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回复: 0

[心情点滴] 乡野中粉墨登场,桂剧“发祥地”魅力大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0-12-29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桂剧之乡——桂林灌阳
桂剧之乡
桂林灌阳
地处都庞岭下、灌水之滨的灌阳县,天赐钟灵毓秀,地承厚德璀璨,优美的生态、丰饶的物产,不仅是著名的雪梨之乡、黑李之乡、大红薯之乡、红豆杉之乡、广西超级稻高产第一县,还是桂剧的发源之地。
131003mppcop3zdpou7qpc.jpg
131003csdncn6n6pt4gng4.jpg
131003ufa4mqzsppqfp09q.jpg
131004ucgshz0h0js0hdhd.jpg
在云卷云舒、草木枯荣之间,总是回响着那悠远而多情的唱腔,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戏剧文化就深深印刻在灌阳人的血脉里,无论是高门大户亦或是乡里田舍,无论是农时节庆亦或是红白喜事,人们都要扯开嗓子,唱上一段桂剧。无论戏班是舞台,亦或是堂屋村头,演的人声情并茂,自得其乐,看的人如痴如醉,乐而忘返。
131004jm88s68a689r68bp.jpg
清末名士、台湾巡抚唐景崧是桂剧改革的第一人,是桂剧改革的大师。唐景崧就是土生土长的灌阳县新街镇江口村人,致力于进行桂剧的革新与创作,他把桂北的地方戏和皮黄腔戏相融合创编,并亲自撰写剧本,招募艺人乐师,定曲牌,谱乐曲,在榕湖之滨——五美堂建戏台,创办规模宏大的桂剧团,名曰“桂林春班”。唐景崧还把亲手创作的大家喜闻乐见的剧目,带回灌阳故里江口村和同姓不同宗的月岭村进行传播演出,并由此绵延传承,乡音缭绕。灌阳,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桂剧“发祥地”。
131004c4vhyqw7ozhvy46o.jpg
131006hvyyym8qpipiyk43.jpg
唐景崧故居,建于清康熙年间,位于灌阳县新街镇江口村,紧靠唐景崧故居的旁边,至今还耸立着一座古老的戏台。 戏台前面的小广场,古老斑驳的地砖饱含岁月的沧桑,仿佛述说着300多年来那一场场繁荣——村里德高望重者面对戏台坐着,有的村民站着,孩子们窜来跑去。锣鼓喧天,丝竹盈耳,弦乐清幽,唱腔悠扬,余音绕梁。多少波澜壮阔、哀婉缠绵、忠孝节义的故事在这里粉墨登场。
131008a9kzkz2i9trfts1r.jpg
131009ysucuzul2tsc7u7z.jpg
灌阳县文市镇南部有一个古老村落——月岭村。月岭古民居始建于明末清初,属典型的湘南式民居,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广西区内保存较为完整的古民宅群落。
131009qo7ztolrbx0bclnj.jpg
131009dc7vu3edknypzbbj.jpg
131010etp9n44n49jqsnys.jpg
131011zf8hm548w91n3903.jpg
其中六大院是保存最完整、最典型的民宅建筑,相传这是唐氏祖上为其六房儿子修建的庭院,其庭院各立门楼,灿烂辉煌。每院由六幢组成,每幢均为上下两座结构,前设中门、天井和大堂,后有小堂和天井,配有住房、厨房、客房、仓库和专供唱戏用的戏楼,为官府庭院式,宽敞明亮、整齐划一,气势恢宏。每院内均有水井、花园,全村及各院围墙道路均用石围石砌。
131011ull1ck3z4hc60jhx.jpg
戏台小天地,天地大戏台。月岭村与桂剧的发展兴盛同样有着深厚的渊源,演桂剧、唱桂剧在该村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唐景崧的扶持下,月岭桂剧更是红极一时。村中锡嘏堂院内建有戏楼,成为演出桂剧的专门场所。
131011zuikpzh5l8sxspuk.jpg
131011bkktat25sbcc5tsa.jpg
131012x6keohco979ez6li.jpg
长久以来,月岭村桂剧剧团坚持在农闲和节庆时,在村里或出村演出。他们演出的《宝莲灯》《二度梅》《白蛇传》等剧目,在观众中有着很好的口碑。2010年月岭村被自治区文化厅批准为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2012年2月,月岭村桂剧团被自治区文化厅授予“全区先进村屯文艺队”称号。
131012a14ul5llq1a1tb1p.jpg
131012onqhlhxphv3i33uk.jpg
131013riener3ebqljlteq.jpg
灌阳县除了拥有一个专业的桂剧团之外,还有文市镇月岭村桂剧团、瑶上村桂剧团,新街镇江口村桂剧团等十多个文艺团队,活跃在广大城乡,为创建“艺术城市特色县”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奉献力量,深受广大城乡村民和市民的欢迎。
如今,“春季赏花、夏秋摘果、四季徒步游、全年农家乐”为主题的生态休闲游已成为灌阳旅游的一大特色。人们可以在青山绿水间,闻到鸟语花香,也能在悠扬的桂剧声中,领略灌阳独特的文化符号。
131014t7mbm3v9mk0fobmv.jpg
131014s4598r466052x6r6.jpg
131015wulttmappzaapt93.jpg
131016y23zgjjxs8jig88i.jpg
“风吹稻谷翻金浪、万亩梨园花果香”,如今的灌阳人民收获着物质生活的喜人变化,也收获着精神生活的富足。桂剧,这一流淌在灌阳历史长河中的乡音古韵,历经岁月的沉淀,早已扎根在灌阳的青山绿水间、扎根在灌阳人民的生活里。它承载着灌阳过去的人文气息、又讲述着灌阳人今朝幸福的小康故事。
131016j3gs3eyzg6zj5oej.jpg
131017vp0d35do0ll1tpwl.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7 15:30 , Processed in 0.121545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