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3|回复: 0

[心情点滴] 山西太原推出老街小巷游 邀游客品读“晋味”街巷文化

[复制链接]
  • 打卡等级:已臻大成
  • 打卡总天数:411
发表于 2020-11-15 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查看更多内容,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山西省太原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2500多年的建城史。随着时代发展,市内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条条平坦的道路纵横交错,许多文化韵味浓厚的老街深巷已经鲜为人知,只存在于本地人记忆中。日前,太原市文化和旅游局推出两条老街小巷游线路,邀请市民和游客共同品读“晋味”街巷文化。
024003qu8dua2pyuxondpi.jpg
图为狄梁公街  网络图片
东三道巷—狄梁公街—馒头巷
东三道巷是太原市一条由来已久的街道,较好地保留了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这里的建筑院落排列整齐、结构清晰,建筑雕刻精美。2010年起太原市政府就开始规划东三道巷历史文化街区,守护老太原的记忆,不让它们消失在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
狄梁公街,原名狄公祠街,因该街有奉祀唐初名相狄仁杰的祠堂而得名。狄梁公街长200米、宽8米,从南到北,红墙映掩、古树森森,省民俗博物馆、文庙、崇善寺等铺陈眼前,静静讲述着岁月沉浮。
馒头巷位于水西门街和西羊市街中间,是太原市最古老街巷之一。据史料记载,馒头巷始建于宋代,曾经是清代售卖包子的集市。古代的方言称包子为馒头,馒头巷因此而得名。
024003hbxznzxoz51ib1un.jpg
图为皇华馆 网络图片
双龙巷—精营东边街—皇华馆
双龙巷是太原市保存古旧民居较完整集中的一个片区,属于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群。清朝时期这里是普通老百姓居住的地方,民国初山西省民政厅长孟元文在此建宅,称之为升官巷。后孟家遭遇祸变,宅子主人在民国十八年将该巷改名为双龙巷,以求家业兴旺。《太原地名志》中描述,双龙巷地形隆起,状如双龙,故称双龙巷。
精营东边街,原是明晋王朱棡的宫城所在地,顺治三年,不幸被一场大火夷为平地。雍正、乾隆年间,朝廷在废墟上建起房舍,用来驻扎“精骑营”。清中叶后,有居民行至此处,建立民宅,因街道位于原晋王府东边,于是市民称之为精营东边街。
皇华馆,位于五一路西侧,全长不足两百米,路旁灰色的建筑弥漫着古朴气息,见证了太原市的悠久历史。清末民初,皇华馆曾是科举时代主考、副主考接待场所。清光绪年间的提督学政,会同督抚主管全省教育、科举考试等事务,其衙门就设在皇华馆。
责编:任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文字版|手机版|小黑屋|RSS|举报不良信息|精睿论坛 ( 鄂ICP备07005250号-1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6 18:45 , Processed in 0.137231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