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7|回复: 0

[心情点滴] 上海发布重大规划 15年后郊野公园至少30座 还有双环九廊十区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1-6-5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1501zmrai8mi38e7mz9l.jpg
至少有30座郊野公园和2000公里绿道等着大家“打卡”,人均拥有13平方米的公园绿地……这些只是十几年后,上海这座生态之城诱人美景的一小部分。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空间需要,探索高密度人居环境下可持续发展生态之城典范。6月5日,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布上海市生态空间专项规划(2021-2035)(以下简称“15年规划”)。
15年规划明确,上海将建设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的生态空间,实现“城在园中、林廊环绕、蓝绿交织”,打造一座令人向往的生态之城。
201501d3ggmlwp5hzmz7kg.jpg
上海生态空间现状图
生态用地至少占六成
15年规划提出,到2035年,上海市域生态用地要占市域陆域面积的60%以上,保有150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和202万亩耕地,河湖水面率达到10.5%左右,湿地保护率50%以上。
届时,上海森林覆盖率达到23%左右,人均力争有超过13平方米的公园绿地,力争实现全市开发边界内3000平方米以上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全覆盖,规划建设超过2000公里的骨干绿道,建成至少30座郊野公园。
15年规划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三大体系(公园体系、森林体系、湿地体系)和两大网络(廊道网络、绿道网络)。
上海的公园体系是多层次的,由国家公园、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地区公园、社区公园、微型公园等为主构建。
201501v0lsmg33zz00g277.jpg
上海的森林体系主要由“两区、一网”构成,包括以近郊绿环为纽带的环廊森林片区,见缝插针提升城区森林覆盖率的城区森林群落,通过综合整治和农田建设,优化景观布局的农田林网。
廊道即生态廊道,主要功能是隔离城市组团并促进城乡生态空间互联互通。根据15年规划,上海将重点推进34条滨水沿路生态廊道建设。
绿道是承载生态保护、资源利用、市民健康休闲、慢行游憩等多种功能的空间,到2035年,上海要建成2000公里的骨干绿道。
15年里,上海将建设环崇明岛、环淀山湖、沿外环绿带、沿江沿海以及沿黄浦江、苏州河、大治河等重要生态空间的市级绿道。
201501tiydgkdykihe2epg.jpg
形成“一江一河一带”
根据15年规划,上海将形成“双环、九廊、十区”的生态空间格局。
201501oyncfn3y13njink7.jpg
双环、九廊、十区
双环是外环绿带和近郊绿环。
外环绿带将成为纽带,向内连接楔形绿地,向外连通生态间隔带,形成环城生态公园带。
近郊绿环将建设一批滨河沿路林带和集中片林,成为主城区及周边地区与郊区新城之间的生态间隔。
外环绿带和近郊绿环将通过17条生态间隔带有机连接。
九廊是以近郊绿环为纽带,向外发散,衔接嘉宝、嘉青、青松、黄浦江、大治河、金奉、浦奉、金汇港、崇明的9条生态走廊,宽度均超过1000米。
十区是以大面积农田集中区为主的10片生态保育区,分布在宝山、嘉定、青浦、黄浦江上游、金山、奉贤西、奉贤东、奉贤—临港、浦东、崇明,将整理耕地,促进农林水一体化。
15年规划明确,上海主城区将优化形成“一江、一河、一带”的蓝绿生态网络。其中,“一带”是环城生态公园带。
201502j7s1gsf1s1sc389c.jpg
规划还明确了上海四大重要生态区域: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环淀山湖水乡古镇生态区、长江口及东海海域湿地区、杭州湾北岸生态湾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11 16:53 , Processed in 0.149644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