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9|回复: 0

[心情点滴] “行通济,冇闭翳”!行了这么多年的通济桥,你了解多少呢?@佛山人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1-3-4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通济桥的前世今生
通济桥,始建何年,已无史考,但有史考证已超450年:明代始建木桥,后因木桥朽腐致毁。清顺治十二年(1655)重建为石桥至新中国建国前历经数百年,曾多次由民众捐资修建。
205002r538g8b3gfuz7qux.jpg
通济桥原是座拱形的桥梁,每当夕阳斜照,桥形倒映于水中,宛如天上出现的一条彩虹一样,荡漾于碧波之中,古人以为奇观,将它列入佛山八景之一:村尾垂虹。
205002tmai764cjek22m12.jpg
205002e0440qggpzz0ezzc.jpg
通济桥的前身只是一条木桥,几经变迁,如今,通济桥下设置了亲水台阶、知鱼轩、乐鱼亭。
205002sszjdkli1wh00zx8.jpg
而以通济桥、闸门楼及南北两个广场为主轴线的通济桥广场,连同桥下水体、周边绿化,形成一个面积7300平方米的公园。
205002bjb5bj4i3fd6bifj.jpg
205002upqw0r0l1qbrejtq.jpg
行通济,冇闭翳
“年年行通济,岁岁冇闭翳”,说到通济桥,就不得不提“行通济”的习俗。“行通济”在佛山代代相传,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数百年来,“行通济”随着通济桥的变迁而浮浮沉沉,见证了佛山民俗文化的发展历程。
205002v0r9lbbubya49u99.jpg
随着时代的发展,行通济不断加入新元素,注入新内涵,已经由传统的民俗祈福活动,变成佛山民俗文化的展示窗口、强有力的公益品牌,更成为佛山人的城市精神符号,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
205003qu7hw5dd2j7hd9wg.jpg
来自塔坡社区的老街坊楷叔说,行通济很好地体现了佛山人浓浓的人情味,他们家从爷爷那代就开始年年行通济了,“我们小时候拿着生菜和风车去凑热闹,如今时代发展了,还融入很多新元素,甚至发展为网上行通济。”
205003c3bxxncw9f33csw3.jpg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下,“行通济”习俗拓展到线上网络平台,据了解,今年网上行通济参与人次超百万,可见佛山人对“行通济”、“通济桥”的深厚感情。
205003allxn6drzj6goudt.jpg
春暖花开,阳光正好,街坊们也不妨挑个合适的时间,约上亲朋好友,自行到通济桥走走吧!
来源:禅城旅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10 00:30 , Processed in 0.140003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