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8|回复: 0

[资讯] 奥运晚评:“卡脖子” 的问题难不倒中国人!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1-8-7 0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全文2450字,阅读时间预计4分钟。
8 月 6 日晚,东京奥运会男女 4X100 米接力决赛在新国立竞技场上演。由苏炳添、谢震业、汤星强和吴智强组成的中国男子接力队获得了第四名,由梁小静、葛曼棋、黄瑰芬、韦永丽组成的中国队获得第六名。而在稍早进行的女子标枪决赛中,中国姑娘刘诗颖一投定乾坤,为中国代表团拿到第 36 金。这一晚,他们共同创造了中国田径的历史,而中国田径也在东京奥运会的舞台上散发出夺目的光彩。

在此前进行的男子 4X100 米接力预赛中,中国队以 37 秒 92 强势挺进决赛,在所有参赛队伍中成绩排名次席,仅次于牙买加队。决赛中,排在第七道的中国队整体表现优异,汤星强的起跑不错,交接棒很顺利;第二棒谢震业成功顶住,把棒交给了苏炳添;苏炳添发挥出自己出色的弯道技术,完成了中国队的关键一棒,最后一棒吴智强也展现出他的冲刺能力,中国队以 37 秒 79 的成绩获得第四名,意大利队夺得冠军。赛后苏炳添表示:“成绩提升的空间还是有的,发挥留下了一点遗憾,希望年轻的一辈,继续在这个舞台发扬接力这个项目,我相信中国短跑早晚有一天能走上领奖台。”

而在男子 4X100 米接力决赛进行之前,进行的同样扣人心弦的女子 4X100 接力决赛。梁小静、葛曼棋、黄瑰芬、韦永丽四名姑娘合力跑出了 42.71 秒的成绩,获得了第六名,冠军被牙买加队夺得。一个第四、一个第六,尽管没能夺得奖牌,但是中国男女接力队还是创造了中国田径的历史,在奥运的舞台上彰显了中国速度。

除了男女接力队的高光表现外,中国标枪选手刘诗颖还带来了惊喜,在预赛排名第五的情况下,刘诗颖凭借第一投投出的 66 米 34,一举夺魁,另一名中国名将吕会会获得第 5 名,中国田径也就此实现了在女子标枪项目奥运金牌零的突破。赛后刘诗颖接受采访时言语中充满自信:“我们中国人是可以的,我觉得只要我可以,后面年轻的一定都可以,我希望以后中国也可以成为标枪大国。”

刘诗颖
“突破” 和 “惊喜”,这两个词在东京奥运会的赛场上被反复提及。苏炳添在百米赛道上创造了中国奇迹,奥运决赛以 9 秒 98 夺得第六名,半决赛更是创造了 9 秒 83 的亚洲纪录。谢震业在 200 米跑道上也创造了历史,成为中国田径史上首位闯进 200 米半决赛的运动员。梳着 “哪吒” 头的女飞人葛曼棋成为中国奥运史上首位闯进女子百米半决赛的运动员。巩立姣圆梦东京奥运,夺得女子铅球项目的金牌,这也是中国奥运历史上获得的首枚田赛金牌。王铮勇夺女子链球银牌,延续了中国田径在该项目上的光荣传统。此外,朱亚明以个人历史最好成绩夺得男子三级跳远的银牌,刘虹获得女子 20 公里竞走铜牌。2 金 2 银 1 铜,再加上一系列的突破和惊喜,中国田径队在东京奥运会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中国田径队之所以能闪耀东京,绝非朝夕之功,而是通过多年的摸索和努力,一代又一代人的前赴后继,才有了如今成绩上的突破。拿中国男子 4X100 米接力项目来说,从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因交接棒违规后,这支队伍经历了长达 13 年的发展,主力阵容几经更迭。在这期间,中国短跑接力队潜心学习近邻日本短跑队的交接棒技术,从细节入手,不断精进个人技术,一点点缩小与世界强队的差距。这个过程绝非一帆风顺,中国短跑接力队是在失败中成长,在挫折中进步,这才有了东京奥运会上与诸强对抗丝毫不落下风的超然一幕。

在中国田径队,苏炳添被称为苏神,大家感慨于已经 32 岁的他为何能冲破年龄和身体的极限,不断地书写着属于中国田径新的历史。成绩提高的背后,科学测试和数据分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苏炳添与他人合作的论文《新时代中国男子 100m 短跑:回顾与展望》中,曾消息介绍了外教兰迪参照 “冠军模型” 对他的体能和技术状况进行全面诊断和分析的过程。而科技训练手段的运用也不是一味地照本宣科,结合苏炳添 1 米 72 的身高和他肌肉力量方面的优势,教练团队制定了提高步频而非步幅的策略,让他在强手如林的短跑赛场上丝毫不落下风。事实证明,在解决了 “卡脖子” 的技术问题后,苏炳添和谢震业是可以跑得更快的。

除了大数据的运用和科学的训练手段外,积极参与到国际大赛的竞争之中,也是中国田径选手实现不断突破的必由之路。男子三级跳远银牌得主朱亚明、女子铅球金牌得主巩立姣、女子链球银牌得主王铮、女子标枪双姝刘诗颖和吕会会等选手,常年在欧美参加高水平赛事,在与欧美高手过招中看到了差距,积累了经验,增加了信心。当他们站上东京奥运会的舞台,内心是平静的,自身水平也得以充分发挥。

2004 年的雅典奥运会上,中国飞人刘翔曾在 110 米栏决赛中夺得冠军,写就了一段中国飞人的传奇。不过,总的来看,中国田径在奥运会上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却并不深刻,近几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一般都可以凭借在自己优势项目上的稳定发挥领跑前程,但当田径大项一开,美国队的金牌数就会不断增加,最终实现对中国奥运军团在金牌榜上的超越。“田径是中国体育的弱项”,“亚洲人的身体素质在田径比赛中天然处于劣势” 等论调甚嚣尘上。在很多人看来,田径是中国奥运军团 “卡脖子” 的项目。

不过,中国田径从不甘心一直做一个弱者,他们始终在努力追赶并且不断超越。为了解决“卡脖子”的问题,中国田径队精耕细作、攻坚克难、甚至搞出不少自己专属的独门绝技。在奥运会上,有句话叫“得田径游泳者”得天下,不得不说,本届奥运会,中国田径队和中国游泳队一起为中国代表团截止目前依旧守住金牌榜第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正如中国田径队教练邹振先所说:“只要路子对,方法对,勤奋刻苦,一样可以成功。对于我们中国人而言,未来没有什么不可能!” 其实,不止是中国田径,中国体育代表团在赛艇、游泳、帆船等项目中同样通过技术攻关,解决了不少 “卡脖子” 问题,令中国奥运军团在一些非优势项目乃至冷门项目上收获颇丰。放眼整个中国,在科技、医药等多个关键领域,都面临攻克 “卡脖子” 难题的现实情况,咬定创新不放松,才能跑出发展加速度。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赛场上的成功,无疑给今日之中国崛起注入了一股磅礴的力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5-25 03:08 , Processed in 0.163986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