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回复: 0

[心情点滴] 吹箫巷不再吹箫 热闹终究归于历史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0-12-30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吹箫巷」位于盘龙江边,南起人民中路,北至银海国际公寓。长约279米的沥青路上分布着一些小坑坑。巷子的东边是一条围墙,围墙里是正在施工的工地,西边是3个小区,其中两个小区都是某单位的老职工宿舍,路西边一两家装修不错的服装店让巷子显得不是太死气。
巷子已有300多岁,清朝初期,该巷子里有竹子及竹工艺品交易,其中洞箫较有名气,另外,一些斗鸟斗虫者以及吹弹艺人聚集此巷,故名「吹箫巷」
212503xwgfe2yebe0vbn33.jpg
城市因大街小巷而名副其实,而小巷离我们渐行渐远,着实使一些现代人(80后以来)感到了些许惶恐。当我们面对着那些反映老城小巷的作品时,流露的每每是对某种文化的怅然若失。
我的童年是在小巷里度过的。巷里的人情世故,春花秋月,在我心灵的写字板上留下的印记,至今难以忘怀。我早就笃定:没有小巷,人的生活中就一定会少了许多市井气息,也少了许多舒心与快意。
212503ru6tbtibkdzgbpff.jpg
吹箫巷是一条本来就没有多少知名度且过早从昆明人视线中淡出的小巷。
我初识它于上个世纪70年代,为寻找小菜园的一处农家,自行车无意间拐进其中。从长春路(今人民中路)入内,两旁均二层建筑,间或有院落,竹影婆娑,花香扑鼻。间或有店铺,摆的多是五金土杂,走到巷底,竟然是片开阔的蔬菜地。一老者告知,这里从前有个“太乙阁”,抗战时被日本飞机炸没了。
后来多次经过此巷,也听见过笛声箫声手风琴声和歌声,只是很难与它的名字联系起来。
212503epkklmemjpsj4kzm.jpg
偶然,有人问及昆明的街巷有没有用乐器命名的?我首先想到的便是吹箫巷。仔细再一盘点,还有个大鼓楼和万钟街,果然有,却很少。但是在国内城市中,这已经是首屈一指的了。当时就想,无论先人取名的时候是居于何种理由,能够让音乐活在我们生活的城市里,活在我们一代又一代市民的记忆中,那是何等高尚的智慧啊!
尽管在那时,万钟街已不复存在。
212503ovqovbhp4khahq6z.jpg
今天,当吹箫巷再一次成为话题的时候,昔日的感慨重新浮上心头。不知道清朝时期给巷子命名时,是否巷内真的有过那么多的洞箫竹笛?假若有,吹奏起来那气势那影响一定震古烁今。假若没有,也不枉先人对箫声对歌唱对音乐的追求和推崇。毕竟,他们比我们懂得:生活里不可能没有音乐。
昆明本来就是个巷多街少的城市,这些被称为毛细血管的小巷曾经那样鲜活那样充满生机。而今,多数不在了,有的也成了如动脉静脉一般的大街。因为发展而使小巷名存实亡,因为宽阔而让小巷的记忆一步步走向狭窄。
212504m6aeqf62adaxf1f8.jpg
212504bsfvshdmmrc4rn1s.jpg
如今的吹箫巷
喧嚣过后需要冷静,远离功利需要淡然,在或长或短的巷中去品味岁月,寻求安宁,陶冶情趣的味道会很醇很正,藏在大街深处的小巷恰恰能够成全人们的这一欲望。失去了「巷尾」就无所谓「街头」,迟早有一天,人们会因为城市中没有了小巷而后悔不已。
盘龙江畔无故人,箫声依旧在心扉。不知道再过几年,还有多少人会记得吹箫巷曾经飘动过的旋律?
文章来源:爱云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7 17:44 , Processed in 0.136547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