之心|了解详情
03
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源探访|了解详情
2022 中国国家公园活动之澜沧雪豹
了解详情
2022 自然生境@国家公园产品目录
了解详情
081803p7zp2h70yhzyhxyu.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5 10:39 , Processed in 0.164355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