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回复: 0

[心情点滴] 呼和浩特地名:托克托县永圣域乡的22个村名来历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1-5-30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永圣域乡:位于托县城东北部,距县城35公里。东邻乌兰察布盟和林格尔县讨思浩乡,西邻古城乡,南与伍什家乡毗连,北与土默特左旗三两乡接壤。总面积为164平方公里。共辖9个村民委员会,22个自然村。
永圣域:清光绪年间,外国天主教徒来此地传教,修建天主教堂,并称该区域永为圣地,故而取名永圣域。
水泉:据传,清康熙皇帝经过此地,马蹄刨地有泉水涌出,该村因此得名。
东云寿:清代形成村庄,因位于西云寿村东,故名。
南的力图:“的力图”,系蒙语“德日苏图”之谐音,意为生长枳机的地方。清代建村,此村曾是大枳机滩,因而得名。后冠以方位。
乔富营:清代,乔富由山西迁居此地,形成村庄,故名。
珠斯郎:清乾隆年间建村,因该地曾是蒙古人放牧的夏营地,故得名“朱什拉”。1982年调整为珠斯郎。
新丈营:清代建村,住户来自山西崞县新章村,并以原居地名命此地名。
什力圪图:建于清代,以蒙古族住户什力圪登的名字取村名。“什力圪登”,后改名为什力圪图,意为桌形地。
古公岱:清乾隆年间建村。1982年按当地庙宇大钟文,将原来的“古红岱”,更正为古公岱。“古公岱”,是蒙语“郭彦红岱”的谐音,意为浅河谷。
西黑沙图:清乾隆三年建村,位于东黑沙图村西,故名。黑沙图,意这有栅栏的地方。
桑钦营:清乾隆年间,蒙古族住户三庆在此居住,形成村庄,得名。1982年调整为桑钦营。
新地梁:民国时期,形成村庄,得名新地梁。
东黑沙图:清乾隆三年建村。黑沙图,意为栅栏。后冠以方位词。此地水草丰盛,适宜放牧,并建有圈羊的栅栏,故名“黑沙图”。
小营子:清乾隆年间建村,位于东黑沙图村南2公里处,因村子较小而得名。
南崞县营:清代,山西崞县人迁此定居建村,因位于古城乡的崞县营南而得名。
太水营:据传,清康熙皇帝西征路经此地,马蹄子刨出一个泉子来,尊称“太水”,故得村名。
圪梁:清代建村,因位于该地一黄土梁上而得名。
把扎日:清代建村,以附近召庙巴斯日喇嘛的名字取村名。“巴斯日”,后演变为“巴栅”。1982年调整为现名。
缸房沟:清代,该地沟坡下开一制酒缸房,形成村庄后得名。
喇嘛营:清代,此地住过一个喇嘛,形成村庄后,俗名喇嘛营。
黄家营:清代,黄氏人山西迁此居住,形成村庄而得名。
满水井:清代,据说康熙皇帝西征经过此地,口渴难解,御马用蹄子刨出一眼水井,泉水外溢,从此人们将此地命名为满水井。
资料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地名志(呼和浩特市分册)》1985年5月。黄翔整理于2021年5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11 15:19 , Processed in 0.138983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