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1|回复: 1

[心情点滴] 晋江梧林古村落,红砖古厝与番仔楼林立,藏着最精致的“邮局”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1-6-24 0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082001ldobpno8k4ric8xc.jpg
如果你问我旅行带给我最大的感悟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就是“最美的风景在路上”。对于很多人来说,认识晋江,脑海里最先浮现的是“品牌之都”四个字。在探访晋江梧林古村落之前,我也觉得晋江作为旅游目的地可能不大合适。但是,当我踏入梧林古村落之后,“真香”!保存如此完好的闽南红砖古厝、番仔楼林立的地方,太难得了。
082001g42wqzb1zfrrbgqa.jpg
而且越深入了解,越是按捺不住的喜悦。因为他们不仅仅是古建成群,关键每一栋楼都利用得恰到好处,让老建筑焕发新生。对于建筑而言,需要“人”气。意思就是有人呆着的老建筑,才有生气。眼前这座番仔楼,一看就气宇不凡,你能猜出这楼现在作什么用的吗?
082002a3cn44ngduf3fziu.jpg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下什么是番仔楼吧?番仔楼多为民国时期,由闽南的南洋归国华侨所建,因为建筑样式中西合璧,与闽南传统古民居截然不同,且建筑材料多为南洋直接运输而来,故被称为番仔楼。番仔楼集闽南传统古民居与南洋建筑的优点,因设计师建筑想法各异,工艺价值高,各种石雕、砖雕、彩画、拼砖、灰塑等让人惊叹,是闽南侨乡的一颗颗建筑瑰宝。眼前这座番仔楼是梧林“侨批馆”。
082002qqb72qpclu57l072.jpg
那么什么是“侨批馆”呢?进入大门你就能找到答案,中国邮政的绿色大LOGO映入眼帘,右手边还有邮递员的标配自行车和邮包。在快递便捷的今天,这些显得有点年代感。闽南语称信为“批”,“侨批”指近代东南亚华侨华人(主要来自福建、广东)通过民间渠道以及后来的金融邮政机构寄回国内的家书及汇款的凭证。放到今天来说,就是邮局。大家看到的彩色玻璃窗都是原来建筑里的实物。
082002rqe6408tt76q6zq4.jpg
不同房间有不同的功能和内容介绍。在这里我们会了解到这座侨批馆由旅菲商人蔡顺意于1938年建造,本将用于经营侨批业务,但因建设时恰逢抗战时期,蔡顺意义无反顾将装修款倾囊支持抗日,最终自家“侨批馆”无钱装修,亦然成为爱国感人的历史见证物。而且除了在家乡梧林,蔡顺意还在台湾、厦门鼓浪屿岛上各盖了一幢一模一样的洋楼做为侨批馆,准备服务于众多在家乡的侨眷们。
082003i2f4fz4b4ffjvhv4.jpg
除了捐款,蔡先生还将这座楼房捐给村里做学堂,还聘请名师过来授课,培养家乡人才。侨批馆作为村里的学堂一直用到1984年,直至新学校建好,至今门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题词仍然清晰可见。因此,对于梧林人来说,他们更乐意将侨批馆称为“旧学堂”。
082003e0fgtoxt05aq4o8q.jpg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修缮后的梧林侨批馆,一楼作为主题邮局,通过复原上世纪侨批馆的风格,让游客能够沉浸式感受侨批馆的历史面貌。二楼为侨批文化长廊,展示了大量原件、图片、实物等详细的侨批资料,就像一个时光穿越隧道,带我们走进曾经的侨批存在的年代。
082003piwqmq741ap4x58s.jpg
在这面展示墙上,我们可以看到批局运营示意图,对那时候侨批收发流程能有个清楚的了解。同时也能感受到“家书抵万金”的情感联结是不受时空阻隔的。
082003esedc38ea69cemkc.jpg
眼前这个图示则清晰给我们展示了福建批局当时建立的国内和海外网络,不难发现基本覆盖东南亚地区。“爱拼才会赢”的晋江人,在异国打拼的生活在侨批里真实体现,侨批与侨批馆铭记的亲情、乡情和爱国情令每一个参观者油然而生敬意!
082004wqovi2qmc8ce8vf2.jpg
侨批馆里还有不少那个年代的展品,其中这个中式信箱,精致的木雕,传神的古代人物,最让我印象深刻。虽然邮件现在慢慢淡出历史舞台,但有些传统经典文化传承刻在骨子里,流在血液中,目光所及就能触动内心深处,无可替代。我想这就是侨批馆存在的意义,它是房子主人爱国情怀的历史见证,是广大华侨对故乡的思念与挂牵,也是激励后人继续拼搏的地方。
发表于 2021-6-24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12 00:15 , Processed in 0.137393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