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6|回复: 1

[心情点滴] 郓城县大杨庄村:深挖黄河文化,产业兴旅游旺带动村富民强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1-6-3 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孟欣
夏缤纷,万物呈,黄河滩上休闲旅游浓。自春意渐浓至秋意习习,郓城县李集镇大杨庄村黄河大堤上总是那么热闹非凡,人们在这里游玩、烧烤……走进村庄,采摘园内人气爆棚、肖堌堆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内游客熙熙攘攘……大杨庄村的乡村旅游业的兴起,不仅为人们休闲提供了多样化选择,也鼓了村民腰包,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劲动能。
073503qtct4uoa37c2ot3o.jpg
不气馁,勇于探索“果树”致富经
“近年来,我们村致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乡村游已经成为村民致富的支柱产业。”该村支部书记徐长委说道。“俺村以前只能靠几亩‘薄地’,从‘土里刨食’,吃饱就不错了。”正在采摘园忙碌的76岁的村民杨学文说,“哪像现在,像俺这样的老人一个月都能领1200元工资!”
073504xlihmfk7axtwa7vt.jpg
“大伙相信我,我要带领大家发家致富,才能不辜负村民的信任!”2008年当选村支部书记后,怎么才能让村民们过上好日子,成了萦绕在徐长委脑海中最重要的事情。
2012年,徐长委决定开始植果树,“一亩园十亩田,种植果树是个长期受益的项目。”徐长委说,他们村靠近黄河,土地虽贫瘠,但是胜在量多,而且适合种植多年生木本植物。
073504i5bzt4jb6mt75j4h.jpg
“当时村民不信任我,仅有4个人跟着我种梨树。”徐长委说,创业初期十分艰难,由于土地贫瘠等原因,他们付出了10倍的努力,却还是换来了失败,“3万多棵梨树最终只成活了30多棵。”初战失败,让原本信任他的4位村民也打了退堂鼓。
但是徐长委却认准了这个路子,他总结了失败的教训,在2014年又贷款买了3万多棵梨树苗栽在了地里。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次成活率高达80%。
这些果树很快为徐长委带来了经济效益,“大伙富才是真正富!”于是他发起成立了郓县徐氏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过不断努力,短短几年的时间,合作社的种植面积已达到500余亩。
073504mjsqhyo7nnyhnxqn.jpg
深挖黄河文化,乡村旅游助力产业振兴
“卖水果虽然挣钱,但是产业太单一!”徐长委并没有满足现状,他想到了近在咫尺的黄河,“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黄河文化’,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想到就干,很快,村里成立了郓城县黄河人家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并凭借黄河得天独厚的条件,依托滩区万亩生态林、黄河险工、肖堌堆遗址文化、刘邓大军渡黄河遗址等旅游资源,打造出了“岸边听涛”“花下小酌”“农家采摘”等旅游体验项目,吸引了大批游客,也为村民们提供了各种致富门路。
073504ptit3r3kagmti9i3.jpg
“我一年收入比城里人强多了,这在前几年根本不敢想。”村民黄春涛依托旅游资源,开了一家烧烤园和游乐园,依靠游客走上致富路。
“我的超市虽然小,但是也不少挣钱,主要是游客多,每天都有不少人来购物。”村民曾凤芝在村里开了一家超市,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我们村老人都能挣钱,他们把自己挖的野菜,养的土鸡、土鸭卖给游客,收入也很可观。”曾凤芝笑呵呵地说。
073504kr0n44aq77dr097r.jpg
正如徐长委所言,黄河岸边的村庄均有着无限发展的可能,关键是发掘自身的资源优势——可休闲,尽赏水色乡情;可采摘,唱曲田园牧歌;可康养,沐浴松涛林风;可漂流,体验心跳感觉;可徒步,享受运动生活;可品尝,地方美食琳琅满目;可观看,民歌声声直上云霄……
073505b4orssf8c34ui1ro.jpg
黄河孕育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养育着世世代代的华夏儿女。她拥有着挖之不尽的宝藏,而黄河滩区周边村庄的乡村振兴希望,黄河旅游能承担大半,而乡村,既要肩负这个艰巨的任务,也会尽享丰硕的果实。
发表于 2021-6-3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11 18:34 , Processed in 0.151687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