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0|回复: 0

[心情点滴] 云南15头亚洲象出走50天 专家:中国历史上南北地区都曾有亚洲象遗迹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1-6-4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日,云南15头亚洲象
头也不回,一路向北迁徙
引发了人们不小的热议:
它们为什么要离开家园
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2021年5月17日
云南西双版纳的15只野象
自行组成旅行团
开展了一路向北的迁徙活动
截止到6月2日21时55分
这15只大象已进入昆明市晋宁区地界

向下拉动查看
004005o8b6mdwtttbhewm8.jpg
长达50多天的长途跋涉
跨越了大半个云南省
只为离开无论是环境,还是食物
都适合它们生活的地方
一路奔向天气越来越冷
食物似乎越来越少的北方
让人极度疑惑
这批大象是不是抽风了
004005m4c1enn1frwvofnf.jpg
而关于这15只大象脱离舒适圈
不做“躺平”象族的原因
网上有众多解惑答案:
有人猜测是大象喝醉了
有人认为大象记忆错乱了
有人猜测大象感应到了地球磁暴
还有人觉得是大象的食物不够吃
……
在这众多认为猜测中
有一种颇具人文情怀的观点脱颖而出:
大象像人一样怀念故乡
具有思乡情节
这次出走是为了“寻根问祖”

