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2|回复: 1

[心情点滴] 重庆这座登上邮票的大桥 将重现邮票上两岸桃花的美景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1-1-10 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去年11月22日,龙河(重庆丰都段)顺利通过全国示范河湖建设验收。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秀美景致,如今已经成为龙河的常态。
054502hw9bqq2g5q2gs0kv.jpg
△龙河(丰都段)示范河湖风光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人文生态景观点缀在两岸,与龙河共同组成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美丽画卷。其中,曾经在1978年登上过邮票的龙溪沟大桥,就将在接下来的景观打造中,重现邮票中两岸桃花的意境。
邮票上的美景将要迎来重现
龙溪沟大桥地处龙河下游,南天湖镇境内,是龙河沿岸交通要道的渡口之一。它于1971年7月1日开工建设,一年后竣工通车。该桥长140米,主跨径116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跨径的石拱桥,这一纪录保持了18年之久。
054502gkxvpidn4h84x18c.jpg
△九溪沟大桥
1978年,九溪沟大桥迎来“高光时刻”,它荣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同年11月1日,当时的国家邮电部为了反映中国公路桥的建筑面貌,发行了志号为T.31的《公路拱桥》特种邮票,这套由5张邮票组成的特种邮票中,就包括九溪沟大桥。
054503t34z5y4w085948j9.jpg
△九溪沟大桥邮票
查看这张邮票上,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盛开的两岸桃花。而围绕全国示范河湖创建,龙河流域成为了国家级湿地公园,九溪沟大桥也成了引人入胜的人文景观之一。
为了更好地展现龙溪沟大桥的壮美,丰都县正按照当时邮票里呈现的两岸桃花美景,在对桥边紧邻河道的建筑物进行拆除的同时,实施生态复绿,进行景观打造。
据了解,河湖“清四乱”工作开展以来,丰都县累计拆除清理构建筑物39栋总面积7.5万平方米、残垣断壁1.5万平方米,清理整治岸线42.5公里,拆除水库网箱养鱼22户1.4万平方米。
对于拆迁建构筑物后的1.95万平方米区域,当地也进行了全方位补植补造,形成了30公里绿化带、10.08公里滨河绿道,河岸绿化景观品质明显提升。
废弃厂区“蝶变”亲水公园
数九寒天气温降,但在丰都县双路镇花园村的龙河岸边,工人们正为河畔上的公园早日建设完工,热火朝天地开展工作。伴随着完工日的即将到来,公园也已初见雏形——栽种的绿植正期待着在春日里抽芽,青砖铺筑的步道正在与1个多月前完工的安宁加油站至花园段健身绿道相连,共同组成龙河流域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054503o7p866qc7iagzwvm.jpg
△双路镇花园村兴旺化工厂和花园水泥厂拆除、生态修复后
在公园开建之前,这里曾坐落着一座化工厂和一座水泥厂。据龙河示范河湖创建办工作人员介绍,为创建全国示范河湖,贯彻落实重庆市总河长令1、2号,丰都县持续开展河库“清四乱”专项整治行动,对这两座长期侵占河道的工厂进行了全面拆除,并开展公园改造项目,将此地打造成为一个占地面积约20000平方米的公园。
054503qzegl9c94cqeyek4.jpg
△双路镇花园村兴旺化工厂和花园水泥厂拆除前
在此过程中,当地将对8400平方米的废弃厂区、6000平方米的河道岸线及湿地进行生态修复,并完成3000平方米的景观花池建设。在公园临河的区域,这里还将建起浮动码头。市民可在此乘坐游船,获得更加亲水的体验。
如今,废弃厂区的一座十多米高的焚烧塔,作为工业遗存在公园中保留了下来,它也成为了龙河水清岸绿的独特“见证者”。
生态之美让古村落成了打卡地
龙河越来越美,绿水青山自然也开始成为了老百姓的金山银山。前不久刚刚在美丽乡村博鳌国际峰会上获评“2020年中国十大最美乡村(生态类)”的三建乡绿春坝村,便是其中的典型之一。
054503eyafauifqi2xtyu3.jpg
△保家楼古村落
在绿春坝村,当地着手打造的美丽乡村示范点——保家楼古村落,如今成为了市民乡村旅游的网红打卡地。小楼古树、木桥流水、竹篱柴扉,走进这个精心打造的古村落,便会让人忘却都市生活的分忙,尽享田园之美。
“保家楼的突然走红,我都没想到会那么快。”回想起去年劳动节前夕的一个周六,丰都县三建乡乡长任正义至今都记忆犹新。当天,他来到绿春坝村,发现保家楼古村落突然迎来了几十位游客。而在当时,围绕古村落的打造还未完成,现场也仅有一家农家乐。
054503volb4yi8izv7t9yp.jpg
△保家楼古村落
突如其来的客流,让保家楼古村落的接待能力有所欠缺,但在当地村民的眼里,已经看见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潜力。
“第二天周日,村子里的农户就利用家里的基本条件,购置碗筷,买菜生火,一下子就有7家农家乐开起来了。”任正义说,虽然当时基础设施配套还不足,但看着此前精心打造的保家楼古村落确实吸引来了客流,并成为网红打卡地,着实让他与村民们振奋不已。
054504kkzw0i70kwxi4kkp.jpg
保家楼古村落里的农家乐
而对于家住城区的丰都人彭红娟来说,她与保家楼的结缘,源于去年朋友发的一张照片。顺着照片里的芦苇荡,她找到了保家楼,并决定在此投资打造农家乐“花涧小厨”。去年5月试营业后,每逢周末节假日便是客流爆满,仅餐饮月收入就达到10余万元。为此,她租下了沿河的21间农房开办民宿,继续扩宽农家乐的业务范围。
任正义告诉记者,如今绿春坝村已发展特色民宿10家,去年4月以来接待游客2.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0万元。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王梓涵 部分图片由丰都县委宣传部提供
发表于 2021-1-10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7 18:15 , Processed in 0.175119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