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3|回复: 0

[心情点滴] 微改造“绣”出新泮塘五约 老街如今很“潮”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1-3-6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04002xyyoxymq64yzkcbc.jpg
■改造提升后的泮塘五约已经成为广州一景。 通讯员供图
改造后进驻商户40多家,活化率达85%,传统与潮流相互碰撞
新快报讯记者谢源源通讯员荔宣报道广州市荔湾区泮塘五约历史文化街区沉淀了千年文化底蕴,历经危房拆除、房屋修缮、绿化提升、人文风貌保留、文化活化和产业导入,在“绣花”功夫下,老街再迎蝶变,逐步打造成为一片广式生活体验区。目前,泮塘五约微改造项目一期、二期已基本完工,其中一期已经全面进行活化运营,二期活化部分已经超过50%。目前,街区已进驻商户40多家,活化率达85%。
名家匠人和新兴业态进驻古村
“出门见生活,入门品艺术”是泮塘五约街区的生动写照。漫步于此,只见蜿蜒曲折的麻石街巷、岭南传统风貌青砖屋,巷陌中星星点点分布着各式的名家工作室和文艺小店,古亭古树下村民围坐聊天,三官庙生产队旧址不时传来婉转的粤曲声,与小店飘出的咖啡香和新潮音乐形成碰撞。新与旧,在这里相融共生。
荔湾区文商旅发展中心副主任杨伟表示,泮塘五约微改造项目一期、二期已基本完工,其中一期已经全面进行活化运营,二期活化部分已经超过50%。目前泮塘五约内的业态主要有三种:艺术家的工作室、工匠的工作室、新兴的文化业态,很多年轻人喜欢的一些业态都进驻了这个古村落。
改造后,为保证古村的环境品质,分批引入优质的艺术家工匠作坊、新青年艺术创作工作室、传统文化展示交流空间等传统现代相结合的业态资源。目前,街区已进驻商户40多家,活化率达85%,累计吸引游客量约达112万人次。
“我们选择泮塘,是因为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碰撞,它是一个美丽的古村落,有一些很老的建筑,又有一些很新潮的音乐在这里上演,你会觉得那种反差特别有意思。”不大空间负责人廖美如是说。
新旧“村民”都是“文化人”
泮塘五约历史文化街区是岭南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承载了一批老广州人生活的记忆,街区在不断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包容并蓄、历久弥新,孕育出独特的文化生态系统,形成一座没有围墙的“活体博物馆”。
入驻街区的大多商户都自诩为“村民”,入驻的“村民”与原住的“村民”和谐相处,他们为街区的发展注入活力,更成为传承推广岭南文化的接力人。
和馆负责人吴贵华告诉新快报记者,他的店子还在装修的时候,就有村民好奇地进店询问。“这些新开张的商铺并没有影响我们的生活,我们经常走进商铺聊聊天,大家关系十分融洽。”在泮塘生活超过70年的暨叔说,泮塘五约改造以后,街巷平整了许多,环境也好了很多,也有了更多商铺进驻,整个街巷都有了生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10 03:55 , Processed in 0.158830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