01
什么?大象的老家不在中国云南?
首先我们需要说明一下
虽然目前中国的象族种类
生存在中国南方的热带雨林中
但这并不意味着气候寒冷的北方
就不能生存大象
事实上,亚洲象皮肤很厚,散热差
即使是在相对寒冷一些的
高纬度、高海拔地区
也能通过吸收太阳热辐射
形成很好的保温层
所以单一的气温因素并不是
中国亚洲象活动、生存的必然条件
004005w0ii1iql5aan0h99.jpg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 2018年04期
在中国历史上
南北地区都曾有亚洲象存在的遗迹
历史地理学家文焕然研究表明
野生亚洲象遗存发现地点有
今贵州、云南、广西、广东
山东、浙江、上海、江苏
福建、四川、山西、北京、河北等区域
如四川成都金沙遗址中出土了象牙
文献记载的野生亚洲象分布地方更是广阔
除了广西、广东、云南、福建、湖南等
南方地区以外
山东、河南、河北等北方地区也都有记载
河南省的简称“豫”,为“人牵象”之意
这也是许多学者认为“曹冲称象”典故
真实存在的依据
004005d8eyrypyb3b49e0s.jpg
从历史上全国广泛分布野生亚洲象
到今天只在云南西南部等地才有
中国的野生亚洲象聚集分布地
经历了几次变迁:
004005d7me0il7ebdbbme7.jpg
历史时期野生亚洲象分布图
图自蓝勇等著《中国历史地理学》第86页
1
黄河流域分布区
商周时期
黄河流域野生亚洲象分布较多
不仅出土的殷墟甲骨文记载
有猎象、驯象、用象祭祀的活动
同时一些历史文献也记载当时渭水上游
山东南部、河北地区有亚洲象
商代军事行动中曾有过象队组成的骑兵
2
秦岭淮河一线
春秋战国时期
野生亚洲象分布北界已经移到
秦岭淮河一线
当时贵州高原、四川盆地
都是野生亚洲象的重要生存地区
直到宋代,仍有野象生存
秦汉以后,黄河流域的野生亚洲象
开始大量减少
长江流域分布则更为广泛
3
长江流域
长江中游地区是历史上
野生亚洲象分布的重要地区
从东汉到宋代,象屡屡游荡于长江南北
一般认为到1050年前后
长江中游地区的野生亚洲象才灭绝
长江下游和岭南地区
在石器时代就有野生亚洲象生存
浙江山地丘陵的野生象
直到11世纪才灭绝
4
岭南地区
岭南地区的野生亚洲象生存区域分为
梅州、漳州等为代表的岭南东亚区
雷州、桂平等为代表的岭南西亚区
岭南东亚区的野生象
到13世纪已经很罕见
而岭南西亚区的野生亚洲象
直到19世纪30年代才逐渐趋于灭绝
目前仅云南生存有野生亚洲象
02
云南大象为什么要北迁?
虽然北方地区
曾可能是中国野生亚洲象的老家
但由此将云南大象向北迁徙的原因
完全归结于大象的“寻根问祖”情怀
似乎并不能说服大众
可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目前专家给出了几点看法:
本性说:
大象有季节性迁移和漫游的习性
004005ixb9ickqci94uiqk.jpg
野象会循环利用不同栖息地的食物资源
当一个地方的食物吃完后
就会跑到另外一个地方觅食
这是它们本身的天然习性
至于为什么一路向北跑
一方面是因为亚洲象
本身对气温有一定适应能力
目前正值我国夏季,各地普遍高温
此时亚洲象的活动受纬度影响较小
另一方面,野象何时到什么地方觅食
是凭自己的记忆来判断
据了解,此次北迁的15头野生亚洲象
并非为云南普洱的本土象
而是2020年3月份
从西双版纳勐养子保护区迁入而来
磁暴说:
地球磁暴影响了大象的行为
004006izdl3ozf3xo33o9q.jpg
地磁暴不仅能影响卫星的正常通讯
还会对动物的某些行为产生影响
这是因为有些动物
具有敏锐的地球磁场感知能力
如海龟和信鸽依靠地球磁场导航或确定方位
野生大象同样具有隐形的感知磁场能力
据美国航天局发布的研究报告
目前正处于太阳剧烈活动日益频繁
地磁暴越来越多时期
和此次大象北迁发生的时间与节奏
具有一致性
如2020年7月14日和2020年7月24日
有两次地磁暴
当月云南象群曾闯入普洱市思茅区
2021年4月15日-17日发生了地磁暴
象群北迁直至今日
迷路说:
领头的大象记忆发生错乱
004006k3dfwd52w5dg2w5w.jpg
亚洲象的群体行为
会受统领整个族群的成年雌性大象影响
因统领全族的成年雌性大象负责确定
整个群族的活动时间、觅食地点、行动路线等
再加上野象去哪觅食全看头脑记忆
于是一些人认为此次云南的15只大象
是因为带头的那只雌性大象
记忆发生错乱,迷了路
才会一直北上
不过此种说法遭到了很多质疑:
记忆错乱应该是行动路线无章法
而此次15只大象北上的路线比较规律
栖息地缩减:
为了寻找新的家园
004006sazjauwauku3lo7w.jpg
图自博物 2013年10期
目前主流的观点就是
大象北迁是为了寻找新的栖息地
亚洲象作为我国I级重点保护动物
随着人们对它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西双版纳内野生亚洲象数量急剧增加
活动范围不断扩大
据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数据统计
50年来野生亚洲象的种群数量增长一倍
从20世纪60年代的146头
发展到现在的300头左右
其分布范围也从80年代的3个县(市)
扩大到目前的9个县(区、市)
并且还呈现继续扩大的状态
然而种群扩大就要有庞大的栖息地
容纳其生存
一旦大象数量超过了栖息地容纳范围
它们就会扩散出去
004006k0icl0wf77c0giwf.jpg
中国国家地理 2018年04期
同时当地人们在保护区周围
种植大量的橡胶、茶叶等经济作物
使得原生森林面积大量减少
一定程度上造成了
亚洲象栖息地的丧失及碎片化
栖息地质量也在下降
这些都有可能导致象群扩散迁徙
03
怎么才能让大象结束旅途回家?
历史时期中国亚洲象生存的最北界
在40.1°N的今北京、河北阳原一带
而现在只存在于24.6°N的滇西南
其范围不断往南退缩的主要原因
一是野生亚洲象生育能力差
对森林、食物、饮用水需求量大
一旦环境急剧变化,就难以生存
二是人类活动的滥捕及对森林资源破坏
三是生态环境,特别是气候变化
使亚洲象失去了生存的基本环境
今天云南大象离开家园
重新北上迁徙,不知终点
毫无疑问,其结局存在一定隐忧
004006oe9k6zlg883vj5k6.jpg
中国国家地理 2018年04期
一部分人群认为
云南西双版纳栖息地
既然不能满足目前大象的种族数量所需
强行将其赶回,解决不了问题
建议遵行大象迁徙行为的自然规律
按照其迁徙路线建立生态走廊
扩大保护区保护范围,增加栖息地面积
004006uc3t3tw3wse3wsvf.jpg
这种观点虽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建立适宜大象生活的一片栖息地
需要考量竹阔混交林面积
河流干流距离,地势坡向与坡度等
众多复杂因素和严苛条件
另一方面,因为人们对大象的保护
大象逐渐有恃无恐,成为逛吃团
很有可能闯入城区及人群密集地
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事故
因此大部分专家比较认同
通过人为干预办法
将大象引导回原栖息地的观点
但如何将大象赶回去,仍是一个难题:
# 投食引诱
004007jeenlzyxx1eeeabv.jpg
投食引诱,车辆堵截
是目前野象沿途政府普遍采取的措施
虽然这种方法有效地
阻止了野象进入居民区
但似乎它们只顾好吃好喝,没想着转向回去
# 麻醉
将其麻醉猎捕,强行送回西双版纳
是否可行呢?其实不太行
一方面麻醉捕捉容易惹怒野象
另一方面,野象体积过大
一旦麻醉时间过长
容易造成野象死亡
目前这15只大象仍然在昆明
它们北迁终点在何处,我们无从判断
这部“大象迁徙记”一共多少集
是系列剧还是连续剧
也无人知晓
我们只能遥望它们坚定的步伐
和远去的背影
以充足的耐心,等待这群流浪的精灵
结束这场冒险旅行,早日回家
参考文献:
1.森林变孤岛:亚洲象的“蜗居”生活何时结束? 中国国家地理2018年04期
2.蓝勇编著,中国历史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08,83-86
3.云南北迁象2头折返,怎样能让所有象都回去?为何说大象猛于虎?知乎,动物志专栏,2021年5月31日
4.亚洲象“出圈”,表达了哪些诉求,该如何回应,微信公众号“中国环境”,2021年6月4日,作者刘晓星
5.云南大象北上进入玉溪境内,离昆明已经相距不远,象群北上这么远到底是为什么?知乎,猫盟CFCA,2021年5月29日
6.15头云南大象北迁,始作俑者可能是它:地磁暴出圈了?
7.15头野象北迁800里,该如何“全返”?澎湃新闻
8.“国宝”动物生存现状盘点,博物 2013年10期
话题
除了大象喜欢喝酒外
你知道了哪些大象的冷知识?
-  END  -
图自:网络、视觉中国
编辑 / 艾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11 22:17 , Processed in 0.156948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