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回复: 0

[资讯] 临场连出昏招惹大祸!赛后嘴硬有啥用?李铁的固执严重拖累国足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1-11-12 10: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比1,这是一个符合赛前预期的结果;只是当国足看到了拿下三分的希望,却因为李铁极为糟糕的临场调整而痛失好局,这么一场平局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和不甘!
被迫大调整因李铁已经否定了很多球员,国足打出了12强赛最好的上半场
112003qooz4kgoveydpgz0.jpg
洛国富,阿兰,武磊,张玉宁一起上,李铁派上的首发阵容就已经释放出了搏命的信号。这个阵容出来的时候,外界就已经开始担心起国足的攻守平衡问题。然而看起来国足的首发进行了很大的调整,但实际上李铁的调整是前面4场比赛的延续!
在12强赛开始之前,无论是李铁还是陈戌源,对于国足的前景都可谓是信心满满;但上来第一场,李铁就被澳大利亚的三闷棍给打懵了。当他发现自己原本那套东西在12强赛根本打不出来,李铁的战术和用人思路都发生了调整。打日本和沙特这种比我们强的球队,他开始用532死守;面对越南,则是442全力出击。而打阿曼这场由于是必须拿三分的比赛,李铁再次祭出了442主动出击!
而李铁的用人思路,则是从打澳大利亚开始就不断的自我否定。打完澳大利亚,他否定了于大宝和吴兴涵;打完日本,他否定了金敬道、尹鸿博;打完越南,他否定了张稀哲、艾克森、王刚;打完沙特,他又否定了池忠国、李昂。。。当李铁一直在对球员进行否定,再加上韦世豪之前在西亚跟教练组发生过冲突,实际上他愿意用,他信任的球员已经没有多少了。池忠国、尹鸿博、金敬道、张稀哲都被否定了,王上源家里有事也没来,李铁在中场中路只能用徐新;而这一次李铁用阿兰、洛国富的原因不是因为外界的压力,而是他在否定了韦世豪、吴兴涵、艾克森之后,不用阿兰和洛国富还能用谁?
112003wk79a39l3aonoa0u.jpg
从实战来看,被迫调整之后的国足打的很有针对性。叙利亚的右后卫哈尔蒂在前面几场比赛,展现了极强的助攻能力;洛国富在左边路不断的冲击,把哈尔蒂压在了后场。而阿兰不光起到了串联的作用,在攻转守的时候,他会去盯对方的单后腰萨阿迪,去限制对手攻守转换的推进速度,徐新则给国足中场提供了硬度!
之前国足打深足和打浙江的两场热身赛,重点演练了斜长传往前打中锋头顶或对方身后,以及边路的45度炸,并在集训期间精心演练了定位球进攻!当武磊的进球是通过定位球进攻打进去的,国足所有有威胁的攻势几乎都是源自于斜长传转移、定位球进攻、45度炸这三招,可以说国足用极有针对性的赛前布置打出了12强赛开始以来最好的上半场!
临场调整思路混乱导致球队思想不统一,换人预案是赛前制定好的
112003gtp2peneedc6ni1p.jpg
上半场大部分时间里,中国队踢的更为主动;但是从上半场后半段开始,阿曼队就已经开启了反扑。不过在在比赛65分钟之前,比赛的局势还是对中国队相对有利的;转折点出现在蒿俊闵和吴兴涵换下徐新和洛国富!在换人牌举起的那一刻,大家能从洛国富的表情上看出不解和无奈;而这两次换人,也引起了各方的热议。
在赛后被问到换人问题时,李铁说出了:“60多分钟洛国富整个的活动能力下降了,在边路的防守有点跟不上。当时对手急于扳平比分,在两侧的传中比较多,我们希望通过调整,加强中场的控制。吴兴涵和蒿俊闵出场之后,也有帮助到球队。可以看到踢得非常不错,给边路增加了很大的活力,提供了进攻能力,更重要的是在防守方面做得非常好。”客观的说,无论是蒿俊闵换下徐新,还是吴兴涵换下洛国富这两个换人单独拆开来看,都可以找到充分的理由!但是李铁把这两个人同时换上去,则反应出他的临场调整思路极为混乱!
