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5|回复: 1

[心情点滴] 漫步铜川药王山:欣赏北洞古建筑与碑刻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1-3-30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铜川市耀州区城东约1.5公里处,有一座著名的药王山,整体由五座山峦组成,也被称为“五台山”。这里是唐代医学家孙思邈隐居之处,保存着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与北朝至清代的佛教造像与碑刻——
215002gkqf8kli7f7kkvjv.jpg
在中国的民间,将孙思邈奉为“药王”,所以这里被称为“药王山”。1961年3月4日,药王山石刻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药王山庙被归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药王山石刻”之中。从此以后,这里的古建筑和石刻都成为“国保”单位了!
2021年2月16日中午,我和家人来到铜川市,参观完这里的博物馆,便直奔药王山景区。2007年10月1日上午,我第一次来到这里,匆忙地参观了南庵、北洞、碑林和摩崖石刻等,走马观花,感觉很累;如今,故地重游,不用着急,慢慢地闲逛了一圈儿。
石牌坊
215002fif7cj7lfflhc5gf.jpg
法水井
215002qf691o6peit9f6z2.jpg
进入景区,沿着公路,一直向东,路边依次可以看到石牌坊、法水井、木牌坊等古建筑。这里的木牌坊修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在2006年进行抢救维修,现在的面貌焕然一新了!在木牌坊的正上方,悬挂着“云掩五台”四个大字,为于右任先生的珍贵墨宝。
行走大约400多米,便来到药王山的北洞景区,也被称为“太玄洞”;这里是“五台”中的北台,也被称为“显化台”。在山脚下的路边,竖立着清代的两块石碑,分别是顺治十一年(1654)竖立的《施饰碑记》和嘉庆十三年(1808)竖立的《增建太元洞通仙桥碑记》。
木牌坊
215002icx8xwa7x08ck8rc.jpg
清代石碑
215003c2zuj2lb2ujvj2lu.jpg
在北洞景区内,现存70多间明清时期的古建筑,为整个药王山景区最重要的一处景点。穿过写有“清虚之天”的石牌坊,我们就正式走进北洞的范围内,沿着一层层的石台阶,穿行在茂密的树林之中,蜿蜒曲折,拾级而上。
这座山不高,转过一个弯,雄伟的“一天门”便出现在眼前,下方两侧有对称的黑虎和灵官殿。门洞上方的匾额写着“龙蟠虎踞”四个大字,穿过下方的门洞,沿着陡峭的台阶,就可以登上药王大殿。近年,出于对游客的安全考虑,景区将这里的门洞封闭,只能从西侧的偏门进入山上的古建筑群。
清虚之天牌坊
215003vgpglblrlzpt0pgg.jpg
一天门
215003lp2qs5pb225rt5pz.jpg
在一天门前,竖立着明代的“仁术仙迹”石牌坊,两侧对称竖立着一对清代的狮座龙蟠铁旗杆,各重一万五千斤,高度约十丈有余。上面悬挂着歌颂药王医德和医术的楹联作品:铁杆铜条耸碧霄千年不朽,铜烧汞练点丹药一日回春。
绕到旁边,进入偏门,旁边的山崖下,有两座水池子,被称为“洗药池”。左边的水池为圆形,表面写着“石盆仙迹”四个红字;右边的水池为方形,表面写着“天下第一山”五个红字。在《五台山志》中记载:“相传,真人洗药于此。每雨池辄满,柏子柏叶浸其中,水绿沉甘洌,人言可已疾,又可明目。今游山者,人人掬饮之”。
仁术仙迹石牌坊
215003wkpwia8pwpdzbwxd.jpg
洗药池
215003pjxxejzffbm5pu6n.jpg
北洞的古建筑密集,依山而建,疏密有致。在西玄门外,西道院之中,分布着财神殿、土地庙、火神庙等建筑。这些建筑不大,环绕主殿周围,形成“众星拱月”的气势。
火神庙外竖立着《创建文昌阁火神祠碑记》,该庙修建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土地庙外竖立着《重修土地神庙碑记》,该庙修建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西道院的下方,为吕祖庙道院,规模虽小,却很紧凑,现存一座魏洪达石佛塔,以及明清时期的石刻。
西玄门
215003msmld2rleyemfmzz.jpg
土地庙与火神庙
215004mq4vox8ezx2787wq.jpg
走进西玄门,药王庙大殿呈现在眼前,为整个药王山庙的主殿。大殿的前方是正方形献亭,中央摆放着石雕的长方形供桌,四角蹲坐着四件威风凛凛的石狮子。
药王庙大殿内,供奉着明代药王孙思邈的坐像,高约三米,儒冠袍巾,温厚端祥。据说,在坐像的右侧后方,隐藏着一座太玄洞。相传,孙思邈给一条巨龙看病,治好了它脖颈部的疮疫,为了感谢孙思邈的恩情,它破壁穿洞长达40多里,成为孙思邈隐居的地方。因此,这里也被称为“药王洞”。
献亭
215004csab13putms2t9bv.jpg
主殿
215004oc64cclms28mtc2k.jpg
药王庙大殿东侧,修建有一座碑亭,竖立着五块巨大的石碑,为明代秦王朱守中在隆庆六年(1572)主持镌刻的四通《千金宝要》碑和一通《海上仙方》碑。因为它们的内容均为古代的医方,所以被称为“医方碑亭”。
四通《千金宝要》碑都在两面刻字,内容是孙思邈所著《千金方》的重要部分摘录。这些药方分为六卷,按照书面大小雕刻,总共164页;《海上仙方》碑也是两面刻字,乃孙思邈搜集的民间单方和验方,分为枕上记、养生铭和单方三部分。在碑亭外,南北两侧,分别为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所立的《孙真人祀殿记》和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所立的《五台山图》。
医方亭
215004s9f8fu24dd8rb29c.jpg
《孙真人祀殿记》
215004xq16v90omcm23m90.jpg
1961年,在药王山成立耀县博物馆,将收藏于文化馆的100多件北朝至唐朝的佛道造像碑等搬迁于此。最初,陈列在吕祖庙内,后来专门修建了碑林。1986年,这里更名为“药王山博物馆”。因此,作为一座博物馆,这里免费向文博系统的工作人员开放。
发表于 2021-3-31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10 15:53 , Processed in 0.155740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