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回复: 0

[心情点滴] 探文化,品美食!2021黑河古驿路文化探寻之旅从嫩江出发!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1-4-30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15502drpad77834ad0kor.jpg
重走古道驿路 探索历史文化
走进嫩江市高峰省级森林公园,扑面而来的是大自然的气息,在这样一个人与自然相融合的大型生态型公园背后还隐藏了古驿路上不为人知的故事。在公园里除了可以吸氧观景之外,园内还有墨尔根水师营总管崔枝蕃和嘉庆六年汉军佐领的两座墓地值得踏查,为整个探索之路又增加了几分神奇。
215502mvddisqf9bcazq4n.jpg
215503sr9uzzfuau1ylddp.jpg
215503zrkrk2ru2l2nlfdk.jpg
捡拾历史碎片 找寻远去的文明
科洛站是瑷珲到嫩江古驿路上的最大一站,也是站人最多的一站,科洛站的初期具有十分浓厚的站人文化,馆内的驿站文化历史研究者介绍说,当时的站丁大多数是外地迁入的又长时间住在站里,习俗和口音都和当地人有很大的差别,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独特的站人文化。
215503n8fo18gq7guob1g8.jpg
走进科洛石头沟革命老区村使馆里,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映入眼帘,古瓶、瓷坛、马灯、账册。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是站人的语言文化。站人语言与大理白族的语言相似,也带有辽沈一带的“侉味”。比如把昨天叫“夜个”,上哪儿说“哪里客(且)”,还有“我上街(该)”、“日(意)头”等,这些站人语言也作为方言一直流传至今。当时站人的服饰也与云南少数民族的风俗更为贴近,男人冬天穿青色的棉袍,夏天穿白色小褂、青色裤子,有绑腿带,脚穿千层底布鞋。站人女子受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的影响,基本上没有裹小脚的劣俗,总是穿戴整洁,头发梳得光亮美观,因此,她们有“修头不修脚”之说。馆内的镇馆之宝就是当时少数民族站人留下的象牙胭脂盒,不仅雕花精致而且保留的非常完整,打开胭脂盒还有胭脂粉遗留的痕迹。还有一块古代驿站的蓬板原物也一直留存至今。
215503x7qfxblwb7yzfbxb.jpg
215503bzu7su77c9zic1v5.jpg
品尝驿站美食 享受风土人情
站人在异常艰苦的生活中创造了独特的地方美食,利用当地的食材,美味且实用。滋油饼、马肉干、回头、小鱼疙瘩汤、削面等等,都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滋油饼是把猪板油剁碎,加入白糖活成馅,用麦面烙成的馅饼。烙好后的滋油饼,猪油渗到面外,甜酥嫩脆。当年北方奇寒,站丁为抵御寒冷,因此做出了这些高热量又制作方便的食物。小鱼疙瘩汤是把河里的柳根等小杂鱼或者是蛤蟆简单收拾一下,吊汤来煮面疙瘩,独特的美食令人难忘。在新时代品尝老味道,唇齿留香难以忘怀。
215503jvancubrbmbb6iuv.jpg
215504gyi3595gvj1haibf.jpg
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也给古城驿路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公路的改造升级远离或覆盖了古驿路,村屯的变化更大,已经没有了古站房的存在,留下的只有古驿路两边的山林河流,还好这些独特的历史博物馆帮我们留下了这些宝贵记忆。探寻古驿路,我们一直在路上。
215504he92we532j6ep20p.jpg
作者:杨丽娇
摄影:石勇
图片设计:冷星宜
责任编辑:张慧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11 05:40 , Processed in 0.141696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