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4|回复: 0

[心情点滴] 山水诗画 食游桐庐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2-4-27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活在《富春山居图》里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桐庐人是最有发言权的,只因富春江韵致最淋漓尽致的那部分,就藏在桐庐。
地处“三江两湖”,桐庐绮丽的山水人文令无数文人墨客在此挥洒笔墨,今日不妨就走进这幅鲜活的画卷,体验范仲淹笔下的潇洒桐庐。
桐君山
171502qu60ytwlggg0ckdw.jpg
桐君山是药祖桐君老人结庐治病救人之地,更是桐庐人寄托乡愁之依。“归乡的游子若是看不到桐君山,那是要流眼泪的。”
山不算高,只有60多米,但登高远眺,四目极望,身后是深谷和连绵的山脉,脚下是滔滔富春江。山上可见杰阁连亘,粉墙黛瓦,悬崖陡壁之上则有年代远溯唐朝的摩崖石刻,弥足珍贵。
严子岭钓台
171503beilsvdplkuzbn1u.jpg
东汉严子陵不应汉光武帝的征召,独自披羊裘垂钓于富春江上,而今的钓台更是成为桐庐热门景点。钓台前面的富春江风光绝美,因景色与“长江三峡”颇为相似,故有“富春江小三峡”之美誉。
171503qpkgv2pr1z6pzlav.jpg
循着碑廊,在斑驳的字迹中聆听历史的声音,穿行于山麓密林,在李白、白居易、陆游等古代文豪石像之间,看一场沉浸式山水戏演出,便仿佛一脚踏入六千多年前的宋元,去领悟“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石舍村
171503ynj7j2s1a11jt2wj.jpg
这里大山环绕,溪流围绕,可以在竹林漫步,日暮时分可见倦鸟归林,远看青山黛瓦被烟雾缭绕,正是一幅如梦一般的富春山居图。小小的石舍村,汇集了诸多咖啡店、民俗、手工艺品店、古道以及非遗小吃。这方小天地里,随处可见文艺和艺术的影子。
富春山居图实景游
171503zvydgrgsvnqqd5hl.jpg
近年来,在桐君山至渡济一带长达七公里的江面,重现了“七里扬帆”的场景。选用颇具“古桐风情”的木质大小帆船十余艘,扯起白帆,溯江而上,可品茶听曲,开诗画会,举行水上婚礼等。
日落黄昏,由东门码头登船,扬帆夜游富春江。近享江山清风,远观山上明月,脚下是碧波荡漾,头顶是朗朗夜空,不失为一种别样的情趣。
阳田山
自娘岭坞古道徒步而上,便可登临阳田山。古道是唐代桐庐通往严州府的官道,依山傍水,景色秀美,登山过程中,听泉水叮咚,风吹树叶,倒也不觉疲惫。登至山顶,便可见大片的杜鹃花,沿着山谷蔓延至天边,远远看去,艳丽而又热闹。
171504v1qes1p7rlfsssvz.jpg
阳田山的山顶可见云雾中桐庐的全貌,找一块空地,来一次云顶露营,看层次分明的云层,青山如水墨画卷,也不失为有趣的体验。
和岭村
如果你向往归园田居一般的生活,那必不能错过和岭村。淳朴的山村气息,秀美的田园风光,给了这座乡村不一样的美。和岭村是黄公望《富春大岭图》的拍摄地,也是《向往的生活》唯一线下体验基地。
171504iho9kcxziuqcjfja.jpg
在这里可以感受到真正的田园生活:劈柴做饭、插秧摸鱼、喂养动物。如果你喜欢,就来一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意生活吧!
