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回复: 0

[资讯] 高学历运动员夺金,折射体育人才培养机制之变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51
发表于 2021-8-3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高学历运动员夺金,折射体育人才培养机制之变

  ■ 观察家

  高学历带来的知识层面优势,有助于运动员以更科学的方式对待训练,以更智慧的方式进行比赛。

  8月1日,在东京奥运会女子跳水三米板决赛中,中国选手施廷懋以绝对优势夺得冠军。这是她在本届赛事的第二个冠军。让人瞩目的是,除去奥运金牌的光环,施廷懋还是一名西南大学的在读博士。

  以学历衡量心理素质,没有多少科学性可言。不过对运动员来说,高学历带来的知识层面优势,确实是有助于运动员以更科学的方式对待训练,以更智慧的方式进行比赛。

  在各国体育界,高学历运动员并不罕见,中国奥运军团也一样。男子跆拳道铜牌获得者赵帅与施廷懋一样,是西南大学在读博士;中国女篮队长邵婷是北师大在读博士;苏炳添是北京体育大学在读博士,他也是暨南大学体育学院的副教授。

  施廷懋与杨倩都曾就读过的清华附中,历来有体育传统。始创于1986年的“马约翰体育班”就以体育特长生为培养对象,这个特长班的理念是不让有体育天赋的孩子,过早离开正常学习环境。这是因为体育本身是个小世界,但人生不能太单调地局限于一个小世界里,否则会对孩子的身心成长不利。

  运动之外有更广阔的世界。长久以来,过去体校的集中制让不少运动员缺乏社会经验,文化课被耽误。过度追求成绩的氛围,则让许多运动员个性模糊,缺乏辨识度。

  此外,过往运动员中还普遍存在伤病较多、运动寿命相对较短的情况,甚至有不少因伤过早退役的惨痛例子。而大器晚成却宛若常青树的施廷懋,则印证了“马约翰体育班”的理念。

  这种做法显然与传统的体校制有所区别,但清华附中“马约翰体育班”的经验告诉我们,普通学校相比集中制的体校,教学质量更高,学习环境更好,也能避免孩子过早进入专业体系,减少过度训练、影响运动寿命的风险。

  从世界范围来看,体育明星之所以能成为许多人的时代偶像,不仅因为运动本身的美,还有人格魅力打动人心。在国内,运动员“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固有印象也该破除了。如今,我们看到越来越多具有个性的中国运动员走上了奥运会的舞台。

  其实,高学历运动员频频夺金、创造历史背后,反映出中国体育人才培养机制正在告别传统思路,实现从观念到方式方法的全面转变。比如,我国体育培训模式开始呈现多元化趋势,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逐渐探索出了一条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水平、教体结合的新路子,可以说中国体育在新的方向上步入了良性发展。

  而这不仅让后备人才的培养回归校园,也给运动员带来了更多可能性。正如施廷懋曾经说过的那样:“我认为学习对运动员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这对于运动员今后的人生道路是非常有帮助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5-24 01:59 , Processed in 0.125254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