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回复: 0

[心情点滴] 一根15元烤肠引发舆论危机,雪乡冤吗?|荔枝时评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0-12-3 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王钟的,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媒体评论员;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032003zwaab25t5a2gzvvg.jpg
雪乡风景 图片来源:牡丹江网信办
关于雪乡景区一根烤肠卖15元的舆论风波依然在持续。
11月27日,有网友爆料称黑龙江雪乡国家森林公园的食品价格过高,一根烤肠15元。11月30日,黑龙江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发表一篇题为《叹一声雪乡“窦娥冤”》的文章,称现在“翻旧账”、给负面评价的网友故意“抹黑”雪乡,引起一番争议。12月1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工作人员回应媒体,雪乡一年的经营时间很短,如果大雪封山,物流成本会比其他地方高很多,与其他景区相比,15元烤肠卖得并不贵。
032003md9abmfwwa2wck62.jpg
图片来源:黑龙江日报微信公众号
一根烤肠卖15元到底贵不贵,众说纷纭。有人跟普通商店里出售的烤肠比较,得出雪乡烤肠溢价数倍的结论;有人横向比较其他景区,认为景区商品定价高是惯例,是旅游经济追求产品附加值的正常表现。目前看来,这根烤肠到底贵不贵,大概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共识。
但是,问题不仅仅是烤肠贵不贵这么简单。雪乡风波因15元的烤肠而起,可是,对这件事的思考不能只停留在表面。
站在游客立场,当然希望景区消费越低廉越好,而在旅游这一特定消费场景中,消费者的议价权并不牢固。很多游客都有这样的体验,到了景区面对超出市场平均水平的物价,嘴上喊着贵,但最后还是掏了腰包,因为大众已经对景区高消费建立了一定的心理预期。诚然,雪乡在经历了几年前“价高质次”的形象危机后,确实实施了整改,即便是此次曝光的15元烤肠,也是明码标价的。但是,明码标价并不代表“整改到位”。面对游客的质疑与不满,当地官媒竟然发文喊冤,不仅模糊了问题的重心,更引起消费者的情绪反弹,实属为景区“招黑”。
雪乡先前事件的负面影响延宕至今,说明以往的那些问题确实伤到了游客的心。景区形象的建立和维系需要漫长的过程。挽回雪乡的形象损失,不能抱有今天整改、明天就大为改观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只能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改变,逐步积累良好口碑。
旅游业是服务业,对消费者以诚相待是服务业经营的不二法门。可是,在近期雪乡面对公众的形象管理中,对于消费者的维权诉求,理应认真调查网友反映情况,按照法规给出详细解答的景区,只给出了“价格有合理性”的潦草回应,无法做到以理服人。而当地媒体维护本地景区形象,为其积极发声的初衷可以理解,但“窦娥冤”以及网友发表点批评意见就是“蹭热点”的论调则过于强硬,激化矛盾的同时,也无助于深陷舆情困境的雪乡景区转危为安。
面对质疑、我行我素,不能虚心纳谏,不重视游客体验,这是阻碍旅游业发展的命门所在。旅游服务是一种体验,只要消费者体验满意,感到物有所值,旅游交易就能够成立。一些景区之所以能够以相对较高的价格取得消费者认同,就是因为它们提供了与众不同的旅游体验。而面对质疑和批评,动辄摆出“爱来不来”的公共沟通姿态,姑且不论是否会给景区无良商家更加有恃无恐的底气,能够给游客带来什么样的体验也值得打上大大的问号。雪乡景区独特的地理风貌固然是主要卖点,却不是唯一的卖点,当地人的友善、旅游从业者的热情周到、完善成熟的旅游管理机制等,才是良好旅游体验的重要构成。
雪乡景区要实现长足发展,真正扭转人们心目中的不良印象,并在此基础上增加旅游附加值,就不能只盯着烤肠贵不贵这个问题纠缠,而要认清自身角色定位,遵循服务业的规律进行整改。雪乡的洁白,需要当地人发自真心地爱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7 17:04 , Processed in 0.138013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