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1|回复: 0

[心情点滴] 当年的沛县朱王庄,是这个样子的……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1-3-3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赵发俊
图:来自网络
在沛县的最西北角,有一个不起眼的小镇,那就是朱王庄。西面她与丰县欢口镇相邻;往北不远与山东鱼台县接壤——是山东与江苏毗邻邻的边界,也是丰县、沛县、鱼台三县的三角区,目前隶属安国镇管辖。正是这里,有着我多少儿时的回忆。
000002jmcbdxducwuydzun.jpg
朦胧记得,上个世纪50年代的朱王庄,破烂不堪。每天天蒙蒙亮,弯弯的老街上李春来大爷卖粥的吆喝声早已喊破喉咙。花上五分钱。来一碗热粥,再撒上一把白砂糖,这是我每天必不可少的课程。那粥喝到嘴里又香又甜,喝一口,喝去一个窝儿,捧着粥碗转着碗喝。也有人要上一碗热粥,再来上两根刚出锅的热油条,也是不错的选择。
往南走不远便是辛耐银大叔的煎包。锅底下木柴啪啪作响。红红的火苗舔着锅底,焦黄的羊肉煎包儿就要出锅了。花上两吊钱买几个包子,咬一口满嘴油,再咬一口,喷喷香。管教你赞不绝口。再往南,梁熙先大叔的花生米儿更是一绝。
早在几天前,梁大叔就把粒粒精选的花生米儿放在水中浸泡,水里面早已放好花椒、八角等大料。让大料的味道充分吸收到花生米儿里。两天后,花生吃饱了、喝足了,就可捞出来放在小筐里晾晒至八九成,就可下锅炒了。
锅底下是用细火慢烧,锅上面只见他慢慢地、轻轻地、不断地用锅铲抄来抄去。再撒上一把细盐,不大一会儿就可出锅了,待凉了之后,花生米的绒皮儿一捻即掉,嚼在嘴里那个香,大料的味道全体现出来了。看的人管叫你口水都流出来。
年龄大一点儿了,要上学了。学校离家不远,只记得第一次看电影是《鸡毛信》。看见电影上的日本鬼子,只吓得趴在姐姐怀里直哭。
在学校要上劳动课,也不知道老师安排割草干啥,只记得有一次去东沙河割草回来,必须经过沙河滩,细细的沙土陷到脚脖,肩上背着十多斤青草又无同伴,一步一歪,那才叫寸步难行。汗水早已湿透了衣服,又不敢老歇着,生怕草捆背不起来。终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天黑前才胜利的回来了。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要上六年级了。当时六(1)、六(2)两个班共80余人。考初中是上龙固考的。当时升学率不到10%,我幸运的考上了朱王庄初级中学。隐约记得大概是1963年,要上中学了,当时国家正在困难之际,还按月发放粮食补助,太感动了,真该好好谢谢党的关怀。
细想起来,五六十年过去了,五年级教过我们的黄绍月老师,六年级教过我的刘崇修老师,教初中的王敬琛老师,他们都是我的恩师。我虽然没有什么功成名就,可他们永远是我怀念的恩师,教我做人,教我知识,看着我长大,我永远怀念,感谢他们。
000002r1w5659bw5pqbpl9.jpg
听大人们讲,我的老家是在山西洪洞县。我爷爷的爷爷,一路要饭为生,后来落脚山东鄄城。只因离黄河太近,年年发生水灾。庄稼颗粒无收,只好一路要饭,先后住过唐楼,住过丰县欢口的双单楼。几经辗转,最后才在朱王庄落了户。
朱王庄大概有几百年的历史,听大人们讲,现在的供销社北边有两个大大的坟包,葬的是明清时代的拔贡。
再往东南五公里便是刘邦店,大概是因为汉刘邦在那里住过的缘故吧,才由此得名。
从朱王庄西行三公里,便是武术之乡五座楼。大洪拳师李书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曾立下赫赫战功。
朱王庄是个杂姓庄子,目前人口过万,姓氏也有20余家。生活中他们互敬互爱,相敬如宾,一家有难,全村相帮,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
朱王庄人才济济,先后十多人考入国家名校,现就职于国家各个部门。
朱王庄民风淳厚;朱王庄卧虎藏龙。
今非昨,今天的朱王庄也和全国一样,高楼林立,公路四通八达,大沙河、二河像两条玉带贯穿南北。
沙河西岸,东西路南,便是刘寨瓜果批发市场。到了瓜果成熟的季节,人山人海,车水马龙,一辆辆货车满载着朱王庄圆滚滚、滑溜溜的大西瓜,畅往全国各地。
西大堤上,新修的柏油马路贯穿南北;河滩里,我认识的沙土已无从寻觅,一行行桃树是有十多里长。阳春三月,桃花盛开,蜂蝶正忙,细心的姑娘手捧相机“卡巴卡巴”照个不停。他们说,这才叫生活,这才叫赏春。
河沿上,两行垂柳,像姑娘的秀发,随风飘摇,叫你望不到头;河面上,映着夕阳的余晖,远处有几个小黑点,那是辛勤的渔夫,正在收网;大桥上,公交车鸣着长笛,走的匆忙……
这哪里是诗?哪里是画?这是地地道道的人间仙境。对了,每年的夏天,你若有缘来朱王庄,可别忘了尝尝朱王庄的沙瓤大西瓜。
000002b4fukflwijbk1yyq.jpg
当年在朱王庄读书的孩子,如今已成了老人
今天,我虽然再也喝不上李大爷的热粥,吃不上梁大叔那香喷喷的花生米,还有马家的狗肉,但是我永远怀念朱王庄,因为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我爱你,朱王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10 04:25 , Processed in 0.124988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