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5|回复: 0

[资讯] 昨晚中超的“3声哨响”,影响中国足球的发展,如今该重视了!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1-8-1 0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晚,中超联赛迎来了一场重头戏:上海申花迎战上海海港!
“德比之战”一向不缺乏话题和看点,因此赛前无论是球迷还是媒体,对于这场比赛的期待值,还是非常高的。

整场比赛,充满了紧张和刺激,有激烈的拼抢也有火爆的场面,虽然进球少点,但是看点可是一点都稀缺。不过我们今天不去讲技战术层面的分析,而是通过一些裁判的争议判罚,去透过这层表象,深度分析影响中国足球发展的道理。
先看下面主裁判的“三声哨响”:
一、正常的身体对抗,莫名的一声哨响
下半场,落后的上海申花继续展开猛烈的进攻,上海海港的门前一度风声鹤唳。

比赛进行到第65分钟,冯潇霆与吴曦接连做出传切配合,随后及时地向前直塞,于汉超拿球突破无果选择回传,被回防的李圣龙抢断。正当李圣龙准备拿球时,冯潇霆直接上抢,李圣龙应声倒地,裁判犹豫了一下,吹罚冯潇霆撞人犯规。这个球让冯潇霆一头雾水,做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而场边的主教练崔康熙同样对于这个吹罚非常不满。

深度剖析:李圣龙拿球、护球,准备转身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身后上抢的冯潇霆。而冯潇霆由于上前的速度相对快一些,再加上身体的优势要强于李圣龙,而李圣龙本来就准备不足。因此,在冯潇霆断球的一刹那,身体失误平衡而倒地。
通过这一系列的细节,我们可以判断出:这个球的确有冲撞的嫌疑,如果较真去找毛病,那么吹冯潇霆犯规也是无话可说。但是从整个比赛的过程和尺度的把控上来分析,艾堃的这个吹罚并不利于比赛的流畅性,以及身体对抗的合理性。
二、重大失误:杨旭手球,申花竟然获益
比赛进行到第73分钟,上海申花继续在前场组织进攻。前场右路赵明剑直接45度斜长传,找禁区前沿的高中锋杨旭。杨旭受到杨世元和李昂的重点盯防,但是还是努力地抢到了这一落点,不过随即裁判吹罚杨世元手球犯规,判给上海申花一个禁区前沿、位置极好的定位球。上港的所有球员都不愿意了,毕竟自己的队友没有犯规,何况还是那么好的位置,因此立即围住主裁判艾堃讨要说法,坦言杨世元并没有手球。

那么究竟有没有手球呢?
深度回看:球在高空落到禁区前沿的时候,第一点在李昂面前弹起,来到了杨旭的面前,但是杨旭依旧没有摆脱杨世元的盯防,在准备停球的一刹那,球接触地面弹起,直接弹到了杨旭的手臂上。而后面负责盯防的杨世元,从头到尾都没有碰到球。因此裁判的这个判罚,是一个严重的失误。

况且事发时,裁判离禁区前沿并不远,没有理由看不清。位置那么好的定位球,裁判应该知道他的重要性。但即便是面对上港的围追堵截,主裁判艾堃依旧维持原判。最终定位球发出来,如果不是艾迪的射术不精,那么这个球就已经进了。如果真的进球了,恐怕艾堃的处境更加尴尬。
三、终场前的进球,竟然被吹了出来
猛攻了全场的上海申花,终于在比赛的最后两分钟,攻破了上港的球门,可惜还是被裁判吹掉了。

比赛进行到第88分钟,冯潇霆中场拿球,直接大脚长传到禁区内。禁区内的敦比亚和李昂同时争抢第一落点,敦比亚占优,并且摆渡给后面的杨旭。杨旭面对来球,直接拔脚怒射,球应声入网!
整个过程一气呵成,看上去没有什么不妥之处。但是最终还是被裁判吹了出来,我们就要还原一下,当时是不是有犯规的动作。

深度还原:冯潇霆将球传到禁区内,敦比亚和李昂争抢第一落点,两人在空中有身体的接触,李昂在落地的时候直接倒地。就是这一个动作,被裁判直接抓住,认定敦比亚手上有拉扯的动作,直接推到了李昂。导致了自己占据有利进攻空间,所以犯规在先,当然后面的进球也就不作数了。
其实我们通过慢镜头可以看出,敦比亚确实没有明显的犯规动作。李昂之所以摔倒,无非就是两个原因:第一,已经拼了一整场,身体透支,面对刚刚上场不久的敦比亚,自然在体能上不占优势;第二,即便是两人不存在体能的问题,而在身体素质上,敦比亚也比李昂要强很多。此外,两个人在空中接触的时候,敦比亚手臂的确有张开,但也是为了身体平衡,并没有去压对手。因此,吹罚这个犯规,的确非常的牵强。

四、总结一些感慨
裁判是公平的代言人。不偏不移,合理的利用手中的哨子,为吹出的每一声哨响负责。
上面的“三声哨响”,有着非常大的争议。第一声是可以不用吹的,第二声是裁判自己重大的失误,第三声更是直接决定了比赛的结果。
这是一种“不正常”的吹罚。
我们肯定主裁判没有什么私心,可能真的是业务并不精或者经验不够。曾经有不少的著名足球媒体人,是这样评价我们的裁判的:他们是以球员倒地、质疑声的分贝,进行吹罚的。反而将原则性的犯规与否,排在这些因素的后面。因此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为了找回自己的面子,在比赛的后面还要“找”回来、补吹的现象。

那么在国际足坛又是怎么样的呢?
熟悉国际足联章程的朋友们都知道:足球本来就是一项对抗性非常强的运动,合理的利用身体,能够将比赛的精彩程度提高一个档次。换句话说,也就是鼓励身体的对抗。
因此,我们从今年的欧洲杯上,也可以看出,很多球员的倒地、即便是有点争议的小动作,裁判也是不会吹的,尽可能地将比赛的进程和主导,全部交给队员自己。
而我们的联赛、我们的裁判,又是怎么做的呢?我相信他们也是明白这样发展规律的,但是为什么到了赛场上,依旧按照老一套的思路去吹罚呢?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国足在对抗西亚球队时,我们经常吃亏,而且抱怨裁判故意偏袒对方,很多犯规都任由对方而为之。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大家都知道,西亚很多的裁判经常去欧洲客串吹罚,他们的理念几乎接近于先进水平。西亚球员的身体素质本来就比我们强,因此在比赛的过程中,合理的利用身体对抗,去“碾压”我们,也是合情合理的。只是我们的球员,在国内联赛,经常受到裁判的照顾,只要是对抗不占优势,就想方设法地骗犯规、碰瓷(自以为很聪明,实则很丑陋)。我们的国内裁判可以吹,但是到了国际上,那些主流裁判可是并不感冒,因此吃亏的还是我们自己。

说到最后,我们不希望中超的裁判是“具有中国足球特色的裁判”,这只会阻碍中国足球的发展,从另一面上讲,也是阻碍国内球员进步的原因之一。到今天为止,这种现象真的该重视了。
因此,无论是中国足协,还是我们的媒体或者球迷,在分析中国足球的时候,不要总是去盯着球员的技术水平,也要看看我们这个联赛环境,每个细节是不是做得足够到位。
本文由话体坛团队编辑,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关注我们,中超有你更精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5-23 00:38 , Processed in 0.141444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