112003dfncr441ncb1nqrj.jpg
吴兴涵相较于洛国富肯定是往返能力更强,防守更好的边路球员;而对方的右后卫哈尔蒂下半场加强了助攻,指着洛国富一直跟对方往返跑确实有点勉为其难,上吴兴涵没有问题。由于吴兴涵是个防守属性要比洛国富更强的边路球员,这个换人很容易让球员产生要加强防守的信号。但蒿俊闵是一个进攻属性要远远强于徐新,防守属性也要远远弱于徐新的球员,且吴曦和蒿俊闵都没有硬度;用蒿俊闵换下徐新,这本身又是一个要加强进攻+加强控制的信号!
1比0领先之后,无论是继续加强控制,用进攻给对方施压,还是加强防守回来打对方反击都没有问题;但问题在于,你不能同时做出两个思路存在严重冲突的换人调整;而在这个换人之后,场上球员的思路明显出现了分歧!蒿俊闵一直在往前顶,想带着前面几个人干大事;但吴曦和几个后卫上不来了,中国队的阵型在换人后到丢球前已经脱节了。
那为何李铁要在临场中这么换?很大程度上,这些调整是李铁赛前计划好的!之前李铁不用阿兰和洛国富,国家队那边给出的解释是,阿兰执行不了李铁的高压战术,洛国富体能不足!而李铁不是很喜欢蒿俊闵,也不太信任蒿俊闵的体能和拼抢;但李铁知道蒿俊闵的控球能力,传威胁球、盘带能力是这个队最强的,所以从40强赛开始到12强赛,李铁对蒿俊闵的使用思路,一直是下半场上去踢20分钟到半场。。。当李铁早早就给每个球员做了定义,这就决定了在他的印象里,洛国富65分钟体能已经到极限了,蒿俊闵那时候必须要上了。而落后之后国足开始高压,李铁又早早的给阿兰下了执行不了高压战术的定义,所以他的每一个换人都是赛前计划好的,没有通过临场的情况应该应变!
丢球背后的固执!能力不足的李铁只剩下嘴硬
112003mgc4csg9llrpglml.jpg
如果说换人问题只能说李铁是应变不足,那么这个丢球,则彻底的诠释了李铁固执的一面!
其实阿曼打越南那场,他们那种一群人全部扎堆到球门线前的角球套路,已经引起了各方的注意。而这场比赛中国队防角球的时候,有两种套路;一种是区域结合盯人;徐新、张琳芃、吴曦、蒋光太这4个球员在定位球防守中负责盯人;如果对方还有第五个包抄的球员,这个人一般是王燊超去盯,剩下的球员负责守区域。等对方几个包抄点全部往门线扎,这几个盯人的球员在会缩在小禁区里守区域!而从多次定位球防守的布置来看,徐新在场上盯防的正是对方的14号哈尔蒂!
112003fsplq1l8a8qvl82p.jpg
112003hq9h7m5zuzbqz4m9.jpg
112003g5g5hugzgvulhilm.jpg
从理论上来说,蒿俊闵换下徐新,吴兴涵换下洛国富之后,蒿俊闵和吴兴涵“承接”徐新和洛国富的职责,定位球防守体系的变化最小。但李铁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徐新能防守有对抗能盯人,蒿俊闵不具备这样的盯人能力,且蒿俊闵是当时场上11个球员里,报名身高第二矮(仅比武磊高),头球抢点能力最差的;让有身高,头球抢点能力不俗的阿兰在外围保护,让有身高的吴兴涵守前点,让国足头球抢点能力最强的张琳芃去守区域,偏偏让全队最不适合盯人,最不善于抢头球的蒿俊闵去盯对方的重点人,这个定位球丢分没有必要怪颜骏凌出击没碰到球;(留在门里面,那么近也没法扑)也没有必要怪蒿俊闵没抢过对方,这完完全全是李铁想当然的在定位球防守中,把蒿俊闵当成徐新用的错误安排所导致的!
112003q0l0rytr5rfvffv6.jpg
112003rkew3sjtvfqjmqys.jpg
1比1的结果并非不能接受,但大家所不能接受的是这场比赛,明明我们有机会拿下;偏偏李铁在临场中连出昏招,导致国足在领先的情况下,没有把比赛给拿下来。然而更加可悲的地方在于,赛后李铁依旧嘴硬的去强调很多客观原因!只是长期封闭,没有主场,跟李铁的固执和临场中连出昏招有什么关系呢?当李铁在12强赛暴露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却总是能千奇百怪的甩锅理由,这样的“练帅”对中国足球而言有什么意义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20 14:03 , Processed in 0.158360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