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8|回复: 1

[心情点滴] “鹦鹉寨”里的护鸟人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0-12-22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30503ajevsj0sv2t1e801.jpg
带着对大山的眷恋,带着对鸟儿的深情,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普洱市思茅区思茅港镇茨竹林村民委员会芒坝村民小组村民杨金伟都会到山里给鸟儿投食,村民们亲切地称他为“鸟叔”。到2020年12月,已经是“鸟叔”护鸟的第五个年头了。
130503m0ye444oeaalh48d.jpg
五年来,鸟叔每天都行走在熟悉的山林里,做着同样的事情,在护鸟的路上洒下了苦涩的汗水,倾注了无尽的心血,在自己发家致富的同时,他带领布朗族群众靠“护鸟”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130503ngsj23buugjgus67.jpg
芒坝村民小组是“直过民族”地区的布朗族村寨,全组共有50多户200余人。这里生态优越、环境优美,聚集着数以万计以大紫胸鹦鹉等为主的鸟类240余种,每年都吸引着来自比利时、美国、新加坡等海内外1200余人慕名前来拍摄鸟,芒坝村民小组被广大摄影爱好者称为“鹦鹉寨”。
在杨金伟的记忆中,从小就有许多鹦鹉及其它鸟类在寨子周边繁衍生息,而这些“精灵”具体是什么时候到来的,连寨子里的老人们都说不清楚,就好像是有人类的地方就有鸟类似的。总之,这些特殊的“客人”与人类很亲近,从古至今村民们就与它们和谐相处。
130504aww2ddwzan2w3ukw.jpg
“以前我们主要靠种植茶叶、咖啡等传统产业为生,一年下来也没多少收入。如今,乡亲们依托生态优势,主动参与环境保护,通过发展‘观鸟经济’摆脱了贫困。”杨金伟说,他是土生土长的当地村民,从小就喜欢鸟类的他不曾想过,会通过爱护鸟类让他和村民们摆脱了贫困,过上了好日子。随着“观鸟经济”的兴起,极大地拓宽了村民们增收的渠道,目前已带动6户建档立卡户20人脱贫致富,杨金伟家也通过“观鸟经济”建盖起了三层楼房,建起了民宿客栈供观鸟人使用。
130504neddm2h690xrd9zd.jpg
清晨,薄雾萦绕在芒坝村落之上犹如仙境一般如梦如幻。杨金伟精心准备了面包虫、苹果、谷物等一些鸟儿喜欢的食物到山林里投放,这样各种鸟类就会到投放点觅食,不仅便于他观测鸟儿们的生活习性,而且还为爱鸟人士提供最佳的拍摄点。为了增加更多的收入,杨金伟在鸟友的帮助下精心打造了4个拍摄鸟的“伪摄影棚”供拍摄者使用,并通过每个摄影点位收取相应的费用,“观鸟经济”在当地风生水起。
在杨金伟家客厅的墙面上,20多幅各种鸟儿的精美图片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杨金伟告诉记者,这些图片都是鸟友们在芒坝村民小组拍摄的作品,在他的手机里还有70多个摄鸟的微信交流群,通过这些年的宣传,杨金伟在群内小有名气。
130504we9y4uyu9xscehms.jpg
“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鸟类,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鸟类。芒坝村民小组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鸟儿们在这里栖息,我们将爱心融入鸟心、把人情渗入鸟情,在自觉爱鸟护鸟的同时,鸟类也给我们带来了回报,我觉得对我和我们村的人来说,这就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最好诠释。”杨金伟感触地说。
130505vb7uk4puww4bowd4.jpg
青山依旧在,有幸结鸟缘。杨金伟和村民们曾经走过的护鸟路上,盛开着许多不知名的野花。风儿吹过,松涛阵阵,花儿留香,鸟儿成群。(来源:普洱日报融媒记者  王承吉   文/图     编辑:夏梦杰)
130505gg6zdvo98eovkjko.jpg
发表于 2020-12-22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7 09:28 , Processed in 0.350445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