潇洒桐庐不仅有自然之美和文化之美,更有桐庐美味,萦绕舌尖,尝一尝“桐庐十碗”,从此便再难忘却。
神仙鸡(焐)
171504qogzxx072848yxib.jpg
此菜源于苏东坡送朋友江公著知吉州,路经桐庐宴请朋友,亲自用桐庐地道食材调料,以东坡肉烹饪方法制作的一道美食,鸡肉脱骨酥软,十里飘香,汤汁浓郁,养生又美味,喝一口鲜美汤汁,尝一块滑嫩鸡肉,胜似神仙,故名“神仙鸡”。
桐江醋鱼(溜)
171505efhomofahdhapypp.jpg
这是一道桐庐传统家宴菜。虽传承自西湖醋鱼的烹制工艺,可取用的却是桐庐的富春江野生鳊鱼、白鱼烹制而成,味道酸而滑嫩,经过溜芡以后,淋少许猪油,会激活鱼肉本身的鲜味。
红烧船钉鱼(烧)
171505o6zzc8tz62s20tc2.jpg
船钉鱼因形似船钉而得名,小小的一条鱼却鲜美异常。高温焖烧可使小鱼烹制入味,激发其鲜美滋味,鱼汤入味,也是下饭神器。
横村黄鳝煲(煮)
171505guigntudupwm2fj2.jpg
桐庐山野之间历来多产野生黄鳝。而横村黄鳝煲是其中翘楚。烹饪方法非常家常,以“毛外婆”的黄鳝煲最为著名,吃起来汤汁鲜辣、肉质糯香,其中的“横村阴酱”更赋予了它独家的美味。
畲乡炒龙须(炒)
171505rdd47ovko6a6odd3.jpg
莪山畲族于1875年始迁居莪山,130余年来,保留传承了畲族独有的节日和饮食习惯。他们把山上采的野菜、自己种的蔬菜晒成干菜,储备冬天食用。番薯洗的生粉属于干货中的精品了,龙须色泽红亮,富有弹性,既可做菜又可当饭,十分美味营养。
桐君熬豆腐(熬)
171506w3jr9l9zoshj95rc.jpg
这是会出现在桐庐几乎任何宴席上的一道菜,也是桐庐人的一道家常“干饭菜”。猪肉、冬笋、金针菇、白蘑菇、豆腐经过巧妇之手,端上桌便是一道宛如果冻碎一般的豆腐汤,软糯的豆腐在嫩黄色的汤里显得吹弹可破。热气尚在,香味扑鼻。舀一勺拌在饭里,浓稠的汤汁包裹着米饭,每一口都是鲜滑。担得起“下饭神器”的称呼了。
合村端锅菜(烩)
171506zj7qng07xz6z8jf5.jpg
合村端锅菜源于方腊义军的兵营菜。据传,公元1120年底,方腊义军占领桐庐屯兵合村,村坊百姓们都烧一锅好菜端锅相送,慰劳义军。端锅菜材料不限,有什么烧什么,用的也都是本地食材,鸡鸭鱼肉,各式时蔬,下蔬上荤,装盘一锅,以不串味为原则。
现在,合村端锅菜一般有六层,也叫“六合端锅菜”。农村办喜酒或过年吃年猪饭时,都会烧端锅菜款待客人,端锅菜也是合村人舌尖上的乡愁。
清蒸桐江白鱼(蒸)
171506u4zpddne3kpezppn.jpg
桐庐富春江和分水江中,蕴藏着丰富的渔业资源。上世纪90年代中叶鲥鱼绝迹,白鱼、白鲈鱼等成为餐桌上的“嘉鱼”,其中的“清蒸桐江白鱼”便因鱼肉鲜嫩,醇香鲜美,成为桐庐经典传统名菜。
腌肉石笋煲(炖)
171506je3hrf8zo4w2y7sz.jpg
桐庐是一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地理形势,其中桐庐山区乡镇如合村、莪山等地,更是竹笋大户。因此一碗汤鲜味美的腌肉炖笋干是宴请餐桌上必点菜肴。此道菜胜在竹笋十分香嫩,用腌肉吊个汤头,这么一勾这汤就鲜得不要不要的。
桐江二鲜(汆)
171507g22dq2vq6lsdqqlr.jpg
诗云:“螺蛳啜啜,老酒笃笃;春江之吻,柳腰约约;桐琴悠悠,庐韵悦悦。”这道菜的烹饪方法来自桐庐船上人家,以“汆”法烹制,保持了原汁原味。整道菜鲜鲜合璧,汤汁鲜香,肉质鲜嫩,是桐庐特色传统名菜。
快来大美桐庐,开始你的“全球最佳旅行目的地”之旅吧!
图源:诗乡画城 潇洒桐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9-15 14:16 , Processed in 0.145335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