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回复: 0

[资讯] 苏炳添在论文里是怎么研究自己的?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52
发表于 2021-8-4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几天前,在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中,中国选手苏炳添以9.98秒的成绩获得第六名。作为首位闯进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他再次创造了历史。

点击进入下一页
北京时间8月1日晚,在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中,中国选手苏炳添以9.98秒的成绩获得第六名,作为首位闯进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他再次创造了历史。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这让不少人开始关注苏炳添以及百米短跑。有细心的网友发现,苏炳添此前已被正式聘任为暨南大学副教授,同时还曾发表过“研究自己”的论文。

  更多网友的反应是这样的↓

点击进入下一页
微博截图
点击进入下一页
微博截图
  那么,这些论文写了什么?苏炳添又是怎么“研究自己”的?

  记者通过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查询,发现其中共收录3篇以苏炳添为研究对象且作者中包含苏炳添本人的论文。

  其中,《新时代中国男子100m短跑:回顾与展望》分析了近年来中国男子100m短跑的成功经验,提出未来发展措施以及对中国竞技体育的启示。

点击进入下一页
论文截图
  《优秀短跑运动员苏炳添的技术优化训练研究》采用跟踪调研法和录像解析法对苏炳添技术优化训练问题进行分析,旨在说明专项技术优化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点击进入下一页
论文截图
  《运动行为志研究:短跑技术实践叙事》则通过与苏炳添对话,重点讨论步幅变化与起跑脚的技术改进、跑步中能量利用率的合理性、力量训练与训练中的伤病、“量”与“强度”的关系,以及起跑反应时训练的“听枪身体感”问题。

点击进入下一页
论文截图
  这些论文中既有对短跑具体技术的探讨,也有对中国短跑成绩的总结,还提出了未来中国短跑高质量发展的措施。

  而苏炳添不仅参与上述研究,更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关键的技术参数。

点击进入下一页
论文截图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外,论文也关注到中国百米短跑近百年的起伏。

  1932年,第十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中国短跑选手刘长春,为中国速度按下启动键。

  《新时代中国男子100m短跑:回顾与展望》一文写道,自此,我国百米运动员开始融入世界百米赛场。

  这篇发表于2019年的论文指出,梳理近年中国男子短跑所取得的成绩,特别是中国男子100m短跑的发展,呈现出典型高质量发展的特征。

点击进入下一页
当地时间8月1日,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半决赛上,中国飞人苏炳添以9秒83创下亚洲纪录,刷新个人最好成绩,成功晋级决赛,他也是首个进入奥运会决赛的中国飞人。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2010年,劳义在广州亚运会上10.24s的成绩夺得男子100m短跑冠军,这是中国在亚运会获得的第1枚男子100m短跑金牌。在2018年的雅加达亚运会上,苏炳添以9.92s的成绩夺得男子100m冠军并打破亚运会纪录。

  “新时代以来,中国男子100m短跑取得的优异成绩颠覆了‘身体条件不适合’等传统认知。”文章称,由此,我国男子100m短跑开始跻身世界前列。(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5-24 11:50 , Processed in 0.156247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